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半俯卧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例行半俯卧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24~73(56.4±12.7)岁。结果:20例患者中,16例顺利完成半俯卧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85~340 min,平均手术时间(175.7±61.5)min;出血量20~600,中位出血量50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1~12 d,平均(3.3±2.5)d;术后住院时间3~14 d,平均(5.1±2.6)d。顺利完成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清扫淋巴结5~9组,平均(6.9±0.9)组;清扫淋巴结13~35枚,平均(20.1±5.5)枚。1例改成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例改成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例改成小切口手术。全组无围术期死亡,2例术后有轻微并发症。结论:半俯卧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采用半俯卧位可以减轻术者的疲劳,减少手术对肺的牵拉损伤,也方便中转成两孔或者三孔胸腔镜手术或中转开胸。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单中心单孔全胸腔镜手术(cVATS)的临床结果,并初步分析手术要点、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11月,该科完成106例单孔cVATS手术。肺楔形切除62例,胸膜、纵隔肿瘤切除19例,纵隔淋巴结活检11例,肺叶切除13例(14个肺叶),其中9例肺癌根治术,肺段切除1例。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单孔cVATS手术技术要点。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简单胸腔手术无中转,肺叶切除中转开胸2例,中转(双孔腔镜或开胸)率14.3%(2/14)。肺叶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191(90~420)min;术中平均出血381(5~3 500)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2.3(1~6)d;术后平均住院5(3~10)d;肺癌患者清扫平均淋巴结数16.4(6~31)枚,淋巴结站数5.2(4~6)站。结论对于熟练掌握双孔cVATS技术的胸外科腔镜医生,单孔cVATS肺叶切除术技术可行,安全,术后胸痛更轻。还需更多病例积累,有必要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曲线缩短该过程。  相似文献   

3.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科60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疾病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胸2例,余患者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90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230mL.术后住院7~14d,平均9.5d.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良性病变32例,均行肺楔形切除术;原发性肺癌28例,行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切除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和安全有效的优点,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达到常规开胸相同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兰 《全科护理》2013,11(23):2156-2157
[目的]总结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2月利用胸腔镜对49例肺叶病变的病人实施了手术,在术前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根据手术进程与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默契配合,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保证病人安全及手术顺利进行。[结果]49例病人除3例中转外,其余病人手术顺利,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5mL,平均手术时间为162min,术后引流量为630mL,平均住院日为6.5d。[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术后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手术室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该手术的配合要点对今后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及肺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4月至2007年4月我科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周围性支气管肺癌26例,支气管扩张4例,肺脓肿2例。结果:30例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21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80~400mL,平均180mL,均未输血,中转开胸2例,全组患者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少,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电视胸腔镜行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安全可靠的优点,但要注意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12例病人临床资料,总结术中配合体会与护理要点。[结果]所有病人术程顺利,无中转开胸手术,手术切口长度4cm~5cm,手术时间110min~270min(175min±58.8min),术中出血量50mL~200mL(100mL±24.5mL)。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不但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手术室护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手术配合与护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手术室专科腔镜护士术中熟练配合是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15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配合和对患者的护理,总结出对于此类手术的各个环节的护理要点。结果 15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胸手术,无一例并发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更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是早期肺癌和肺良性疾病需行肺叶切除者理想的手术方式,并通过围术期护理,使患者获得最佳手术治疗效果,增加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38例,开胸肺叶切除术组30例,观察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哌替啶使用次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放置引流时间、引流量、哌替啶使用次数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开胸肺叶切除术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术时间则明显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肺叶切除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47例行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其中行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26例(胸腔镜组),行开胸(OT)肺叶切除术21例(开胸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别。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天数、术后胸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开胸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方式具有微创、恢复快和疼痛轻等优点,其手术安全性与开胸手术相当,是肺叶切除术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许宁惠  曾维渝  程华  黄文霞 《华西医学》2010,(10):1910-1911
目的总结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2006年5月-2008年6月对48例行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治疗及手术护理方法,注重做好术前器械物品的准备、胸腔镜特殊器械的消毒、手术体位的最佳放置和术中护理配合等工作。结果48例患者在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无围术期死亡。全组手术时间70-260min,平均164min;术中出血100-500mL,平均138mL。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是患者疾病获得治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前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在单孔胸腔镜肺上叶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6年6月-2017年1月应用单孔胸腔镜技术行肺上叶癌根治手术的患者20例,对比该科室同期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上叶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第7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单孔胸腔镜组(支气管前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在疼痛评分方面较单操作孔胸腔镜组(支气管后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低,在肿瘤大小方面较单操作孔胸腔镜组(支气管后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小,在手术时间方面较单操作孔胸腔镜组(支气管后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短。两组患者均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均无出血、肺不张、胸腔包裹性积液和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患者影像学复查无复发、转移情况。结论经支气管前方清扫隆突下淋巴结是一个可行的手术方案,在手术质量及安全性上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21例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护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患者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术后生命体征、疼痛、胸腔闭式引流管、并发症、住院时间,分析其术后护理特点。结果患者术后疼痛轻,术后第2~3天下床活动,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2.1±1.3)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2±3.2)d。全部患者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患者疼痛轻、恢复快,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利于防止术后并发症,加快康复、早期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样本量均为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24h内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失血量、术后引流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术后24h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式在肺叶切除中的应用,可在减少患者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基础上,提升手术预后安全性及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11月我院9例患者施行全胸腔镜下支气管成形术的手术及护理配合过程。结果:9例患者手术在医护的共同努力及配合下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术中严重并发症、中转开胸情况。手术时间平均(2.53±1.92)h,出血量平均(110±80)ml,术后平均住院(11.31±1.42)d。结论: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要求更高的胸外科技术及腔镜操作技术,手术护理配合也愈显重要,掌握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的步骤、方法及配合,是保证护理质量、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单孔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后的围术期状况及远期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1月该科同一术者收治的行VATS的1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孔VATS治疗肺癌52例(单孔组),同期三孔法VATS手术89例(三孔组),统计并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胸腔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单孔组与三孔组相比,两组在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引流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96.1±19.6)和(162.7±1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3±13.6)和(176.5±1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5±1.7)和(9.2±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单孔VATS能够达到三孔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虽然手术时间增加,但能避免多余切口对胸壁肌肉、肋间神经或血管的损伤,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和多孔胸腔镜手术(multiportal VATS,mVATS)切除右上肺叶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效果.方法: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手术与全胸腔镜手术在小儿纵膈肿瘤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武汉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46例纵膈肿瘤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2组,A组为全胸腔镜手术组,共29例患儿;B组为单操作孔手术组,共17例患儿,2组患儿年龄、体质量、肿瘤大小、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4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中转开胸2例,B组无中转开胸,术后5例带气管插管回ICU。A组平均手术时间(69.35±8.24)min,较B组平均手术时间[(72.80±6.28)min]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2组间比较[(21.47±6.85)ml vs(27.52±4.1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平均胸腔引流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较B组略长,分别为(5.46±1.72)d vs (4.68±1.39)d,(6.93±1.34)d vs(5.92±1.67)d。2组患儿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恢复顺利。 结论与全胸腔镜手术相比,单操作孔手术治疗小儿纵隔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耗时较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传统肺叶切除术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实行全胸腔镜下及传统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共为176例,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95例,传统肺叶切除术81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疼痛、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等有无差异。【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较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相比,VATS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均无死亡。【结论】VATS行肺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一孔法"胸腔镜胸2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手汗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一孔法"胸腔镜胸2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5月~2004年9月,17例手汗症患者在全麻双腔插管下行双侧胸腔镜胸2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术毕排出胸腔残余气体,不置胸腔引流管.结果术后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双侧手术时间39min,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无病例复发.结论"一孔法"腔镜胸2交感神经节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汗症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