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礼菊 《安徽医药》2009,13(11):1414-1417
该文综述了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应用。介绍了我国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现状,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色谱指纹图谱的定义和特点,并详细介绍的了薄层色谱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和色谱联用技术在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发表的论文为基础,介绍薄层色谱法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最新状况,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新增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应用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新版中国药典。方法 介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不同测定方法、不同评价模式与在中药质量标准中的应用,并列举实例说明。结果 特征图谱与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使得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药质量整体可控性明显增加。结论 特征图谱与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标准中的应用完善了中药复杂体系质量标准研究思路、方法和模式,也是今后中药质量整体可控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近年来一些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特征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当中。结论: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对于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峰 《海峡药学》2005,17(5):188-192
目的介绍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和评价方法,阐述指纹图谱质控的重要意义.方法比较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几类常用方法,探讨指纹图谱相似性判断方法及注意要点.结果色谱法在分离分析含复杂成分的中药方面具有优势,它还能反映出混合物体系中各种不同的化学成分的浓度分布的整体情况.结论色谱法较适于构建中药指纹图谱.判断指纹图谱相似性应基于各品种的实际研究资料,具体品种具体分析.指纹图谱质控技术是带动中药行业全面进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董礼  许蕾  周永强  李宗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30-1832
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颁布<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以来,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重点对指纹图谱的分类和中药注射剂色谱指纹图谱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中药自身特点的概述,说明要实现中药现代化,采用适当的分析手段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中药指纹图谱以及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探讨,并对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中药自身特点的概述,说明要实现中药现代化,采用适当的分析手段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中药指纹图谱以及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探讨,并对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药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孙国祥  宋文璟  宋杨  王真 《中南药学》2008,6(6):752-757
目的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优势,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方法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以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特征为基础,综述了毛细管电泳在中药指纹图谱方面应用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结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条件的优化、系统适用性试验、电泳峰的指认与标定、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法等。结论数字化指纹图谱技术是数字中药质控的典型代表和核心技术,建立毛细管电泳数字化指纹图谱是实现中药现代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制作方法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结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是目前检测制作中药指纹图谱的首选方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在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色谱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与成分含量测定同指纹图谱技术相结合是实现中药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药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药更加系统化使得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应运而生。中药指纹图谱中潜藏着大量反映中药及其复方内在化学物质信息的数据和变量,对其挖掘和评价尤为关键。基于化学计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模式识别,能够特征性的识别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和变量,继而实现指纹图谱技术对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控制。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中药饮片、中成药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均按照"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规定建立了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技术在196个已发布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中的应用情况,发现部分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存在物质基础研究薄弱,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分析时间过长、对照品使用数量过多等问题。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应当落实标准维护主体责任,践行绿色标准理念,持续开展中药标准汤剂物质基础研究,优化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色谱条件,深入挖掘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信息,通过相对保留时间定位或者设置相对峰面积规定,尽可能地建立可以区分多基原、生品与炮制品、伪品及易混淆品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保障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4,他引:1  
目的 构建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阐述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的地位与作用。方法 通过总结现有文献方法,集中概括中药指纹图谱学和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的主要任务与内容。结果 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由中药指纹图谱测试学、中药指纹图谱质控学、中药指纹图谱谱效学、中药指纹药物动力学、中药指纹药剂学和中药生物指纹图谱学组成。它建立在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基础之上,是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的集中概括。结论 中药指纹图谱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焮  高春春  钦浩 《黑龙江医药》2005,18(6):403-405
中药指纹图谱是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之一。中药指纹图谱不仅是一种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技术,更是一种进行中药理论研完和新药开发的模式和方法。中药指纹图谱应具有特征性,重现性和可操作性。其发展应分为2个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应解决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和相似度判定。高级阶段应实现指纹图谱特征和药效相关性研究,即指纹图谱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近10年中药定量指纹图谱发展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论述中药标准制剂概念的诞生过程。中药标准指纹对照物系列只有在国家层面上法规化,以标准制剂控制模式作为标准指纹对照物与待测药物样品随行对照检验和同步操作,最大程度消除分析系统误差。以全质量关:中药质量平衡(TCM—MB)、中药能量平衡(TCM-EB)和中药药效平衡(TCM—AEB)为基础,用具有恒定化学组成和等效的标准指纹对照物系列来实现中药真实质量的安全、稳定、均一和等价等效控制。中药标准制剂控制模式适应中药复杂性科学特征,能整体、动态、有效地控制好中药质量,是中药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问题,试图借鉴化学仿制药与原研药、生物类似物与原创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发展现状和方法思路,结合中药自身的特殊性,总结目前在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领域具有应用潜力的技术手段,包括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生物活性检测方法、指纹图谱等技术手段,试图寻找合适的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为保障中药的安全、有效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中药(TCM)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XFP)专家系统网格(ESG)(TCM-XFP-ESG),为中药质量鉴别提供智能指导。方法利用VB.NET 2.0和SQL Server 2003软件开发专家系统网格,以文献数据和实验室数据建立数据库,同时运用实例类比产生2种推理方法设计知识库、推荐系统和优化系统,以测定栀子等10味中药XFP验证专家系统的可靠性。结果初步建立了中药XFP数据库,构建了TCM-XFP-ESG框架。结论开发TCM-XFP-ESG有助于推广X射线衍射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促进XFP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中药部分的增、修订情况及技术特点。本版药典不仅中药收载品种数大幅增加,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多药味(成分)的检测、活性成分的控制和杂质(有害物质)的检查,更注重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包括广泛应用了指纹(特征)图谱技术,对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及其质量整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为探讨中药材道地性的客观规律,以期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系统,本文选择常用中药材茜草类、贝母类、山药类三组样品,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进行图谱分析,获得了可用于标识中药材的衍射图形几何拓扑规律与图谱特征标记峰,由此观察到:不同产地茜草样品的相似性及其与欧茜草的差别;同属不同种贝母样品的相似性与差异;不同产地山药样品的相似性及与伪品的区别。本文结果预示着这一方法在揭示中药材道地性客观规律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health of Chinese people and is now gaining increasing acceptance around the global scope. However, TCM is confronting more and more concerns with respect to its quality. The intrinsic “multicomponent and multitarget” feature of TCM necessit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que quality and bioactivity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However, TCM is investigated essentially as “herbal medicine” or “natural product”, and the pharmacopoeia quality monographs are actually chemical-markers-based, which can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nly in the assigned chemical markers, but, to some extent, have deviated from the basic TCM theory. A concept of “quality marker” (Q-marker), following the “property-effect-component” theory, is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Q-marker integrates multidisciplinary technologies like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bionics, chemometrics, pharmacology, systems biology, and pharmacodynamics, etc. Q-marker-based fingerprint and multicomponent determination condu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re scientific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TCM. This review delineates the background, definition, and properties of Q-marker, and the associated technologies applied for its establishment.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for establishing Q-marker-based TCM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re presented and highlighted with a few TCM ex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