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徐长化 《中成药》1999,21(7):375-376
《华氏中藏经》,又称《华佗中藏经》(以下简称《中藏经》),始见于南宋郑樵所撰《通志·艺文略》。相传为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所撰,但邓处中曾为旧题华佗《中藏经》题序一篇,序中所言颇为怪诞不经之事。邓自称华佗之外孙,而称华佗为先生,后世论者疑其为宋代人,伪托华...  相似文献   

2.
脏腑辨证在《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已具萌芽,但真正使之系统化,应当说肇始于《中藏经》。《中藏经》是华佗的弟子或其后人辑录而成,它的最大成就,就是以脏腑脉证为中心,广搜而精选上古医籍之中论阴阳、析寒热、分虚实、辨脏腑、言脉证之理,  相似文献   

3.
华佗医易思想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佗为东汉末年人,与仲景生活于同一时期。其学术成就在后世医家中影响很深,仲景为“医圣”,华佗为“外科鼻祖”。华佗不仅精于外科,亦通晓内妇儿及其他各科,而且还善于治疗一切疑难病和各种奇疾怪症,可以说,医术不亚于仲景。《华佗神医秘传》(以下简称《秘传》)、《中藏经》虽难肯定是华佗手笔,参照其他有关资料似可以有所证实。华佗学术思想自然源于《内经》,然而,就其学术成就来看,华佗医术之所以能如此全面精深,远非独出《内经》,实与他通晓精研《易经》是分不开的。因为,在他的整个学术体系中充满了《易经》思想。正是如此,才使他医术…  相似文献   

4.
正《中藏经》相传为华佗及其弟子师徒授课的"教材",经过华佗弟子整理而成。其最大的特点,乃是中医辨证的方法不同。《中藏经》中,始终贯穿着"寒热虚实生死逆顺"的辨证思想,其五脏辨证法为《中藏经》的核心辨证  相似文献   

5.
《中藏经》理论传承及成书时间探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藏经》的理论传承,很多学者认为是宗《内》《难》而成。至于成书作者以及成书时间,多认为是六朝人托名伪作。本研究认为,《中藏经》成书于两汉时期,其理论传承不是或不完全是《内》《难》,华佗获《中藏经》于民间隐士,华佗在狱中烧毁外科学内容,而流传下来的《中藏经》残卷一直流传于道家,其方药部分后世可能增删过。  相似文献   

6.
王新玲  杨建宇 《光明中医》2012,27(5):1065-1066
华佗是以外科著名的我国古代全科中医生,以妇产科用药多载《华佗神医秘传》(见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华佗神医秘传》)中,今考《中藏经》三卷本“疗诸病药方六十八道”,可见妇产科用方若干.  相似文献   

7.
《中藏经》或名《华氏中藏经》,在北宋时已有两种本子。旧题汉·华佗撰,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和陈振孙《书录解题》,都著录过。明代大医学家王肯堂、  相似文献   

8.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相传为华佗及门人在古书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其内容宏大丰富。其中《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第四十三》,乃是水肿病专篇,对于水肿病的病因病机、分类、临床症候、诊断等均有详尽的论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藏经》中水肿病的认识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今后的临床。  相似文献   

9.
《中藏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医学典籍,古今医家对此书是否系华佗所著述,未有确论。本文通过对《中藏经》成书源流的考证,确认该书体现了华佗的学术思想,非后世所能假托。其成书年代在晋及南北朝,是后人据华佗著述的佚文辑录整理而成。文中并对该书的版本流传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始载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医方(下)》。《中藏经》因伪托华佗之名蒙尘千载。而终传于世者,盖其学术思想渊源于《内》、《难》,而又以脉证形气决生死,以脏腑辨证为中心独树一帜,实乃自《内》、《难》以降,理法方药俱备之最  相似文献   

11.
华佗<中藏经>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确定进行校注、语释的十大经典著作之一,由孙光荣教授执笔的华佗<中藏经校注>、<中藏经语译>使华佗<中藏经>获得了新的生命.近来阅读华佗<中藏经>,对华佗补益养生方有些认识和体会,现略述之,以期有益于中医临床和当代养生.  相似文献   

12.
浅论《中藏经》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藏经》原题汉·华佗撰。因历代对该书作者真伪存有争论,从而影响了对它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无论本书作者是谁,其学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都是不能低估的。尤其在系统整理脏腑学说的理论与临床辨证方面,功不可没,兹讨论如下。1《中藏经》作者及成书过程相传《中藏经》为华佗所撰。华佗,字元化,其医术高明,生前确实著有医书。但据陈寿《三国志。华佗传》载,此书未能流传下来。《传》曰:“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书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现在流传的《中藏经》,有人认为系后人托名之作,也有人…  相似文献   

13.
《华佗神医秘传》儿科外治特色河南省洛阳铜加工厂职工医院(471039)孟建华甄宏乾*关键词:@《华佗神医秘传》儿科外治法综述东汉名医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据史载其著作未曾传世,后世托名而作的《华氏中藏经》及刊于民国年间的《...  相似文献   

14.
脏腑辨证起源于《内经》、《金匮要略》,形成于《中藏经》,完善于金元时期张元素,形成了理、法、方、药完整的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中,《中藏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对脾胃的重要性早有认识,《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谷气通于脾”;“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华佗中藏经》:“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此均说明脾胃正气之强弱与疾病之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调理脾胃的治则不但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较广,而且在其它系统疾病中也很重要,《内经》:“治痿独取阳明”;  相似文献   

16.
汲古书斋老师 :  据有关目录书载录 ,华佗撰《中藏经》。但史书记载华佗已将自己医书焚毁 ,请教《中藏经》作者是谁 ?该书有什么学术价值 ?上海嘉定读者 石月明月明学友 :  关于《中藏经》 ,有两个问题 :一是该书的真伪辨识如何 ,二是该书的学术价值如何。我参阅了有关文章 ,加以归纳 ,浅述如下。  一、《中藏经》的成书、流传与真伪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 ,成书年代不详。《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和陈振孙的《书录解题》对此书都有载录 ,以后明清时代的相关书目中也都记载了此书。现保存的版本有《古今医统正…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华佗的外科麻醉手术是中医外科学在世界医学之林的骄傲和自豪。由于史载华佗狱中烧书之时,给华佗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传承人为地蒙上了千载之谜,装点了诸多莫测的神秘之奇,引起了历代医家见仁见智无休止的纷争与纠结。尤其是《中藏经》,更使广大历代中医学人纷纷研讨,各抒己见,乃至今日仍欲罢不能。为此,再次对华佗《中藏经》的研究做一总结回顾成为必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对孙光荣教授中和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对脾胃的重要性早有认识,《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谷气通于脾";"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华佗中藏经》:"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此均说明脾胃正气之强弱与疾病之发生有密切关系。其次调理脾胃的治则不但在消化系统疾  相似文献   

19.
华佗《中藏经》校注后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藏经》整理研究,在李聪甫研究员主持与指导下,勘误订讹,注难析疑,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终致版归一式。今将本次校注所需誌之者,列述于后。1《中藏经》作者及成书年代考《中藏经》始载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医方下,题曰华氏中藏经。陈振孙《直齐书録解题》録为中藏经一卷,汉谯郡华佗元化撰。然而,关于本书及其作者之真伪,代有考辨而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0.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10,23(8):15-15
《中藏经》托名汉代华佗撰著,亦名《华氏中藏经》,后之学者疑是华氏弟子录辑或六朝入手笔。本书将《灵枢》、《素问》脏腑脉证系统归纳,为中医中药古典著作之一。“中”,有内、里之义;“藏”,有储藏、脏器之义;“经”,有常规、原则之义,又是载一事一艺的专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