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监狱、劳教所和看守所羁押、收教人员是艾滋病高危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1]。世界上一些国家监狱的HIV感染率高于外界社会。如法国的监狱中犯人HIV的感染率是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2000年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新凤  赵煜君  石林 《疾病监测》2002,17(6):207-209
根据全国哨点监测统一方案调查采样 ,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共发现HIV感染者 5例 ,是前 5年的 2.5倍 ,吸毒人群HIV感染率 0.98%,静注毒品者感染率为 8.0 %。吸毒人群梅毒阳性率 15.2 %,其中女性阳性率 41.1%。结果表明 ,甘肃省HIV感染率明显上升 ,并且吸毒人群中存在经性传播HI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1].艾滋病在我国正处于发病高峰,传播趋势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2].随着HIV感染人数的急剧增长,孕产妇感染HIV的几率随着增加,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的数据显示,孕妇感染率从1997年未检测到上升到2004年的0.26%.产科医务人员,特别是助产士在工作中接触孕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在医疗环境中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3].国外研究显示,在最具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分娩室排在第二位[4].现将助产士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预防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辽宁省监狱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感染状况 。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5所监狱在押犯人4372人,干警353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结果监狱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8.37%,其中犯人8.66%、干警5.10%。5所监狱人群中HBsAg携带率均接近或低于辽宁省正常人群,统计学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sup2/sup=0.81,IP/I>0.05)。犯人间各年龄组HBsA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干警间HBsAg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sup2/sup=44.85,IP/I< 0.05)。犯人,干警男、女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sAg、乙肝病毒e抗原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均为阳性的87人,其中犯人8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11%,干警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0.79%。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监狱在押犯人HBsAg阳性率与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的感染状况,探讨新形势下保证血液安全的招募对策。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采供血机构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195 890人份。抗-HIV采用ELISA初筛检测,反应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街头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29.34/10万,集体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8.41/10万,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街头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22.23/10万、15.46/10万、16.15/10万、36.37/10万、55.50/10万,2008年以来街头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均为0.00/10万,2011年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31.61/10万,呈现明显增长;2011年集体与街头献血人群HIV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街头人群比集体献血人群具有更高的HIV感染率,加强集体献血人群招募可以有效保障血液安全。但2011年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同样呈现明显增长,未来集体献血人群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戒毒劳教所女性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的流行情况及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劳教所120名女性吸毒人员进行了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共检出HIV感染者40例。HIV感染率为33.3%。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静脉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有静脉注射毒品史者HIV感染率为40.8%(39/98),无静脉注射史者为4.5%(1/22)。昆明吸毒人群中共用注射器现象十分严重。占75.6%。结论昆明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流行的危险性很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吸毒者、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和性病门诊就诊者三类艾滋病主要高危人群的监测,摸清其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戒毒所、收教所和医疗机构采集样本,进行HIV监测,并通过问卷调查有关行为因素.结果 449例吸毒者HIV感染率为2.00%,梅毒感染率为2.44%,66.36%的人注射毒品,有16.48%的人有性乱行为,注射毒品者中21.14%的人共用注射器;449例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中共检出2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0.45%,51.00%的人从不使用或有时使用安全套;8826例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检出21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0.24%,性病感染率为43.27%,55.90%的人有非婚性伴.结论 三类高危人群均存在感染HIV的诸多危险因素,应加大综合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广西柳城县艾滋病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RPR)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吸毒人群疾病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艾滋病哨点人群2011-2015年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男性感染人数多于女性,男女感染人数比例为1∶0.072;2011-2015年各年度感染人数基本一致,男性感染人数是女性的10倍;20~49岁感染人数最多,占感染总人数的93.66%(1 197/1 298);HIV与HCV感染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RPR感染人数各年度大致相同;HIV感染患者中20~岁年龄组HIV感染率低于30~岁、40~岁年龄组,30~岁年龄组感染率低于40~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V感染患者中20~岁年龄组HCV感染率均低于30~岁、40~岁、50~岁年龄组,且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PR感染患者中,20~岁年龄组RPR感染率均低于30~岁、40~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吸毒人群检测及行为干预,降低艾滋病危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是遏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在吸毒人群、男性性病门诊人群(MSP)和男男同性人群(MSM)中的感染情况,为制定不同人群的防控策略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3类人群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步抗体检测,HIV抗体阳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梅毒抗体阳性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HCV阳性者再进行复检确认,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珠海市吸毒人群、MSP人群、MSM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为0.61%、1.50%、5.97%;HCV阳性率分别为70.45%、0.25%、1.49%;TP阳性率分别为4.66%、22.50%、15.42%,感染率为2.63%、16.25%、9.95%。吸毒人群HCV感染明显高于其他人群,MSM人群HIV感染率则明显高于其他2类人群,3类人群中梅毒感染率均高于健康人群,各人群中,梅毒以隐性感染为主。结论 3类男性人群均为HIV和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HCV感染以静脉吸毒人群为主,传染病防控应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人们对HIV、TP和HCV等疾病的认知水平,防止传染病在高危人群中传播以及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区吸毒人群HCV和HIV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现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吸毒人群抗-HCV及抗HIV。结果吸毒人群HCV感染率,远远高于HIV感染率。静脉吸毒者HCV感染率也显著高于非静脉吸毒者。结论吸毒人群是多种病毒的重要传染源,其HCV的高感染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管理,防止HCV在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王曼  李雷  陈楚莹  陈建海  孙映梅  汪涛 《疾病监测》2015,30(10):834-837
目的 获得广东省中山市吸毒人群2010-2014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率变化趋势和新发感染率,评估吸毒人群HIV流行形势。方法 利用2010-2014年中山市强制戒毒所(戒毒所)全员HIV监测和哨点监测数据分析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采用Spectrum/EPP 模型、首次检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及开放性队列,三种方法估计2010-2014年吸毒人群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0-2014年,戒毒所全员监测HIV感染率分别为2.88%(52/1804)、3.33%(64/1920)、3.51%(62/1764)、3.40%(94/2765)和3.94%(86/2183),不同年份间HI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44,P=0.49)。2010-2014年哨点监测,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5.13%(12/234)、6.36%(18/283)、4.26%(12/282)、4.94%(12/243)和4.93%(10/20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6,P=0.85);非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1.81%(3/166)、1.13%(2/177)、 0.78%(1/129)、0.60%(1/166)和0.00%(0/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35,P=0.36)。2010-2014年新发感染率Spectrum/EPP 模型估计结果维持在0.23%左右;首次检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估计最近一年新发感染率分别为0.28%、0.16%、0.29%、0.11%和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3,P=0.43);1971例重复检测者组成的开发性队列,合计随访4473人年,4例出现HIV抗体阳转,HIV阳转率为0.09/100人年(95%CI:0.01~0.18/100人年)。结论 2010-2014年,中山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维持在5%以下,新发感染率维持在0.3%以下,处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婚男男性接触者婚姻状况与性行为特征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卉  吴尊友 《疾病监测》2010,25(8):651-654
男男性接触人群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中国该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正快速上升。同时,中国此人群在婚比例较高,婚后其可能同时与异性和同性发生性行为,从而使得自己、妻子和性伙伴均处于感染HIV/STD的危险中,并可能产生不同人群间的交叉感染和疫情蔓延扩散。本文复习近年来针对该人群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对其人口学特征、婚姻基本状况、性行为特征、HIV感染情况等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庆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近几年HIV流行状况及相关性行为和检测史的变化情况。方法 2010-2013年每年通过社会组织的积极动员,以滚雪球以及网络招募的方式招募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所获得资料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3年,调查对象中30岁以下结婚比例很低,均不足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最近6个月发生肛交行为比例较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不足50%。高年龄组HIV及梅毒感染率均较高,18~24岁年龄组HIV感染率从2010年的11.4%增长到2013年的17.6%,30~34岁年龄组HIV感染率从2010年的10.5%增长到2013年的26.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近6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情况、HIV检测史及梅毒感染状况是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论尽管重庆市MSM人群知识知晓率较高,开展了安全套促进、推进HIV检测服务,梅毒感染率也有所下降,但艾滋病HIV感染率却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加强感染者管理,及时尽早进行治疗,以及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寻求更有效的干预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由于来自社会、家庭、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自杀率是非AIDS病人的26倍[1]。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74万(56万~92万),女性占30.5%,全人群感染率为0.057%(0.042%~0.071%),其中AIDS病人10.5万(9.7万~11.2万)[2]。中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8年-2015年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美沙酮治疗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江市入组美沙酮门诊受治疗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和定期随访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1月-2015年12月年入组治疗1704例,其中HIV、HC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23.36%、53.17%、1.47%。HIV+HCV合并感染比较常见,阳性率达9.68%(165/1704),HIV+梅毒、HCV+梅毒、HIV+HCV+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47%(25/1704)、0.70%(12/1704)、0.70%(12/1704)。阳江市美沙酮门诊治疗者HIV、HCV感染率较高,且HCV感染率明显高于HIV感染率。结论应对该人群开展多种疾病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持续开展对该人群HIV、HCV和梅毒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华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分布特征,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理2014年1月—2019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MSM人群HIV感染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搜集2316例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为5.91%。经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无性行为保护措施、吸毒、合并梅毒感染为MSM人群HIV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深圳市龙华区MSM人群HIV感染情况不容乐观,年龄大、无性行为保护措施、吸毒、合并梅毒感染为MSM人群HIV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邢台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血液安全。方法对2001-2013年邢台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筛查中发现的HIV确证阳性献血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邢台市2001-2013年无偿献血人群抗-HIV检测确证阳性25例,平均阳性率为0.004 81%。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2,P<0.05),总体呈现递增趋势。结论邢台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呈逐年增长态势,应加强宣传并制定更加完善的防控措施和人群筛选策略,以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东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广东省东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数量.方法 以东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登记的吸毒人数为基础,对戒毒所内的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易乘数法、捕获一标记-再捕获法对东莞市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根据2004-2006年东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监测结果推算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的数量.结果 东莞市吸毒人群数量范围为34 698~49 175人,吸毒人群规模为在册登记数的1.78~2.52倍,是2006年东莞市戒毒所强制戒毒人数的9.61~13.63倍.3年中东莞市强制戒毒所监测到的吸毒人群HIV年均感染率5.12%,据此推算东莞市吸毒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数量范围为1777~2518人.结论 各地可根据本地流动人口状况、吸毒的严重性、戒毒力度等综合情况,参考相应的倍数乘以当地吸毒者在册登记数或上一年戒毒所戒毒人数,估计当地的吸毒人群规模并以此为基础估计当地吸毒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范奕  罗雅凌  余伟  孙静 《疾病监测》2009,24(11):825-826
目的了解江西省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动态变化。 方法根据全国哨点监测方案要求,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吸毒人群进行监测。选择2005-2008年江西省国家级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监测吸毒人群3346例;被监测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感染率中位数分别为1.00%、0.43%、0.20%、0.20%。监测到HIV阳性的哨点数量、被监测的吸毒人群注射毒品和共针的比例、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江西省针对吸毒人群开展的艾滋病防制工作取得成效,但仍需继续监测并加大干预力度,控制和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流行。  相似文献   

20.
泉州市2000~2003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奕民  龚苍涛 《疾病监测》2005,20(4):183-185
目的了解泉州市吸毒人员流行病分布、HIV感染率和梅毒阳性率。方法采用2次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检测血清中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采用1次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结果4年来共检测吸毒者1252名,共检出HIV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0.80%,梅毒阳性114例,阳性就绪9.11%。结论全市吸毒人群未发现HIV感染者,但存在传播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做好吸毒人群的干预,提高吸毒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要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吸毒人群管理,增强青少年的自我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