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选择自制稀释静脉用钆喷酸葡胺溶液作为低场磁共振MRCP口服胃肠道阴性对比剂,以提高低场MRCP图像质量。方法用自制稀释钆-喷酸葡胺溶液作为口服用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完成上腹部常规扫描后,行MRCP扫描,患者在口服对比剂前、后进行两组扫描。结果口服对比剂前胃十二指肠内液体与胰胆管同时显影,对胰胆管观察产生明显影响。口服对比剂后胃与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基本被抑制,MRCP图像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口服自制稀释钆喷酸葡胺溶液可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明显改善低场磁共振MRCP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含钆对比剂(钆喷酸葡胺、钆特酸葡胺、钆特醇、钆双胺、钆贝葡胺和钆布醇)的临床综合价值,以期为医院临床诊断合理用药和目录准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首先,根据《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通过文献复习、专家调研和专家论证会构建核磁共振增强扫描诊断用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次,采用系统文献综述、Meta分析及其他相关数据资料分析的方法,根据指标体系对6种含钆对比剂的各维度、各指标进行定性、定量整合分析。最后,开发定量临床综合评价工具,根据评价药品各维度临床综合评价证据进行评分,结合指标体系权重计算得到各含钆对比剂的综合评分。结果钆喷酸葡胺得分最高(81.98分),其后依次为钆布醇(76.06分)、钆特醇(60.39分)、钆特酸葡胺(59.51分)、钆贝葡胺(56.60分)和钆双胺(46.34分)。结论钆喷酸葡胺的临床综合价值高于钆布醇、钆特醇、钆特酸葡胺、钆贝葡胺和钆双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TA)在冠心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0月某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1周内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诊断为金标准,记录CT影像表现,统计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以CAG检查为金标准,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对冠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70例患者经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以CAG检查为金标准,螺旋CTA图像表现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44支,中度54支,重度40支,正常105支;CAG检查冠状动脉轻度狭窄39支,中度62支,重度46支,正常106支。螺旋CTA图像显示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数量多于CAG检查数量,中度、重度狭窄少于CAG检查;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敏感性为87.18%,特异性为97.06%。结论:冠心病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为冠心病临床筛查、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向光芳  曾平  姜宁 《中国药业》2012,21(5):40-41
目的 探讨钆喷酸葡胺对比剂的不良反应,以利其安全使用.方法 对医院1500例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对比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类分析,观察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置过程.结果 发生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0%;其中轻度不良反应11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结论 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严重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可危急生命,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钆喷酸葡胺在头部伽玛刀放疗患者行磁共振增强定位时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报道2例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致误吸及抢救经过。结果钆喷酸葡胺存在不良反应,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导致误吸。结论钆喷酸葡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但其在头部伽玛刀放疗患者行磁共振增强定位时有误吸现象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且应做好用药前的告知、预防误吸训练及用药中的急救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刘松岩  战心  徐辉  李连茂 《中国药房》2011,(20):1899-1900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钆喷酸葡胺对比剂。方法:观察我院3657例按0.2~0.4mL·kg-1剂量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657例中共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18%,其中轻度过敏反应5例、中度过敏反应1例、非过敏反应2例,未见重度过敏反应和死亡病例。结论:钆喷酸葡胺作为静脉注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比较安全,但也应引起重视,细心观察,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6,(1):118-120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为钆喷酸葡胺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搜索2000年—2014年发表的有关钆喷酸葡胺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分析其不良反应的特点。结果:钆喷酸葡胺致不良反应病例189例,发生非过敏反应病例为39例(20.64%)、轻度过敏反应病例为100例(52.91%)、中度过敏反应病例为30例(15.87%)和重度过敏性反应病例为20例(10.58%),其中死亡病例为6例(3.17%)。结论:钆喷酸葡胺存在严重过敏反应以及致病亡的风险,应及早做好使用前不良反应的预案及提高医技科室应急抢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钆喷酸葡胺( Gd-DTPA)临床主要作为核磁共振成像时顺磁性对比剂,可以增强显影效果,且少有过敏等不良反应,因而在临床检查中使用较为普遍。2013年8月11日,我科首次发生1例行磁共振强化检查时使用钆喷酸葡胺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经治疗患者基本痊愈,现将抢救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钆喷酸葡胺临床主要用作核磁共振成像时的顺磁性对比剂,可以增强显影效果,且少有过敏等不良反应,因而在临床检查中使用较为普遍,鲜见过敏的报道。2013—08—11,本科首次发生1例行磁共振强化检查时使用钆喷酸葡胺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经治疗患者基本痊愈,现将抢救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钆喷酸葡胺(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磁共振成像(MRI)的造影剂。无机钆盐是有毒的,可产生急性抗凝血作用,也会造成患者嗜睡和呼吸抑制,但是有机钆螯合物在临床上用于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其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很少。由于螯合的保护作用,静脉内注射钆喷酸葡胺造影剂所产生的毒性比无机钆盐低20倍。但国内仍有钆喷酸葡胺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患者死亡的报道~([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由钆喷酸葡胺引起脑病的罕见不良反应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钆喷酸葡胺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药代动力学。方法应用ICP发射光谱分析法定量测定了钆喷酸葡胺及其脂质体在小鼠心、肝、脾、肺、肾及血中的钆浓度。结果钆喷酸葡胺及其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时程变化符合二室模型。钆喷酸葡胺脂质体保持了相对较高的血药浓度 ,并且在肝脾中的分布明显增加。结论钆喷酸葡胺脂质体具有肝脾靶向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钆双胺与钆喷酸葡胺在磁共振成像前列腺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84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观察组患者给予钆双胺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患者的扫描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动态强化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胺与钆喷酸葡胺在磁共振成像前列腺动态增强扫描中均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钆喷酸葡胺(Gd-DTPA)注射液主要成份为二乙三胺五醋酸钆双葡甲胺。是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顺磁性造影剂,进入体内后能缩短组织中质子的T1及T2驰豫时间,从而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在中枢神经(脑及脊髓)、腹、胸、盆腔、四肢等人体脏器和组织的磁共振成像及肾功能评估中取得了满意的对比效果,增强了图像的清晰度,在MRI检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常认为MRI显像钆对比剂比CT显像中应用的碘对比剂拥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随着临床中MRI检查逐渐增多,钆对比剂的普遍应  相似文献   

14.
左应琳  刘丽  李文华 《中南药学》2013,(10):799-800
随着核磁共振检查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钆喷酸葡胺作为磁共振检查必不可少的一种顺磁性对比剂,因其对比效果好,频繁的应用于核磁共振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MRI增强检查中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实施药学监护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0例MRI增强检查中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诱发因素、一般表现、治疗结果及进行药学监护的情况,以促使钆喷酸葡胺的安全合理使用.结果 不良反应共6例(约占1.00%),过敏性反应发生率为0.83%:其中迟发型血栓性静脉炎1例;对磺胺过敏1例;对青霉素过敏1例;有哮喘病史者1例;碘过敏试验阳性1例,有轻微呕吐、心慌不良反应.非过敏性反应1例.结论HT6K 临床药师应深入临床,发挥药学专长,加强药学监护,参与MRI增强检查中发生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治疗方案的制定,这对于钆喷酸葡胺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不良反应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MR对比剂在肝脏病变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肝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MR增强扫描。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A组的对比剂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GD-DTPA-BMA(钆双胺),B组选用离子型对比剂GD-DTPA(钆喷酸葡胺),比较两组患者的增强扫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扫描图像良好率、总有效率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注射对比剂前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结果显示两组的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在增强扫描过程中及扫描后均未出现任何不适感。结论在MR增强扫描中应用钆双胺和钆喷酸葡胺均能获得良好的增强效果,但钆双胺的黏滞度更小,更便于控制注药速度和时间,其应用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赵春龙  殷少龙  冯庆韬 《河北医药》2009,31(17):2258-2260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及不同渗透压对比剂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成像的影响,以期找到最佳的对比剂给药方案。方法2007年5月至2007年12月对50例临床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增强扫描,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比剂浓度为320mgI/ml.共15例;B组对比剂浓度为350mgI/ml,共20例;C组对比剂浓度为370mgI/ml,共15例。使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增强对比效果及显示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3组不同浓度对比剂在图像增强效果和冠脉显示情况方面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mgI/ml浓度的等渗对比剂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成像能更好地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付泽鸿  赵章建  罗瑛 《中国药师》2011,14(9):1322-1323
目的:比较两种对比剂在磁共振成像(MRI)前列腺动态增强扫描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7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用钆双胺增强扫描;对照组38例采用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两组的扫描参数相同。评价增强扫描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动态强化效果和安全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对比剂均可达到满意的增强效果,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目前应用的标准化临床指标(包括:平板运动实验、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月同时行运动平板实验、64排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44例,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对比运动平板试验和64排冠状动脉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TET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1.54%、特异性为33.33%、阳性预测值为50%和阴性预测值为37.50%;64-S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65%,特异性为55.55%,阳性预测值为73.33%,阴性预测值为71.42%。结论在无创诊断冠心病方面64排螺旋CT优于运动平板试验,临床上64排螺旋CT可做为一种筛查冠心病的更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冠心病采用胸部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联合颈动脉彩超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开展颈动脉彩超、胸部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胸部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颈动脉彩超、胸部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联合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