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痰饮病“以温药和之”的临床体会临朐县朐山医院(262600)郎会汾关键词痰饮温药和之临床体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及痰饮病,根据水饮停留的部位不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并提出了温阳化饮、发汗、攻下、逐水等治法,其中所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  相似文献   

2.
虽然早在《内经》中已有“水饮”、“积饮”、“溢饮”之谓,但以痰饮为病名,乃起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并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专论。仲景按其饮在不同部位而出现的各种不同主证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该篇方二十一首(包括附方),用药三十三味,对后世治疗痰饮病颇有指导意义。笔者不揣浅陋对其用药规律刍议如下。  相似文献   

3.
郭聂涛 《河南中医》2004,24(2):58-58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痰饮病治疗大法 ,笔者在肾病治疗中遵其古训 ,灵活运用 ,效如桴鼓。1 “痰饮”的含义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痰饮是指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调而致体内水液输布失常 ,停留于某些部位的病证。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4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的“痰饮”指的是广义的痰饮。肾病所致之水肿应属“溢饮”范畴 ,即“饮水流行 ,归于四肢 ,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重”是也。狭义痰饮指水饮停留于肠胃部分所致的病证。即“水走肠间 ,沥沥有声 ,谓…  相似文献   

4.
痰饮,早在《内经》中已有“水饮”、“积饮”、“溢饮”之谓,但以之为病名,乃起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并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专论。仲景按其饮在不同部位而出现的各种不同主证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该篇列方二十一首(包括附方),用药三十三味,对后世治疗痰饮病具有巨大指导意义。本文对其用药规律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5.
“痰饮”始见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并立专篇加以论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并指出“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至今仍为临床所遵循。本文就痰饮病的形成、痰饮的病理特性、痰饮的治疗原则、痰饮的治法选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雪旗 《河北中医》2008,30(5):536-537
痰饮病的治疗,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首先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现笔者就自己的理解浅谈如下. 1 痰饮的涵义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2条提出"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肋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明确了四饮的分类.故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以温药和之适用于广义的痰饮还是狭义的痰饮,医家们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7,(9):1273-1274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自《金匮要略》提出后便作为后世临床治疗痰饮的指导性原则,但对于该经典条文的解释有着诸多的不同,笔者结合《金匮要略》、《伤寒论》和痰饮病的临床特点进行解读,认为"当以温药和之"其重点并非强调"温药",而是在于"和之"之法。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对痰饮确立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后世医家多宗此说。然而,辛温燥湿,化痰涤饮之品,多有伤阴之弊,而痰饮为体内津液运化失常所致,必然耗损津液,又因痰饮病  相似文献   

9.
刘媛  魏军平 《北京中医药》2014,(10):750-751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一句,通常被认为是论治痰饮病的大法,后世论治痰饮也多以此为宗。提出原文此句所指之痰饮并非广义痰饮,而是"夫饮有四"中"四饮"之一的狭义痰饮的观点,并结合原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后世医家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论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见解颇不一致。"痰饮"有广义、狭义、特指之异;"温药"有温暖、温和、温通之歧;"和之"更有"温和""补消合用""无实际含义""通和利下焦"之争。作者从定义、分类、治法、方药等方面论证张仲景本意。"痰饮"当指包括"痰饮、支饮、溢引、悬饮"在内的水饮病,其总属本虚标实、阴盛阳衰。治疗上非性温之方药不能治根本、祛标实、防病变。"温药"还有温和之意,警示医者不可过用阳热、温化太过。"和之"在治法上为补和消合用之意,在目标上有使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之意,也体现了传统中医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小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王桐萍,巫浣宜“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此乃仲景所提出的痰饮病的治疗大法。为什么痰饮病要用“温”药?“和”之应如何理解?这一法则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今不揣浅陋,抒此管见求教于...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中的痰饮与水气病均属于津液代谢障碍之病,二者之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对于二者的异同,尚未形成统一观点,笔者通过反复研读条文,将自己对二者异同的认识进行探讨如下:痰饮与水气病均属于水液代谢障碍,并无本质区别,二者鉴别的关键点为是否存在水肿。按照部位来分类,痰饮可分为:在表之溢饮,在里偏上之支饮,在里偏下之痰饮,在里位于两胁之悬饮;水气病可分为:在表之风水、皮水,在里偏上之正水,在里偏下之石水,水阻气机兼有表虚之黄汗。痰饮病的治疗重在温化水饮,使邪气转化为正常津液;水气病的治疗重在祛除水邪,水去则正自安。同时也不应该拘泥,痰饮病与水气病可相兼存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可为二者共同的治疗原则,只不过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3.
方典美 《光明中医》2011,26(8):1578-1579
咳嗽在《金匮要略》中与痰饮列一专篇论述,是说痰饮与咳嗽有密切关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的重要原则,也是治疗咳嗽的重要原则。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症。临床用于痰饮上犯,气逆不降的咳嗽,疗效显著。现将我临床治疗的50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金匮要略》提出的痰饮病治疗大法。通过从痰饮病成因,痰饮与水饮的相关性,温药和之的含义与肾性水肿的关系及其具体临床运用为出发点对"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进行理论探讨。痰饮为患,应用温运、温化之类的药物温阳行水。临床中应根据痰饮部位、轻重等因素制定具体治法,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刘晓晖 《光明中医》2012,27(11):2178-2179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四逆汤有祛寒救逆、助阳通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痰饮性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金匮·痰饮咳嗽病篇》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似乎但为痰饮一病而设,实则为《金匮》除湿之总则。《金匮》一书,由痰饮水湿而病之篇章,凡二分有一。痰饮乃五脏阳气虚衰,三焦气化乖戾所致,故“当以温药和之”,温通三焦,振奋阳气,气化则饮化矣。一、饮停上焦,麻桂和之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若饮停上焦皮  相似文献   

17.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指治疗广义痰饮的总则。《金匮要略》对痰饮证的起因与证治阐述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痰饮是人体水液停积,运化输布失常所导致的一种病变。痰、饮属同类,一般说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亦常并称痰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始有饮证与痰证之分。《金匮》中痰饮  相似文献   

18.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他给出的方子是苓桂术甘汤。自此,“温化痰饮”成为痰饮病治疗的金科玉律,我们在临床上遵旨运用,不无有效。然而,也有一些明显属于寒痰冷饮的证候,临床套用不仅无效,甚至加重病情,若改用苦寒凉润的治法,反而迅速取得了疗效。本文结合具体临床病例,探讨“寒化痰饮”取效的原因,重新思索对痰饮病的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19.
史红 《天津中医药》2005,22(3):222-223
以《金匮要略》痰饮的理论及治疗原则为依据,从痰饮产生的病因病机、痰饮致病的特点和痰饮的治法等三方面对痰饮病进行探讨,痰饮的产生主要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其致病具有阳虚阴盛、证候繁杂、易兼夹其他病邪的特点。痰饮病的治疗应遵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原则,详审病机,分辨饮停部位,抓住痰饮病阳虚阴盛,本虚标实这一特点,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根据病势之轻重缓急,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0.
饮证最早见于《内经》,载有水饮、积饮、溢饮等。《金匮要略》首次提出痰饮病,并对其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阐述最详,该篇将痰饮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大类。此外,痰饮还散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胸痹心痛短气病》、《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呕吐哕下利病》等篇章。《金匮》虽然痰饮混称,但重在论述饮证。其治疗主要有以下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