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井工开采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采煤方法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华 《煤矿开采》2004,9(4):10-13
采煤方法及工艺是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核心。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差异大,通过30多年机械化开采摸索与实践,针对不同煤层条件的高产高效采煤方法已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厚及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大采高综采,中厚及薄煤层综采和连续采煤机旺格维利采煤法等高产高效采煤方法。根据我国当前采煤设备现状,提出了各采煤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高瓦斯条件下高产高效工作面采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强 《煤矿开采》2006,11(4):48-50
寺河矿为高瓦斯矿井,2004年矿井生产原煤8.01M t,被授予“特级高产高效矿井”。介绍了在高瓦斯条件下,工作面采煤方法与工艺特点,为矿井高产高效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产高效矿井 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工作是煤炭工业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是减人提效的基本途径。采煤工作面是高产高效矿井的核心,合理集中生产是高产高效矿井的关键,改造生产环节是高产高效矿井的基础,减人提效是高产高效矿井的目的,外部运输环节是高产高效矿井的前提,科技进步是高产高效矿井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乌荣康 《中国煤炭》2003,29(10):7-8,9
从煤炭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采煤工艺的突破、对煤矿机械制造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我国高产高效矿井的发展趋势—新建矿井按照高产高效模式设计、施工:机械化成为发展生产的主要手段;实现一井一面生产模式;推广应用高产、高效、安全的采煤工艺:通风系统实现自动监测监控:巷道支护锚杆化:辅助运输连续化:大型设备国产化。  相似文献   

5.
陈炎光  徐永圻  孙忠志  尹士奎  刘泽春 《煤》2003,12(1):1-3,22
概括介绍了自 1 992年以来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状况及取得的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运用高新技术使现代采煤工艺及煤矿生产向高产高效、高安全及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吕家坨矿地质条件的变化,采用了36年的水力采煤工艺已不适应高产高效矿井的要求,通过变革采煤工艺,逐步实现综合机械化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括介绍了自 1992年以来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状况及取得的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运用高新技术使现代采煤工艺及煤矿生产向高产高效、高安全及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白士邦  刘文郁 《煤矿开采》2006,11(1):21-23,28
介绍了神东矿区进行旺格维利采煤的成功经验,以及旺格维利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采掘工艺。采用这种采煤方法可灵活机动地布置工作面,有效地回收矿井边角煤,实现矿井的可持续发展和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采煤方法是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人工假顶分层综采、放顶煤综采、大采高综采三种采煤方法,提出各矿井要根据各地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采用适合自己的采煤方法,以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0.
枣庄矿区建设高产高效水采矿井的设想枣庄矿务局总工程师庄玉伦枣庄八一矿总工程师纪茂斌枣庄矿区于50年代末期开始水力采煤试验,60年代初期已成为本矿区主要的机械化采煤方法之一。30年来,水采技术在本局得到推广应用和发展,显示了其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1...  相似文献   

11.
杨伟光 《建井技术》2009,30(5):3-6,42
阐述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结合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情况,介绍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谋划与部署的具体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SMA超弹性及减隔震器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岳云 《同煤科技》2012,(4):48-49
从投稿方式、审稿方式、作者群3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移动变形等值线图是描述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的主要途径,但其绘制方法比较烦琐。为了克服该方法的不足,开发了VB和Surfer接口程序,将其绘图功能集成到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应用程序中,实现了等值线的自动绘制,为预测结果的正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图件。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编程量,而且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锚索规格普遍采用φ15.24mm和φ17.8mm,在地质条件复杂和地压大的条件下,锚索常出现拉断现象。为保证巷道支护稳定和安全,研制出φ18.9mm和φ21.6mm大直径锚索,使锚索最大承载力分别比φ15.24mm和φ17.8mm锚索提高12%和38%。对大直径锚索的研制以及对配套锚具和施工机具的研制进行了表述,同时对煤矿井下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工程投标报价方法的分析 ,对工程投标报价改革的方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义礼 《煤炭技术》2002,21(2):23-26
通过对选煤厂生产性质及工艺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深刻地阐述了大中型选煤厂集散式监控系统的设计内容与构成 ,系统配置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阴畅 《煤矿机械》2012,33(2):261-263
介绍了矿用设备关键元件聚氨酯密封件质量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等生产工序,分析了各生产工序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要点,指出了各生产工序的注意事项,为提高聚氨酯密封件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地应力、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发展的动力,而煤体(或岩体)的坚固性则是起阻碍突出发生的力。总结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