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珍珠暗疮胶囊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面部寻常痤疮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4例,分别用复方珍珠暗疮胶囊联合胶原贴治疗(治疗组)和复方珍珠暗疮胶囊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57%,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57.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珍珠暗疮胶囊联合胶原贴治疗寻常痤疮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痤疮俗称青春痘,为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腺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性结节等.  相似文献   

4.
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风刺"等,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引起的,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男女,是青春期和成人期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疾患,临床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表现为黑头粉刺,散在发生针尖或米粒大小皮疹为特点,能挤出粉楂样物,严重时小丘疹可继发脓疮或结节.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87例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清肺胃之热,辅以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佐以解毒。在清肺饮和清胃散基础上加减制成胶囊(称复方痤疮胶囊),共观察260例,用复方痤疮胶囊内服加用痤疮王治疗者87例,用罗红霉素内服加用痤疮王86例,单纯用复方疮痤胶囊87例.三者进行疗程疗效,治愈显效和总效率观察,结果显示,口服复方痤疮胶囊加用症疮王外用效果略好,但三者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中医外人治优于西药的单一治疗,同时提示全身治疗需与局部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 ,好发于面部 ,临床症状以脓疮、毛囊性丘疹及粉刺为主。近年来 ,由于周围环境和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女性30岁左右痤疮患者有增多的趋势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倒膜面膜术 ,集按摩、药物及理疗为一体 ,对 36例面部痤疮患者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6例痤疮均为美容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5例 (占 1 2 .78% ) ,女性 31例(占 87.2 2 % )。1 .2 治疗方法①取适量洗面奶 ,彻底清洗面部的油脂及灰尘 ,同时开启离子喷雾机 ,以利于疏通毛囊皮脂腺的通道。②用痤疮针…  相似文献   

7.
赵明  张永丽  司亚庆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66-1366
寻常痤疮是青年人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不一。我科采用三蕊胶囊联合必麦森治疗寻常痤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8例均为门诊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符合寻常痤疮的诊断。男22例,女36例,年龄15~36岁,平均19.5岁,病程2月至6  相似文献   

8.
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又称"青春痘", 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好发于面部及前胸、后背,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或结节, 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溢出。  相似文献   

9.
痤疮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 ,好发于青春期。有报道[1] 痤疮与毛囊皮脂腺单位雄激素受体 (AR)水平升高或雌激素受体 (ER)和AR之间比例失调 ,或与AR对正常血清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有关。痤疮虽然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但影响人的外貌 ,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目前治疗痤疮药物很多 ,现就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1 抗生素治疗痤疮患者致病因素中 ,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 ,而痤疮丙酸杆菌则是主要致病细菌[2 ] 。毛囊皮脂腺单位中有多种微生物存在 ,有痤疮丙酸杆菌、贪婪丙酸杆菌和颗粒丙酸杆菌以及球菌属…  相似文献   

10.
<正>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临床上以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等为特征[1]。按皮损严重程度分级,囊肿型痤疮属于中、重度(Ⅲ级、Ⅳ级)毁容性皮损,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急躁、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西医认为本病主要与激素水平紊乱、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因素相关,治疗上常采用抗生素、维甲酸类、雄性激素拮抗剂等药物联合[2],但不良反应较大且病情容易反复。  相似文献   

11.
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中青春期内分泌的变化与痤疮的发病有关一直被大家所公认。但是近年来,临床上发现年龄>30岁的女性痤疮患者明显增多,且多为新近发病而无痤疮既往史者。为探索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我们对此类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了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 )、黄体酮(P)和泌乳素(PRL)水平的测定,并与同年龄组无痤疮正常女性作比较。现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病例组共4 8例,均为我科门诊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年龄30~…  相似文献   

12.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引起痤疮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皮脂腺快速发育和皮脂过量分泌,而皮脂腺的发育是直接受雄激素支配的。进入青春期后,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快速升高,因而青年最常患本病,每易反复发作,且较顽固。笔者近年来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裸花紫珠胶囊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取298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裸花紫珠胶囊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组(治疗组)143例和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组(对照组)155例,2组均给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裸花紫珠胶囊,4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81.3%,2组比较,P<0.05.结论 裸花紫珠胶囊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可显著减轻炎性丘疹、疼痛,抑制脓疱形成及色素沉着,防止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4.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粉刺"、"青春痘".本病原因复杂,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内分泌、皮脂和微生物感染有关.痤疮极为常见,多见于青春期,男多于女,病程缓慢,30岁以后可减轻或自愈.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自2008年4月至2009年2月采用维胺酯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34例,并以痤疮平软膏治疗30多例为对照组,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致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多见于青春期男女,主要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形成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损害,易反复发作。笔者运用清热痤消胶囊治疗青春期痤疮1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痤胶囊对兔耳痤疮模型毛囊皮脂腺导管的抗角化作用及对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消痤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清热暗疮丸组、模型实验组、正常对照组,采用Kligman法建立兔耳痤疮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饲消痤胶囊、清热暗疮丸和纯净水2周。通过肉眼和镜下病检观察皮损的角化情况,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T、E2含量。结果消痤胶囊各剂量组和清热暗疮丸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兔耳痤疮模型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对血清T的含量有降低作用、对血清E2含量有升高作用,并呈量效关系。结论消痤胶囊可改善兔耳痤疮模型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对兔耳实验性痤疮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痤疮乃发生于头面、颈项、胸背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临床常见虚实寒热夹杂之证,不离营卫失调、气血失和,以"郁"为核心。经云"有诸内必形诸外",笔者禀着"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立足气一元论,采用六经辨证,以《黄帝内经》中治疗五郁之法为治疗原则,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寻常痤疮为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四环素是治疗寻常痤疮的常用药物之一。美他环素是四环素类抗生素 ,对某些四环素耐药的菌株仍敏感 ,选用美他环素作为对照组。用丹参酮胶囊作为治疗组观察 5 7例寻常痤疮患者 ,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5 7例均为门诊诊断为寻常痤疮的患者。进入治疗前 4周未用任何其他药物 ,中断治疗者除外。 5 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和对照组 2 1例。治疗组男性 11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12~ 35岁 ,平均年龄 (17.36± 6.0 2 )岁 ;对照组男性 6例 ,女性 15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9.
痤疮与雄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性激素分泌异常及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内微生物、炎症及免疫反应等均参与痤疮的发病过程.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Hamiltion第一次提出"男性激素样物质"参与了痤疮的发病以来,雄激素与痤疮的关系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至今已有大量有关报道,但各家研究结果不一.本文就二者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内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免疫学以及饮食、情绪、药物等。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寻常性、丘疹性、脓疱性、硬结性、囊肿性、萎缩性、聚合性、坏死性和新生儿痤疮等。根据轻重可分为1~4度。其中寻常性痤疮属于轻度,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