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目的:本文应用肝澳康及抗乙肝转移因子联合治疗慢性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50例,追踪其疗效。方法:口服肝澳康,同时上臂三角肌注射抗乙肝转移因子,定期检查肝功能及HBVM、HBV-DNA。结果:该法对慢性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消除症状,改善肝功能及HBeAg、HBV-DNA阴转率等方面优于目前常用的其它方法。结论:该法疗效好、费用低、应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胸腺五肽加主动免疫疗法治疗慢性乙肝时的明显效果.方法:把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五肽加主动免疫疗法治疗慢性乙肝作为治疗组,把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和叶下珠片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各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五肽加主动免疫疗法治疗乙肝效果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苦参素胶囊联合乙肝扶正胶囊治疗乙肝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合服用苦参素胶囊与乙肝扶正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通过测定对照组(55例),治疗组(78例)联合服用苦参素胶囊与乙肝扶正胶囊,治疗6个月停药后3个月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GIL),与治疗6个月HBeAg、抗-HBc HBV-DNA进行观察。结果:1.两组患者6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肝功能有好转,但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42.31%、抗-HBc阴转率为43.51%、HBV-DNA阴转率为44.8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乙肝时,联合使用苦参素胶囊与乙肝扶正胶囊具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尚无特效疗法.为探素藏医药治疗病毒性乙肝新疗法,我科通过几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自拟德君倩毛(乙肝解毒丸)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尚无特效疗法。为探素藏医药治疗病毒性乙肝新疗法,我科通过几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自拟德君倩毛(乙肝解毒丸)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共观察50例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苦参素联合卵磷脂在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应用苦参素联合卵磷脂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血脂(TG、GHO)、肝功能(ALT、GGT)、肝脏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等项目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苦参素联合卵磷脂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对促进肝脏脂肪代谢、降低血脂、修复损伤的肝细胞,且阻止或改善肝纤维化均有明显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专家研究发现,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的氧化苦参碱(又名苦参素)治疗乙肝疗效明显。大 量临床研究结果证实,经苦参素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恢复正常率分别为和。目前,“博而泰力”(苦参素注射液)已经被确定为治疗。 治疗乙肝新药“苦参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软肝方联合苦参素治疗慢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其抗纤维化作用.方法中药活血软肝方每日1剂,日煎服2次.苦参素4ml肌注每日1次.结果活血软肝方和苦参素联合治疗6个月,治疗组慢性乙肝HBeAg、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54.55%、57.89%,HA、TGGFβ1由283.43±51.32、8.09±2.31降至92.31±13.92、3.62±1.07,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软肝方和苦参素联合应用有明显的抗病毒、保肝作用.同时能降低血清中HA、TG即1值,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乙肝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补肾、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方法对55例慢性乙肝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乙肝解毒汤(黄芪、柴胡等),对照组用苦参素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HBeAg阴转率为16.0%,HBV-DNA阴转率为24.0%。结论乙肝解毒汤具有较好的抑制HBV复制,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活血软肝方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活血软肝方联合苦参素治疗慢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其抗纤维化作用。方法 中药活血软肝方每日 1剂 ,日煎服 2次。苦参素 4ml肌注每日 1次。结果 活血软肝方和苦参素联合治疗 6个月 ,治疗组慢性乙肝HBeAg、HBV DNA的阴转率分别为 5 4 .5 5 %、5 7.89% ,HA、TGFβ1由 2 83 .4 3± 5 1.3 2、8.0 9± 2 .3 1降至 92 .3 1± 13 .92、3 .62± 1.0 7,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活血软肝方和苦参素联合应用有明显的抗病毒、保肝作用。同时能降低血清中HA、TGFβ1值 ,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二军 《河北中医》2007,29(9):836-83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使患者病情不稳、迁延不愈.抗病毒治疗一直是治疗慢性乙肝的重点,目前公认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为干扰素α(IFN-α)和拉米呋定,而苦参素注射液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新型中药针剂.2004-01-2006-02,笔者采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慢性乙肝42例,并与西药治疗3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通过苦参素与干扰素和胸腺肽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46例慢性乙肝患者,分2组接受治疗.结果:2组比较近,远期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和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效果均好,是CHB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乙肝大国,每年患者数万人,治疗困难。笔者采用苦参素联合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应用苦参素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52例,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的52例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的肝损害系多种因素所致,除病毒复制外,肝脏微循环障碍也是造成肝细胞缺血缺氧进一步坏死的重要原因。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对丹参酮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2005~2008年共收治86例慢性乙肝患者,其中男61例,女25例;平均年龄32.2(15~53)岁。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6例。所有病例HBV-DNA与HBeAg均为阳性。两组治疗前的临床  相似文献   

16.
HBV不仅是慢乙肝病变发生的启动因子,而它的持续存在是病变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抗HBV治疗成为慢乙肝治疗的关健,笔者采用干扰素(a-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乙肝3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苦参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 ,应用苦参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肝 70例 ,并设对照组 ,疗程为 6个月。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及治疗中每个月分别查血清ALT、AST、SB、A/G等 ,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 ,分别查血清乙肝病毒 6项标志和HBV -DNA。结果 :治疗组ALT、SB等均有显著性下降 ,HBeAg阴转率为 4 1 4 % ,HBV -DNA阴转率为 4 4 2 % ,与对照组相比 ,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无毒副反应。结论 :苦参素 (博尔泰力 )注射液具有抗乙肝病毒、护肝及抗纤维化等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健脾扶正的中药 ,既可调节机体免疫力 ,有抗病毒效果 ,又可降酶降脂 ,改善肝脏微循环。因此 ,二者合用 ,具有协同抗乙肝病毒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乙肝解毒汤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68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施行乙肝解毒汤联合替诺福韦方案,参照组施行替诺福韦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之前两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实验组在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方面,与参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和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接受乙肝解毒汤联合替诺福韦方案治疗,在确保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同时,能够改善肝功能、纤维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联合苦参素(oxymatrine)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mg,每天1次顿服,同时予苦参素胶囊0.2g,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mg,每天1次顿服,疗程均为24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肝功能指标、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受损减轻,HBV-DNA阴转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增高,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恩替卡韦片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有协同抗HBV效应,能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拉米夫定组44例,用拉米夫定治疗;联合组43例,以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3、6、9个月后HBeAg、HBV—DNA转阴以及9个月后血清咖妃吨及HBeAb转换情况。结果:治疗3、6、9个月后两组HBV—DNA转阴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6,9个月后两组HBeAg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9个月后血清HBeAg及HBeAb转换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