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为促进毕节白蒜品质的提升和产量的增长,2011-2014年采用不同复壮方法对毕节白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气生鳞茎法复壮的鳞茎产量为18 052.5kg·hm-2,蒜薹产量为12 016.8kg·hm-2,鳞茎维生素C含量为90.21mg·(100g)-1,蛋白质含量为10.21 mg·g-1,大蒜素含量为2.33 mg·g-1,可溶性糖含量为19.7mg·(100g)-1,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分别为11.01μmol·m-2·s-1、1.79 mol·m-2·s-1以及123.11mmol·m-2·s-1,叶绿素a含量为0.55 mg·g-1,叶绿素b含量为0.13 mg·g-1,胡萝卜素含量为0.17mg·g-1,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2.
沙芥属(Puionium Gaertn.)蔬菜是以食用叶片为主的沙生蔬菜,本文通过测定其植株不同苗龄期几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掌握其变化规律,从而为初始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其结果表明:沙芥和斧翅沙芥种在8片~12片叶间维生素C、蛋白质、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由于此期植株已进入旺盛生长期,因此可作为人工栽培始收期。  相似文献   

3.
25个桂花品种花瓣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营养品质优良的食用桂花品种,对25个桂花品种盛花期花瓣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水分、维生素C、有机酸、游离氨基酸、黄酮以及6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桂花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为10.85-91.28 mg·g-1,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4.70-59.28 mg·g-1,水分含量为79.09%-87.45%,维生素C含量为3.99-46.30 mg·g-1,有机酸含量为1.56-3.78 mg·kg-1,黄酮含量为61.94-288.98 mg·g-1,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3.73-151.05 mg·g-1;各矿质元素含量分别为锌19.78-72.67 mg·kg-1,铁52.47-207.98 mg·kg-1,镁705.19-1 541.31 mg·kg-1,钙631.71-3 679.83 mg·kg-1,钠54.85-220.70 mg·kg-1,钾9 002.17-16 979.13 mg·kg-1。桂花品种间营养成分存在很大差别,堰虹桂、雨城丹桂、青山银桂、醉肌红等4个品种的综合营养价值较高,波叶金桂、镰叶金桂、天女散花等3个品种的综合营养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4.
琼花果实发育及主要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琼花果实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琼花果实的生长(鲜重和干重)均呈双"S"曲线,2次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8月中旬和9月下旬;成熟果实淀粉含量为3.86mg·g-1,可溶性糖含量为27.61mg·g-1,维生素C(VC)含量极高,为1.078mg·g-1;在果实发育的全过程,淀粉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可溶性糖随成熟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VC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与可溶性糖呈正相关;叶绿素含量(鲜重)在幼果时达到0.197mg·g-1,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叶绿素呈下降趋势,充分成熟的果实,叶绿素含量(鲜重)只有0.077mg·g-1,是幼果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育期定期采样的方法 ,研究了浙江北部地区秦美猕猴桃果实生化规律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果实生长表现为“S”型趋势 ;有机酸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而逐步增高 ,授粉后 1 1 0d达最高值 ,而后呈下降趋势 ;同时蛋白质、总糖、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 ;果实发育前期维生素C含量保持较高水平 ,授粉后 5 0d开始下降 ,1 1 0d则再度升高。授粉后 1 5 0d左右 ,果实鲜质量中各项营养指标达到较适值 ,即蛋白质为 477 4μg·g-1,维生素C 1 2 9mg·g-1,有机酸 1 6 3g·kg-1,总糖 93 1g·kg-1,淀粉 60 4g·kg-1,可溶性糖 32 7g·kg-1,还原糖 2 7 6g·kg-1,可溶性固形物 75 0g·kg-1,果实进入采收期。图 2表 2参 6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比色法、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用植物北豆根果实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北豆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5%、7.54%、0.111%、1.179%、1.94 mg·g-1、254.8 mg·100 g-1、41.5 mg·100 g-1。利用切伤果实测定蝙蝠葛碱方法较好,采用这种方法测定果实中蝙蝠葛碱含量为2.309 mg·g-1FW。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择之豇系列的5个长豇豆品种之豇28-2、 之豇60、 之豇106、 之豇616、 之豇618,对其嫩荚可溶性糖、 纤维素、 维生素和游离氨基酸4类品质性状进行了检测分析.5个品种在这些性状上变异丰富,可溶性糖含量为19.81~32.92 mg·g-1,纤维素含量为343.15~536.29 mg·g-1,VC含...  相似文献   

8.
铅胁迫对茶树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铅浓度对茶叶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升高,夏茶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并有失绿现象,茶树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春茶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夏茶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铅浓度为100mg·kg-1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2.93mg·g-1;铅浓度为1500mg·kg-1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小值2.28mg·g-1;随铅浓度增加,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两者与铅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春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P0.01)和0.880(P0.01),夏茶的相关系数为0.871(P0.05)和0.971(P0.01),且夏茶中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大于春茶。铅对春茶、夏茶中可溶性糖的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和-0.912(P0.01)。在铅浓度为0~200mg·kg-1时,春茶可溶性糖有小幅度增加;在铅浓度为200mg·kg-1时,春茶、夏茶可溶性糖含量都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课题组前期筛选的、适宜黏重碱性土壤中生长的、抗性强、能露地越冬的11种观赏百合鳞茎进行营养和功能品质研究,为开发功能百合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11种百合鳞茎进行营养指标(水分、蛋白质、可溶性糖、维C和淀粉)和功能指标(膳食纤维、总酚、类黄酮、花青素、总黄酮、皂苷和秋水仙碱)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分析指标和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百合鳞茎水分含量65.26%~77.23%,蛋白质含量10.93~28.76mg·g~(-1),可溶性糖含量8.37~17.94 mg·g~(-1),维生素C含量32.36~305.33 mg·100g~(-1),淀粉含量1.43%~15.97%,膳食纤维含量3.95%~6.49%,总酚相对含量0.95~3.22 mg·g~(-1),类黄酮相对含量1.67~4.13 mg·g~(-1),花青素相对含量0.01~1.21 mg·g~(-1),总黄酮含量0.08%~0.82%,皂苷含量2.82~13.76 mg·g~(-1),秋水仙碱含量0.48~3.92μg·g~(-1)。可以从功能因子、淀粉、可溶性糖和膳食纤维4个方面对百合品质性状进行评价。[结论]本试验初步选出兼具较高淀粉、膳食纤维和功能物质含量的‘Regale’、‘Mister Sandman’、‘Matrix’和‘Lady Alice’等具有开发功能食品潜力的百合新种质,今后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它方面的营养和功能价值,围绕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特定功能物质含量进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0.
采用感官评定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热烘干、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方法对香椿苗芽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可最大程度地保持香椿苗芽菜的主要营养成分,干燥后香椿苗芽菜中叶绿素含量达14.0081mg·g-1样品,维生素C含量达2.6203mg·g-1样品,氨基酸态氮含量达24.3340mg·g-1样品,蛋白质含量达79.0076μg,高于其它干燥方法,且干燥后香椿苗芽菜的感官品质佳;真空干燥的综合效果略差于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对维生素C的损耗较大,它和热烘干的综合效果都较差。  相似文献   

11.
许冬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82-83,87
研究了氮肥施用后不同采收期对生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以后,生菜的产量逐渐增加,与采收期之间呈现显著的二次多项式相关,但在施肥后25d和20d采收生菜产量没有显著差异;(2)施用氮肥后生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施肥后10d采收,生菜硝酸盐含量达最高值,平均为1925.0 mg.kg-1 FW;(3)生菜中Vc、可溶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施用氮肥后采收期的延长皆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在施肥后15d采收,各项指标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579 mg.g-1 FW、2.11%FW和0.879 mg.g-1 FW。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邢台地区柿子营养成分含量,进一步促进柿资源的应用。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对邢台地区柿子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邢台地区柿子在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逐渐升高,至过熟期时含量达到最高。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果实的果皮(37.03mg·100g-1)、果肉(35.73mg·100g-1)中,显著高于《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30mg·100g-1),而其种子和柿蒂部分维生素C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13.
《陕西农业科学》2014,(6):94-94
<正>"和田大枣"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B2,鲜枣VC含量为215.5 mg·100 g-1,是苹果的43倍;干枣VC含量为18.54 mg·100 g-1,是苹果的3.7倍,是香蕉的3倍,而且普遍比内地红枣品种的维生素含量高出5~7倍。经权威科研部门测定分析,和田大枣富含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铁、锌、钙、  相似文献   

14.
以罗田板栗主栽品种中果早栗为试材,研究其不同采收期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板栗的成熟,其水分逐渐降低,而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和维生素C都呈上升趋势,成熟Ⅰ期和成熟Ⅱ期的水分、可溶性糖、脂肪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而未成熟中果早栗与成熟Ⅰ期和成熟Ⅱ期的中果早栗各营养成分均具有显著差异.充分成熟的板栗,果实代谢处于最低水平,具有较好的商业贮藏性能.为防止板栗充分成熟后栗苞开裂致使栗果落地造成损失,建议在成熟期Ⅰ时一次性打落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草莓的品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红颜、章姬、丰香3种草莓品种,分别测定它们的平均单果重、部分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实验表明,红颜、章姬、丰香的平均果重分别为22.00 g、21.97 g、24.32 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6.23%、5.75%、13.50%,有机酸含量分别为1.01%、0.72%、0.95%,Vc含量分别为51.27 mg·100g-1、60.00 mg·100g-1、82.85 mg·100g-1g。方差分析表明,丰香的平均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VC含量和感官品质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喷施氨基酸液肥对红酥脆梨(Pyrus pyrifolia cv Hongsucui)果实中糖、酸、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酥脆梨叶面喷施氨基酸液肥后,可使果实中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糖酸比明显提高,不过红酥脆梨果实的非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化杀1号对棉花可溶性糖淀粉及叶绿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化学杀雄剂1号对棉花叶片和花药中可溶性糖、淀粉以及叶片中叶绿素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杀雄剂1号后,棉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叶绿素减少,花药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减少。杀雄剂中添加脯氨酸以及混合氨基酸(脯氨酸和谷氨酸)等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接近对照水平;而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仍然高于对照;花药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仍然低于对照。表明对棉花使用杀雄剂后,阻碍了叶片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的运输,进而导致花药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缺乏,造成花粉发育成熟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亏缺,这可能是棉花杀雄剂的杀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砂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锌处理(0、0.05mg/L、0.1mg/L、0.2mg/L、0.4mg/L)对菠菜叶绿素含量及维生素C、可溶性糖、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浓度在0~0.2mg/L范围内,随着锌浓度增大,菠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锌浓度在0.2~0.4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降低;锌浓度在0.2mg/L时,有利于菠菜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分和磷用量条件下接种AM真菌对丹参生长和药用成分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处理条件下,与未接种株相比,接种AM真菌丹参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多糖的质量分数显著提高,而丙二醛(MDA)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均显著下降。相同水分不同施磷水平下,丹参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丹参多糖的质量分数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P2(0.15g·kg-1)时达到最大,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最大分别为1.182mg·g-1、11.925mg·g-1、21.959mg·g-1;与此相反,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脯氨酸质量分数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在P2(0.15g·kg-1)时达到最低,分别为1.418mmol·g-1和6.067μg·g-1。不同水分相同施磷水平下,接种株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丹参多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未接菌株,70%田间持水量下丹参药用成分质量分数较高。70%田间持水量,施磷量为0.15g·kg-1时接种AM真菌使丹参药用成分质量分数最高,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252%、3.352%和6.166%。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和缩节胺对食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553为供试材料,研究多效唑和缩节胺喷秧处理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和缩节胺可以增加甘薯单株结薯数、提高产量;可显著提高块根中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且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幅高于淀粉,明显改善甘薯食用品质。研究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从保证产量和优化品质角度考虑,以100 mg/kg多效唑喷秧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