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究足浴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该项研究,随机将患者分别归入研究组(41例)、对照组(41例),均为患者运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增加足浴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前,两组SCV、MCV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CV、MCV均高于对照组,且相比护理前,两组指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4.88%,对照组为19.5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浴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足浴护理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与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足浴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神经传导速度(SCV)、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增加足浴护理后,患者MCV、SCV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VAS评分显示,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4%,对照组则为3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增加足浴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MCV与SCV的传导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DM)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实施足浴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因糖尿病导致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52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26例仅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剩余在此基础上辅助实施足浴护理的2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病患护理前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92.31%与对照组的76.9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M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辅助足浴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病患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结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足浴护理,以此评价足浴护理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患者例数涉及100例,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个小组患者例数涉及5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足浴护理。对组间的中医证候积分、胫神经传导速度(MCV、SCV)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而言,其中医证候积分(16.02±2.33分)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胫神经传导速度[MCV:(55.13±2.56)m/s、SCV:(52.32±2.12)m/s]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MCV、SCV分别:(23.36±2.87)分、(47.56±2.97)m/s、(44.16±2.5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4.00%)与对照组(16.00%)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足浴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促进了胫神经传导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配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中药足浴治疗,治疗组予舒适护理配合中药足浴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配合中药足浴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改善其神经感觉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藤二草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压以及改善循环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口服甲钴胺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三藤二草汤足浴,2组均连续用药6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藤二草汤足浴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焦生福  薛淑萍 《新中医》2019,51(4):159-162
目的:观察采用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1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较治疗前提高(P 0.05),研究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T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1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药物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足部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在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方法择选该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74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开展课题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下肢胫后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部护理干预应用于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和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观察对象均来自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和中药足浴治疗.B组(对照组)只做糖尿病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8.3%,对照组总有效率57.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 论 中药足浴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方法,将96例符合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足三里、血海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弥可保肌肉注射,两组共治疗28天,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14天和28天时,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第14天和第28天时,周围神经病变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但第14天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在第14天及28天时,周围神经病变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腓总神经MNCV与腓肠神经SNCV均较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腓肠神经SNCV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但两组腓总神经M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0.9%,对照组总有效率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穴位注射比单纯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更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提高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控制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药特色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药特色护理,即应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中药贴敷。干预3周后,运用多伦多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症候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四肢疼痛、四肢发凉、肢软无力、感觉减退、肢软麻木、肌肉萎缩等临床症候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医药特色护理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足浴方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足浴方泡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 8%,对照组为79. 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足浴方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邵氏针灸组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给予邵氏针灸组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血糖、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正中神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和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邵氏针灸组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通活血乳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神经症状、体征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有效率为64.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80例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SCC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TSCC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代继红 《光明中医》2012,27(4):694-696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护理中的疗效。方法观察对象均来自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和中药足浴治疗。B组(对照组)只做糖尿病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3%,对照组总有效率57.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足浴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配合中药足浴对于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后比较其临床疗效。优质组患者接受中医足浴配合舒适护理,常规组患者仅接受中医足浴治疗。结果 (1)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优质组患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治疗有效率:优质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87%,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配合中药足浴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感觉传导,提升临床疗效,建议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蚁淳  陈佩仪 《河南中医》2014,(12):2366-2367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令给予温水浴足,实验组给予中药水煎剂足浴。结果:实验组正中神经和腓神经深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新中医》2016,(1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甲钴胺与中药足浴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腓总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积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加快,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在辨证施膳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前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辨证施膳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