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针对包头地区配电网网架、设备、通信系统以及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现状,提出对包头城网开展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试点工作。选定包头市青山区棉纺变电站6条试点线路,提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即总体结构采用包括配电主站层和配电终端层的两层结构模式。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构建的基本模式及其功能、配电自动化通信和终端以及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通过对试点线路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及对配电网的管理水平,实现了配电网的高效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2.
馈线自动化的最优控制模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总结了当前配电自动化中馈线自动化的控制模式,在比较调度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柔性控制特征的分层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模式。该方案将配电自动化的紧急控制功能相对独立,并尽可能下放到馈线层的配电终端中实现,以一条馈线为对象实现馈线的故障识别、故障隔离及负荷转移,同时保留配电子站、配电主站层的馈线紧急控制功能,并作为远后备。这种控制模式可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当配电主站、配电子站或主站到子站的通信系统失去功能时仍可实现馈线的故障处理,从而使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正>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视、控制和分析应用,为配网调度和配电生产服务提供核心技术支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运行是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湖南省电力公司2011年启动了长沙河西麓谷配电自动化建设工程,该工程采用"主站+通信汇集型子站+配电终端"的三层构架,实现试点区域配电终端接入、配电SCADA和馈线自动化功能,建设基于IEC61968的信息交换总线,与生产管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度自动化、配电GIS等系统进行互联与集成,实  相似文献   

4.
EPON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电网自动化的通信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平台,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提出了EPON技术的特点和组网优势,重点对EPON技术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应用案例。经分析表明,EPON技术实现简单、成本低廉,是适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配电子站到自动化终端这个层面的一种优秀的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5.
常成  熊炜  袁旭峰 《电测与仪表》2017,54(22):35-41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主动配电网实现自愈控制的关键,而配电终端为其核心设备。在集中式配网自动化系统中FTU只有监测和控制功能,主站与终端间配合过于依赖通信网络,一旦通信网络异常就难以实现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文章结合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系统的配电智能终端,在原有FTU监测、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线路保护功能,就地实现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文中针对主动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改进差动保护方案和自适应整定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验证了该终端的工作效果,对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光纤通信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可靠的通信方式。文章在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光纤通信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上的应用方案,着重介绍了馈线系统、子站内部及主站系统的光纤通信方案。作者建议在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中,要根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应用多种通信方式,选取其中最优的组合方案,以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指导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在满足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和扩展性等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初级模式、中级模式、高级模式等3种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用方案。通过分析配电自动化对一次网架和设备的要求,总结配电主站、配电子站、配电终端的功能及配置要求,阐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机制。具体分析3种实用型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组成和结构形式,基于灰关联投影理论优选出合适的设计方案,为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IP网络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配电自动化(DA)通信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分层的IP通信网络的方案.将整个网络分为主干网络和分支网络,主干网络连接位于控制中心的主站与位于变电站的配电子站,分支网络连接配电子站与配电终端.对分支网络的组网技术,以及IP通信网络的性能和数据流量进行了分析.采用OPNET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和现场实际应用结...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就地式馈线自动化的缺点,提出一种能实现通信和紧急控制功能下放的就地式智能馈线自动化实现方法.该方法将馈线自动化系统分为设备层、终端层、子站层和主站层,并将故障隔离功能下放到终端层.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息交换,子站和主站依据网络运行情况制定故障恢复策略,经过各环节的有效配合,最终实现故障的快速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可靠复电.  相似文献   

10.
唐琳 《电力系统通信》2003,24(12):45-47,54
通信是配电系统实现综合自动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配网调度中心实现对远方终端的数据传输、采集和进行遥控操作的必要手段。文中论述了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功能,并结合德州配电自动化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设计要求、层次结构、通信方式及其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