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山古镇灯都商厦呈传统油灯状,其体形凹凸变化十分突出,结构设计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虽然有些方面突破了国内规范的限制,但结合工程本身的特性,结构设计上采取了多种结构体系相结合的措施,以保证体形复杂的结构在侧向刚度上的均匀性。工程利用巨型斜置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板混凝土剪力墙、钢结构桁架、跨楼层交叉撑、加强层等组成了刚度、延性和稳定性均良好的结构体系。根据需要,结构体系沿高度进行转化,有效地解决了刚度突变、整体倾覆、中部球状悬挑等难点。经过反复的分析计算,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天津津塔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津津塔是一栋高336.9m的钢结构超高层建筑,主要抗侧力体系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钢板剪力墙体系+外伸刚臂抗侧力体系"组成。薄钢板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结构体系,充分利用薄钢板的拉力场效应,具有较大的弹性初始刚度、大变形能力和良好的塑性性能、稳定的滞回特性等优点。国内还没有类似工程的先例。基于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津塔结构设计解决了不同施工工况下钢板剪力墙设计,根据大震下柱脚拉压力设计双底板柱脚、钢管混凝土柱设计规范选择比较和弹塑性分析等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3.
沈阳宝能金融中心T1塔楼高565m,采用巨型空间斜撑外框架+劲性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伸臂钢桁架结构体系,有效满足了该超高层结构的设计要求。通过合理地配置核心筒、外框结构的刚度及其连接构件,形成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充分发挥了结构构件的效用,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对结构进行了包括小震弹性、中震及大震弹塑性等深入细致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和抗扭性能,可较好地满足抗震设计两阶段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4.
江苏东方国际大酒店超高层塔楼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的混合结构体系,有效满足了该超高层结构的设计要求。通过合理配置内筒、外框架结构的刚度及其连接构件,形成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充分发挥结构构件的效用,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对结构的关键构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计算分析,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碧玉蓝天"商务综合楼位于上海市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地下4层、地上45层,总高度220 m.主楼为超高层建筑,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一筒体结构体系,主要的抗侧力构件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避难层横向伸臂钢桁架组成.文中对该项目的结构设计作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6.
陈焰周  李霆  李宏胜 《建筑结构》2020,50(8):35-38,49
通过对一个采用不同结构体系的实例进行侧移刚度分析及对侧移刚度理论公式进行物理含义分析,讨论了判断结构抗侧移效率高低不能采用侧移刚度指标的原因。以结构体系的抗侧移刚度为基础,提出了抗侧移系数、等效抗侧移系数两个力学指标,给出了两个力学指标的计算公式,并对其单位的含义进行了讨论。通过采用抗侧移系数、等效抗侧移系数两个力学指标对采用不同结构体系的实例进行抗侧移效率分析,得出采用这两个力学指标来定量分析和评价适用同一建筑的各种结构体系的抗侧移效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对一幢带阻尼器高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1/15缩尺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深入研究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特征,并通过比较考察了阻尼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该结构未出现明显的薄弱层,结构整体扭转反应相对较小,阻尼器发挥了较好的消能减震作用,但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层间弹塑性位移角未能满足规范对消能减震结构所规定的宜采用的限值(1/80),结构设计中已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改进,满足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B地块超B级高层项目结构设计与抗震分析。该工程结构存在超高、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等超限情况,结构设计时采用了多种软件、多个力学模型对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框架柱中增设型钢,有效提高了结构的抗侧刚度;同时在角部11层空旷部位增加两层开洞楼板,明显对抗震有利,也增强了外墙的稳定性。相关做法可供类似的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剪力墙核心筒结构是一种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新型超高层结构体系。按美国规范对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进行设计,采用ETABS建立该结构的计算模型,对其周期、位移、刚度比、构件内力等参数进行分析并研究加强层对其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竖向荷载由外框架柱和钢板剪力墙的竖向边缘构件承担,内嵌钢板主要承担水平剪力,设置加强层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但会导致刚度比和内力突变。  相似文献   

10.
轻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一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宜工业化和模块化生产的新型结构体系。该体系中的轻钢次结构能增大混凝土主结构的抗侧刚度,采用只考虑主结构的简化模型进行设计分析时,可采用周期折减系数来考虑这种影响。推导了2层或3层轻钢次结构抗侧刚度以及轻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周期折减系数简化计算公式;在混合框架试验的基础上,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轻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的精细化分析模型和简化分析模型,试验结果和模拟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验证了轻钢次结构抗侧刚度和混合结构周期折减系数简化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李兴华 《山西建筑》2010,36(4):169-170
以某烧结机冷却室厂房劲性钢骨混凝土柱施工为例,根据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特点及难点,介绍了钢骨混凝土结构中钢柱的制作、安装、焊接以及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以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黄民元 《混凝土》2012,(5):47-49
通过Ansys有限元模型,以钢管混凝土结构为研究对象,对钢管混凝土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钢管混凝土刚度的大小,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敏锐,要避免刚度削弱所带的工程危害;对钢管混凝土结构刚度的保障,提出了"强、流、密"的原则,即:高强度的外部钢管,以及高流动、高密实的内在自密实混凝土等,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深圳华润中心结构复杂,存在大量的转换构件,且结构长度远远超过规范要求分缝的限值。结合工程本身的特性,设计采取了分层钢管芯混凝土组合柱、半空心型钢混凝土转换梁、格构式空腹箱形钢梁、抗剪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等多种结构体系相结合的措施。结构体系的刚度、延性和稳定性良好,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了建筑方案对空间的要求。主要介绍工程结构关键技术的设计和应用特点,并对工程中应用的33m跨格构式空腹箱形钢梁组作为中庭转换梁的设计及构造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多相复合材料比普通混凝土中多加入了无规则排布的短钢纤维。其性能比较混凝土更高、性价比也更高。在混凝土中增加钢纤维不仅可以使结构刚度及强度增加,而且耐久性和抗疲劳程度也明显增强,使混凝土变得更加牢固。本文对道路工程与桥梁工程的详细说明,证明增加了钢纤维的混凝土,无论在优越性还是实用性方面都对道路和桥梁施工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考虑钢梁与钢柱半刚性连接时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并与不考虑半刚性的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做比较.分析考虑了钢框架部分节点的半刚性连接,推导了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中钢框架部分的层抗侧移刚度,从而得到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算例分析表明,考虑半刚性连接对结构的抗震有利.  相似文献   

16.
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钢构架是由横向和斜向缀条与纵向弦杆焊接而成的承重轻钢结构,将空间钢构架替代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绑扎钢筋骨架,形成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结构。为了研究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与变形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及其变形和破坏机制,进行了3根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的初始刚度与传统钢筋混凝土柱的初始刚度基本相同,在试件屈服后,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的刚度退化程度要比传统钢筋混凝土柱要缓慢,其延性要比条件相同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要大。当需要采用空间钢构架承受施工荷载、直接悬挂模板时,应按本文建议的施工和使用两个受力阶段进行设计计算。结合试验结果及其分析,提出了这种新结构的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关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加固工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由于使用功能改变需要大幅度提高楼板中梁的承载力和刚度的问题,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还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一些设计及施工要点,并指出型钢混凝土结构可以增加结构安全储备和延性,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范进  沈银良  张斌 《建筑科学》2007,23(1):22-26,43
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滑移问题是影响型钢混凝土理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型钢混凝土受弯构件试验,研究了型钢和混凝土之间不同的粘结状态对型钢混凝土梁力学性能及刚度的影响,并对箍筋间距、抗剪连接件的设置对型钢和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赟  刘平 《江苏建筑》2014,(2):51-53
型钢混凝土柱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以解决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下抗震不利的状况。文章基于通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型钢混凝土柱进行水平荷载作用下单调加载全过程模拟,研究了对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单元选择,材料本构关系的选取。计算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柱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较大刚度,骨架曲线下降段较为平缓,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较好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