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离线气相色谱仪在天然气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使用离线气相色谱仪对中亚管输天然气中的硫化物和组分的检测,测定其硫化氢、羰基硫、甲硫醇、乙硫醇等硫化物的质量含量,以及二氧化碳、氮气和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烷烃的体积含量,并对中亚管输天然气2014年全年气质进行分析以评定中亚管输天然气的品质优劣,确定其满足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一类气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气雾及喷雾类化妆品中苯的分布情况和含量水平,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对135批化妆品中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38批样品中检出苯,其中气雾类样品35批,除1批美国进口样品外,其余样品含量均低于2.0μg/g;苯可能来源为石油化工类产品如液化石油气等引入。鉴于喷雾类化妆品的吸入风险,有必要关注其含有的健康危害成分。建议监管部门尽快开展安全评估研究,制定合理限值,以确保化妆品安全生产及使用。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药检定 (管理 )所 (站 ) :为严格履行和落实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议 ,国家环境保护局等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气雾剂行业禁止限制使用氯氟化碳类物质的通告》(环控 [1997]36 6号 )规定 :“自 1998年 1月 1日起 ,对使用氯氟化碳作为推进剂生产的气雾剂产品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不予办理产品登记。”2 0 0 1年 ,农业部发布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也明确规定“氯氟化碳类物质不能作为气雾剂的推进剂使用”。为加强卫生杀虫气雾剂产品的登记管理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停止受理使用氯氟化碳类物质作推进…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市售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使用现状,监测并评估该类产品的相关安全风险,采用市场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86批市售烫发类及脱毛类化妆品。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检测方法,测定其中巯基乙酸的含量,结合产品的配方标示进行统计分析。检测结果均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限量规定,86批样品中75批样品配方标示含有巯基乙酸,结果有5批样品未检出巯基乙酸,与配方标示不符;11批配方中未标示含有巯基乙酸的样品有3批检出含有巯基乙酸,与配方标示不符。实际检出结果与配方标示不符合率为9.3%。巯基乙酸在烫发、脱毛产品中使用频率较高,部分样品中巯基乙酸的含量接近2015版规范规定的含量限值,在使用中应引起关注,实际产品检出结果与配方标示不符的情况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种适合生产单组分泡沫,也可作为气雾剂推进剂使用的新型发泡剂。该产品在2007年开发出来以后即获得欧盟允许.可以向欧盟少量出口。这种被称为HFO-1234ze的氢氟烯烃类发泡剂,臭氧损耗潜能为零,能够满足欧盟法规“减少使用高全球变暖潜能(GWP)物质”的要求。这是该公司开发的第4代技术.能够在单组分泡沫及气雾剂用途直接替代氢氟碳R—134a。  相似文献   

6.
郭建波 《大氮肥》2023,(3):176-179+198
为进一步丰富装置原料结构,在乙烯裂解装置新增丁烷原料裂解流程,与丙烷及液化石油气混合后再进入气体裂解炉进行裂解。为探索研究丙烷和正丁烷混合气体原料适宜的裂解工况,通过Coilsim软件模拟丙烷、正丁烷单独裂解及丙烷和正丁烷混合裂解工况,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体臭产生的机理、产品的类型以及两种具体的除臭剂一氧化锌-纤维素的复合体和银离子-交换沸石作了详细介绍。从皮肤中的血清白蛋白出发,对一些特殊的皮肤清洁剂、增白剂、皮肤增白剂以及眼部去皱产品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化妆品中的甲基异噻唑啉酮、免洗消毒剂以及苯氧基乙醇推进剂的抗菌活性。对防晒乳液、透明乳液和泡沫气雾剂以及作为新奇原料的有机硅氧烷酯和葡萄糖脂表面活性剂作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8.
着重研究了利用多柱与多阀协同完成对天然气中烃类与永久性气体的分离,并利用TCD检测器进行分析测试。本方法对天然气中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己烷、二氧化碳、氩(氧)和氮各组份进行分离检测,并对定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均能满足天然气常规组份的检测要求;并且操作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9.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水中苯系物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系物是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挥发性物质,由于其在工业上的广泛使用,成为水环境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水中的苯系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测,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对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溶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集取样、萃取、富集、进样于一体,具有无溶剂、可直接进样、操作简便快捷、灵敏的特...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碱处理-水处理组合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原料比例对丁烷与甲醇共进料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丁烷相比,甲醇及其转化生成的烯烃中间体在分子筛上发生更强烈的吸附,导致丁烷分子被活化的比例降低,其转化率随原料中甲醇含量升高呈线性下降,甲醇的加入显著抑制了产物中甲烷、乙烷等副产物的生成;在所考察反应条件下纯丁烷进料时,丁烷活化生成的低碳烯烃中间体以丙烯为主,且其浓度相对较低不利于其通过多步骤反应生成芳烃,而主要通过氢转移生成丙烷;随原料中甲醇含量升高,反应体系中低碳烯烃中间体浓度增加,促进了其通过聚合、环化脱氢/氢转移等过程生成芳烃,芳烃选择性上升,丙烷生成量相对下降;其共进料芳构化的产物芳烃以多甲基取代芳烃为主,呈现出明显的多甲基化特征,C10以上芳烃较少;除了反应过程热量耦合外,与理论芳烃选择性相比,不同比例丁烷和甲醇共进料还有效提高了目的产物芳烃的选择性,显著出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面膜类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采用HPLC法对269批面膜进行12种防腐剂的测定,并对防腐剂的使用种类、使用频率和使用量范围进行统计分析,比对检出防腐剂种类与标签标识的一致性。结果在269批面膜中共检出8种防腐剂,其中,4-羟基苯甲酸甲酯使用频率最高,为50.2%;苯氧乙醇和甲基异噻唑啉酮次之,使用频率分别为34.9%和21.9%;88批样品存在标识成分与实际检出成分不一致的情况。结果显示,面膜类化妆品中使用的防腐剂存在标签标识与实际检出不一致的问题,应加强对面膜类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宣称保湿滋润的国产非特殊用途护肤类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情况,采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5批化妆品进行了12种防腐剂的测定,并对防腐剂的使用种类、使用频率和使用量范围进行统计分析,比对标签标识与实际检出防腐剂种类的一致性。结果在25批样品中共检出5种防腐剂,其中4-羟基苯甲酸甲酯使用频率最高,为64.0%,其次为苯氧乙醇和4-羟基苯甲酸丙酯的使用频率较高,分别为56.0%和28.0%。防腐剂用量均未超过规定限值,44.0%的化妆品标签标识防腐剂与实际检出结果不一致。结果表明,该类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类别趋于集中,存在标签标识与实际检出不一致的问题。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类防腐剂的监管以及强化对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国化妆品市场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防晒化妆品中15种防晒剂的含量。对80批防嗮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种类、使用频率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80批化妆品中共检出12种防晒剂,其中4-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的使用频率为72.5%,丁基甲氧基二苯酰甲烷为30%;28批样品存在标识成分与实际检出成分不一致的情况;12批样品标签标识与注册批件成分不一致。因此,目前防晒类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较为复杂,标签标识较为混乱,应加强对防晒类化妆品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广州化工》2021,49(14)
为了解祛痘类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对110批市售祛痘类化妆品中14种常用防腐剂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检出12种防腐剂,其中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苯氧乙醇使用率位居前三,76.3%的样品采用复配防腐剂体系,有12批样品水杨酸、邻伞花烃-5-醇和己脒定超限值,5批含有三氯生。提示市售祛痘类化妆品可能存在协同利用防腐剂抑菌防腐功能的倾向,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防腐剂,建议加强祛痘类化妆品中防腐剂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徐良 《北京日化》2010,(2):22-25
概述:早在10年前,我们就在《中国化妆品》等专业杂志上以“婴幼儿护理品及其配制技术”为题对我国儿童化妆品市场发展及其产品研制技术进行了论述,认为高安全性是婴幼儿化妆品配方设计的第一原则。现在看来我们当时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并具有前瞻性。尤其是2009年在我国发生的“强生儿童卫浴产品中的二嗯烷以及NUK婴幼儿爽身粉中的石棉事件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综合性能,将不同质量分数的八苯基硅倍半氧烷(OPS)、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OAPS)、八硝基苯基硅倍半氧烷(ONPS)和八(二硝基苯基)硅倍半氧烷(ODNPS)等4种有机-无机杂化结构的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POSS)加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中。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热机械分析仪测定推进剂的拉伸力学性能;使用氧弹量热仪测定推进剂在3MPa氮气下的爆热;利用线扫描摄像燃速测定系统测定了推进剂的燃速—压强关系;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推进剂爆热测试后的凝聚相燃烧产物进行微观形貌、粒度及物相分析;采用同步热分析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POSS影响推进剂燃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POSS均可增强推进剂的拉伸力学性能,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OAPS)效果最优;4种POSS均可提高推进剂的燃速,ONPS质量分数为3%时,推进剂燃速及爆热最高;4种POSS均可促进推进剂铝燃烧,明显减小凝聚相燃烧产物的粒径,ODNPS效果最优。分析认为,ONPS和ODNPS热解、燃烧产生的纳米尺寸...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化妆品中致敏原香料标签标识的真实性状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104批次化妆品中19种香料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通过将试验结果与化妆品标签标识的香料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对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真实性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04批次化妆品样品中,共有34批次样品检测出了一种或多种香料成分,其中有27批次样品存在实际检出与标签标注不一致的情形。为保障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含有致敏原香料的化妆品应当在标签上清晰标识致敏性成分,以引起消费者足够重视。通过标签标识,使消费者在使用可能含有致敏原香料的化妆品时,规避对自身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隐患。有关监管部门应及时出台含致敏原化妆品标签标识规范,并加强化妆品标签标识真实性的安全监管,以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 无水肼、偏二甲肼、一甲肼皆是我国航天领域内运载火箭、导弹和卫星上用的推进剂。它的纯度高低以及自身含有的杂质含量水平将决定其能否成为标准物质,当其成为具有准确量值和具有高度均匀性、稳定性的标准物质后,就将为液体推进剂的计量、气体监测方法的研究、飞行试验中泄露安全检测提供技术保障,成为具有计量朔源性而又便于使用的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二氟一氯甲烷裂解制备四氟乙烯或四氟乙烯裂解制备全氟丙烯的生产过程中有副产——“残液”生成。残液中主要含有八氟环丁烷、全氟丙烯、六氟一氯丙烷、四氟一氯乙烯、全氟丁烯,全氟异丁烯等有毒物质,其中以全氟异丁烯毒性最大,ALC为0.5ppm,其毒性比光气大十倍,是目前已知氟代烷中毒性最大的氟化物,国内外均由此而发生过中毒死亡事故。  相似文献   

20.
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1批化妆品中菌落总数和6批化妆品中防腐剂进行检测;用VITEK MS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化妆品中的污染菌进行鉴定;每月转接一次观察日沟维肠杆菌置常温条件下存活情况;用日沟维肠杆菌对5批次含羟苯甲酯的化妆品进行防腐剂挑战试验。结果显示,1批菌落总数超标的化妆品,其污染菌鉴定为日沟维肠杆菌,该批化妆品使用的防腐剂含量为0.15%羟苯甲酯。日沟维肠杆菌在常温营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存活10个月以上。羟苯甲酯含量为0.2%的3批化妆品和羟苯甲酯含量为0.1%+双咪唑烷基脲1批化妆品通过了日沟维肠杆菌防腐剂挑战试验。羟苯甲酯含量为0.1%的化妆品未通过日沟维肠杆菌防腐剂挑战试验。日沟维肠杆菌对化妆品中常用防腐剂羟苯甲酯具有耐药性,选择该类防腐剂时推荐使用日沟维肠杆菌进行防腐剂挑战试验判定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