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从纳米纤维素的物理化学性能出发概述了纤维素纳米基柔性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优势,重点介绍了纤维素纳米基柔性材料在电极、隔膜和电解质以及超级电容器等储能器件中的前沿研究,展示了材料复配、化学改性、工艺改进等对电子器件电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改进;同时介绍了纤维素纳米基柔性材料在传感器中的最新应用,对应变、湿度和pH具有响应的弹性体、气凝胶和膜材料的开发,以及传感灵敏度、耐环境性和相容性等的改善。最后展望了纤维素纳米基柔性材料的发展前景并总结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对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应用需求为目的对纳米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设计合成是当前纳米材料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磁性中空纳米结构及一维磁纳米结构在生物医学、催化、电子、信息以及纳米器件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有关其制备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倍受科学家们的关注.本论文主要以实现磁纳米结构的生物医学应用功能为目的,设计材料的结构并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化学方法来实现磁纳米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可控制备,为促进其应用提供良好的材料基础,同时初步探索磁性纳米材料在靶向药物释放方面的应用.论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3.
纳米结构材料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文从微观结构、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纳米结构材料,特别是纳米陶瓷材料,并总结了纳米结构材料当前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由于纳米结构材料具有与传统材料不同的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继续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的独特物理效应,使纳米材料的荧光性能与纳米颗粒的结构、尺寸和形貌等微观特征密切相关,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本论文以纳米荧光材料的可控制备技术作为研究重点,结合当前的应用发展趋势,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制备了几种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特征的新型纳米荧光及其复合材料,探索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新的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主要工作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效溶液法小分子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分子化合物CDBP[4,4'-bis(carbazo1.9-yl)-9,9-dimethyl-fluorene]为主体材料,Ir(pppy)3[tris(5-phenyl-10,10-dimethyl-4-aza—tficycloundeca-2,4,6-triene)Iridium(Ⅲ)]为磷光客体材料,采用溶液法和真空蒸镀法相结合的制备工艺,制作了小分子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表明,通过器件结构的优化,Ir(pppy)3(重量百分比为2)掺杂的多层绿光电致发光器件效率达22.0cd/A,最大亮度达到26600cd/m^2,这一结果可与当今基于真空蒸镀的小分子或基于溶液法的高分子磷光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相媲美.本工作为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成本,扩展溶液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中材料的选择范围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橡塑化工时代》2006,18(5):25-25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以CuTCNQ为原料,控制合成了不同尺度的CuTCNQ单晶材料,并利用其纳米单晶构筑了三维结构,这一研究结果为有机单晶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三维结构的构筑开拓了新的思路。同时,他们在有机单晶纳米带的控制合成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合作,以CuPc这种经典的有机半导体为原料,合成了CuPc的单晶纳米带。并以单根的CaPe纳米带为半导体,制作了高性能的晶体管。这一结果为有机单晶纳米器件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纳米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介绍了最近几年国内外其制备方法的研究.从水泥水化的微观机理、水化热、硬化水泥浆体结构与性能三方面,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并展望了纳米二氧化硅应用于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硅酸盐通报》2008,27(2):402
目前,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发展具有高性能的纳米功能材料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首要任务。双金属氧化物是一大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在气敏传感器、功能器件等领域具有很多重要的用途。然而,常规制备双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如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等,需要较高的煅烧温度,不利于获得具有纳米结构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纳米碳管,具体地说是一种制各碳纤维和纳米碳管的方法。它采用氢为载气、乙炔为碳源、泡沫镍为催化剂,在加碳源的同时加入含硫生长促进剂,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制备出纳米碳管、纳米碳纤维或螺旋形碳纤维。本发明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产量及纯度高,本发明可应用于结构增强、微电子器件、吸波材料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炭素技术》2012,(3):13
炭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而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材料科学工作者围绕新型纳米炭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等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中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