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氦氧常规潜水的特点是潜水深度大,减压时间长,在无潜水钟的条件下进行这种潜水作业,潜水员在水下减压时会经受寒冷、疲劳、饥锇、涌浪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潜水深度愈大,这些矛盾就愈显突出。国外大深度氦氧潜水,由于有潜水钟设备,水面减压显得不那么必要。在我国,氦氧常规潜水日渐普及,但潜水钟设备尚未配套,为了减少潜水员在水下减压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的影响,氦氧常规潜水水面减压法是非常必要的。1982年,我们在海军组织的一次海上氦  相似文献   

2.
空气潜水作业受氧中毒、氮麻醉等因素影响,水下作业深度受到限制,通常有效作业深度控制在60m左右。超过60 m的大量潜水任务,如援潜救生、水下勘察、水下工程、海洋开发、打捞沉船以及科学研究等,通常使用氦氧潜水来完成。氦氧潜水作为现代潜水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受下潜深度大、减压时间长、水下条件复杂等因素影响,对医学保障要求较高,因此对医务保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往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氦氧潜水医学保障经验。本文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队进行的几次大深度氦氧潜水训练的医学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12~60m 空气潜水水下阶段减压表曾经作过17个深度、44个方案共141人次模拟潜水实验观察,无减压病发生,各项生理指标也无异常改变。为进一步验证本表的实际潜水减压效果,结合修建铁路大桥、水库潜水作业及实海潜水训练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材料和方法参试潜水员共512名,参试前均经体检合格并经加压锻炼。验证期间观察的指标包括减压病症状体  相似文献   

4.
我国常规空气潜水减压表现状分析与设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着重介绍了国内常用的几种常规空气潜水减压表的特点与不足。我国海军已颁布的空气潜水减压表 ,是由前苏海军三个不同年代的减压表中分别选取其中一部分组合而成 ,因而在深度与水下工作时间分档、氮过饱和安全系数的确定以及水面减压时吸氧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 ,更重要的是相当大一部分方案的安全性差 ,与我国海军潜水医学保障水平的实际情况极不相称。关于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常规空气潜水减压表 ,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急性重症减压病,在潜水职业病中发病率虽不高,但一旦发病,将对潜水员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有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对急性重症减压病的有效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我们近年来治疗的10例急性重症减压病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均为男性潜水员,年龄为23~53岁。潜水深度18~60m之间。水下工作时间20~120min,详见表1。 发病情况 发病深度在18~60m之间。发病原因均为潜水后未减压或减压不当所致。出水到发病时间,2例超过1h,8例在1h以内。  相似文献   

6.
减压病前庭症状(亦称减压性前庭症),在 He-O_2饱和潜水中较常见,使用空气潜水时则见于深度>40m。水下工作时间>15h,减压不当的潜水作业之后,常伴发于重型减压病,亦可单独出现(前庭型减压病)。临床以不同程度的眩晕、恶心、呕吐、出汗、空间  相似文献   

7.
4名海军潜水员在DDC内1.0MPa氦氧饱和条件下暴露72h,此间他们分批经SDC到海底巡潜,最大深度到达112m。饱和潜水期间,DDC内氧分压控制在40kPa,氮分压低于136kPa,氦分压为925kPa,二氧化碳分压小于10kPa。SDC内氧分压为45kPa,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lkPa以内。巡潜时,潜水员呼吸氧分压为110kPa的氦氧混合气。减压采用适当修正后的英国饱和潜水减压表中有关方案完成。在潜水现场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未发生高压神经综合征、减压病、氧中毒及其他潜水疾病;除晕船外,潜水员生理状况和主观感觉良好,顺利完成了各项水下操作任务。  相似文献   

8.
氮氧饱和潜水,不仅保持了饱和潜水本身的固有优点,而且与空气巡潜相结合,可延伸到更大深度,进行卓有成效的水下作业。加之,采用的呼吸气源低廉易得,因此是一项经济、方便、高效的潜水新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一些潜水技术先进的国家,已制订了氮氧饱和潜水减压表。但有关计算模式,各国历来保密,国内亦至今未见报道。本文根据惰性气体指数饱和、脱饱和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ALADIN-TEC腕式潜水电脑表与中、美、苏减压方案的异同。方法:把潜水电脑表固定在加压舱内,用压缩空气加压,记录其减压方案,并与对应深度-时程的中、美、苏减压方案作比较。结果:在浅深度(≤15m)情况下使用时,潜水电脑表减压总时间过长;在较大深度(〉15m)情况下使用时,潜水电脑表第一停留站过浅。结论:潜水电脑表的减压方案需经修正后才能用于潜水作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猪模型验证新型氦氧潜水减压表的安全性,初步探索用动物实验结果评估潜水减压方案安全性的方法。方法 模拟潜水在专门建造的大动物加压舱内进行,按系统分层抽样法对常规作业深度每隔6 m、训练深度和例外暴露深度每隔9 m从新型氦氧潜水减压表中选取潜水方案进行验证,每个方案验证4~6次,观察模拟潜水期间动物的表现及减压后减压病症状、流经心脏的气泡,通过检测血液相关指标评估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全部14个验证方案无氧中毒和减压病症状,出舱后未见循环气泡。比较模拟潜水前和减压后即刻、6 h、24 h的炎症反应指标(IL-1β、TNF-α)、内皮损伤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1)]和氧化应激指标(H2O2),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就猪潜水模型而言,新型氦氧潜水减压表具有优良的安全性,初步建立的实验评估潜水减压方案安全性方法需要更多的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11.
1987年,海军在东海公海,使用DDC-SDC饱和潜水设备系统,成功地进行了我国首次海上氦氧饱和-巡回潜水实潜作业。结合任务完成了一系列饱和潜水医学保障的研究。8名海军潜水员分成两批,任DDC中80m深度下,呼吸氦氧混合气,分别连续生活工作72及30h。每天又借SDC下潜到100m海底,出钟进行巡回潜水作业,共9钟次18人次,有效地进行了多种特定劳动作业。最后经89h饱和减压,潜水员全部平安返回常压,未发生任何潜水疾病。在饱和潜水各阶段,分别监测了一系列生物医学指标;在国内首次全程监测了动态心电图,获得了宝贵的资料。现场实潜验证了事先制定的饱和潜水医学保障方案,证明切实可行。这一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结束了多年来氦氧饱和潜水技术停留在模拟实验阶段的历史,海军在海上实潜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积累的经验将为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向深海进军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表深度12~60m,共178个减压方案。采用5~120min共13类理论组织,根据潜水深度及水底停留时间选取不同的氮过饱和安全系数,按Haldane原理,经计算机计算。并经17个深度、44个方案共141人次的模拟潜水验证,无减压病发生,各生理指标无异常改变。与原表相比,本表在理论组织分类及安全系数的选取等许多方面作了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长时间水下模拟运载后潜水员作业能力的变化及规律.方法 在水舱内模拟长时间水下运载环境,利用工效学测试工具分别测定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情绪调控能力、思维能力、视觉反应能力、触觉反应能力及手动作业能力在不同水下运载时间(0.5、1、2、3、4、5 h)后的变化.结果 长时间水下模拟运载后,上述测试的作业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模拟运载<3 h,作业能力下降并不明显;在模拟运载≥3 h后,作业能力明显下降且呈加速下降的趋势,与模拟运载0.5 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长时间水下模拟运载潜水员的作业能力呈进行性下降,其中水下3 h运载为当前运载条件下的极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新型直升机水下逃生照明指示灯。方法:对第一代水下灯进行改进,并进行性能测试及试验。结果:水下灯物理性能和使用性能均符合产品设计要求;系统总有效工作时间>3 h,应急水下连续照明指示时间>20 min;可视距离:照明灯>3 m,指示灯>1 m,指示灯频闪频率60次/min;系统水密性≥0.2 MPa。结论:改进后的水下灯比第一代水下灯在各项性能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Thermal loss in Antarctic diver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occurrence of hypothermia is a major consideration in Antarctic diving operations. Rect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wo ANARE expeditioners before and after dives in Antarctic waters. In current diving programmes and with present equipment, only small falls in rectal temperature were observed after dives. Therefore, significant hypothermia would not be likely to occur during diving operations which employ presen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不同扫描模式对灌注参数及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头颅灌注成像患者中检查结果正常者21例,其中使用轴扫模式(Axial full1.Osee)扫描8例,间断曝光,间隔时间1s,电影模式(Cine full 1.0sec)扫描13例,在50S内连续曝光扫描。两组其他扫描参数一致,扫描范围均为20mm。对两种扫描模式所测得灌注参数脑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闻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使用两种不同扫描模式所测得灌注参数脑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影模式辐射剂量的DLP为2085.02mGy.cm,轴扫模式患者的辐射剂量为DLP为1065.38mGy.cm,比电影模式降低48.9%的辐射剂量。结论两种扫描模式所测得脑灌注参数没有差异,同时还能降低辐射剂量48.9%。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Aβ31-35对在体大鼠海马LTP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探讨全长A片段的活性中心。方法急性手术后进行海马CA1区fEPSP的记录,比较给予不同的处理后海马LTP的变化;侧脑室注射药物2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比较不同处理后的大鼠逃避潜伏期、到达平台游过距离以及目标象限内游泳所占的时间和距离。结果高浓度的Aβ31-35可以引起大鼠在体海马LTP幅度的降低(P〈0.01或P〈0.05)、以及延长大鼠逃避潜伏期、到达平台游过距离(P〈0.01),并且减低了大鼠在目标象限内游泳所用的时间和距离(P〈0.01)。结论高浓度的Aβ31-35能够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HYS-Ⅱ型舰艇防冲击鞋的性能测试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HYS-Ⅱ型舰艇防冲击鞋的抗冲击性能测试,评估其防护效果.方法:测定穿防冲击鞋与制式军用皮鞋,在冲击机上模拟水面舰艇3个典型战位、1种炸药量、2种爆炸距离所产生冲击环境的抗冲击衰减率,评估其抗冲击效果.结果:舰艇防冲击鞋后跟部位加速度峰值的衰减率为24.6%~85.8%,平均加速度衰减率为34.2%~87.7%,衰减率随冲击输入脉宽的减小而逐渐增大.结论:HYS-Ⅱ型舰艇防冲击鞋具有良好的冲击防护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舰艇冲击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适用于乡镇医院妇产科生产孕妇床头护理的交班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SBAR沟通理论研制用于生产孕妇床头护理的交班表。将60例生产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生产孕妇床头护理交班表”进行交接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交接班。比较2组的护理交接班用时、护理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交接班用时、护理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分别为(5.4±2.1)min、13.3%和86.7%,对照组分别为(7.5±1.4)min、36.7%和60.0%。结论应用本文研制的“生产孕妇床头护理交班表”对生产孕妇进行护理交接班,能够缩短交接班时间,减少交接班时的问题发生率,提高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