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尿毒症心包炎48例临床分析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肾内科(225001)徐道亮,王正衡尿毒症心包炎是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之一,曾被认为是死亡的先兆。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和肾移植的广泛开展,尽管其发病率有所减少,但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封彦凤  殷春霞 《临床荟萃》2011,26(22):2003-2004
心血管系统病变是尿毒症的常见并发症,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首位死因。尿毒症心肌病是尿毒症时心肌的压力和容量负荷过重,代谢毒素的毒性作用及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如白蛋白、微量元素)等综合作用所导致的特异性心肌病变[1-2]。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219例尿毒症患者空腹血糖与高血压、心脏扩大、眼底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显示:(1)14.2%尿毒症患者空腹血糖≥7.8 mmol/l(140 mg/dl),呈糖尿病样糖代谢紊乱;(2)与正常血糖组相比,高血糖组血肌酐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低下。肾衰严重组(血肌酐≥707.2 μmol/L或血红蛋白<60 g/L)空腹血糖显著高于肾衰较轻组(血肌酐<707.2 μmol/L或血红蛋白≥60 g/L);(3)高血糠组高血压、心脏扩大及眼底动脉硬化单独或合并存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合并上述一个或多个并发症组空腹血糖高于无并发症组。结论:尿毒症时高空腹血糖与严重肾衰有关,并与尿毒症常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每日短时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CHD)组和每日短时透析(DHD)组,观察两组患者心胸比例(CTR)、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功能、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以及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肾功能均较透析前改善,但与常规透析组相比,DHD组患者心胸比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下降;血磷水平下降;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提高。结论DHD透析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磷水平,减小心胸比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患者因长期高血压、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体内毒素蓄积,继发感染及营养不良,常发生心肌病变及心功能减退。据报道,约80%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都有轻重不同的心血管并发症,此并发症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首位死因。近年来有报道认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on,HDF)可部分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PTH)等中、大分子毒素,提高透析充分性,并可减少老年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慢性尿毒症心包炎16例分析吴世根由于透析及非透析疗法广泛应用,近年来尿毒症病人5年存活率已达50%~70%,但心血管并发症未见减少,已成为慢性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心包炎、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等。现将我院近4年68例尿毒症中并发心...  相似文献   

7.
尿毒症毒素     
尿毒症毒素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510080)沈清瑞进修医生在有关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文献和参考书中常提到尿毒症毒素,这些“毒素”的实质是什么?教授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出现的尿毒症综合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不全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多数则依赖长期透析而生存。除尿毒症本身引起并发症,长期透析治疗,也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而致死亡。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为2005年2月至2006年7月期间,在我院泌尿科血透治疗的42例经临床、化验确诊为尿毒症的病人,男18例,女24例,年龄24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不但心血管损害并发症多见,而且亦是尿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95例尿毒症病人并发心血管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其特点,浅谈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心血管损害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心血管损害主要包括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心包疾患等。CRF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比较罕见,且病死率高[1]。我院自1978年开展血液透析(HD)以来,收治CRF患者872例,发生AMI4例,死亡1例。现将其3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CRF并AMI一般资料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见表1。2讨论尿毒症患者由于存在贫血、高血压、钙磷代谢紊乱所致的血管钙化及尿毒症心肌病变等,常易并发缺血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发作l‘。但是,持续发作、用硝酸酯类不易缓解的心前区疼痛,要注意排除AMI的可能OAMI可为…  相似文献   

11.
终末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患者透析疗效分析王子祥王天成70年代初期对透析患者存活率的报告分析认为,有无高血压是决定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存活的主要因素。终末肾衰高血压仍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在透析治疗中辅以降压药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减少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6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1组在常规护理下行血液透析。另1组采用适当的护理程序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实施整体护理组病例在血液透析中心血管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心律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科学的透析方案和完善的整体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可以保证血透治疗的安全和效果,减少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提高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最多见于心血管并发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此时体内血清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不断升高,iPTH已经被认为是尿毒症中分子毒素,引起尿毒症心肌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逐年增高,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患者的可靠方法之一,但仍有许多长期透析患者出现如顽固性高血压、皮肤瘙痒等并发症。血液透析(HD)能清除尿素氮、肌肝等小分子毒素,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很少,且多数学者认为长期透析并发症是尿毒症的中分子毒素所致。血液灌流(HP)是血液经体外循环,通过吸附装置,清除血中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尤其是中大分子毒素,达到血液净化目的的一种方法。现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5年至今应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型血液灌流器联合透析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较为理想的透析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HD)和31例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的老年尿毒症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临床和生化指标,透析后主要并发症、生存率、死亡原因。结果:透析前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行CAPD后并发症出现机会少于HD(P<0.05)。HD或CAPD治疗后1年和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透析前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尿毒症患者以选择CAPD为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观察血液透析病人透前、透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有良好控制、缓解作用,但不能完全根除,其原因为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是多方面综合因素,不能单纯由血透解决,必须综合治疗。同时可产生一些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80%-90%伴有高血压,部分患者经常规血液透析,充分透析和超滤脱水后,达到干体重,血压仍未能恢复正常,部分甚至更高,经联合应用足量的降压药物三联以上,仍出现持续性高血压,为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RH)。目前已认识到未被理想控制的高血压是透析患者长期存在的主要威胁。近年来其保守治疗仍以调整降压药及饮食结构为主。由于血液透析滤过(HDF)具有改善患者症状,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尿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而尿毒症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脏的情况,因此提高对尿毒症性心脏病的诊治水平十分重要.1 心包炎Bright于1936年首次提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可并发心包炎.在尚未开展透析疗法的年代,尿毒症病人一旦出现心包炎,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多在1~3周内死亡.有些老的教课书中甚至将尿毒症患者的心包摩擦音比喻为送葬的钟声.自从广泛开展透析疗法以来,患者预后有了明显的改观.尿毒症心包炎的发生率因观察对象、发病早晚而有差异,文献报告为28~70%.由于临床诊断多依赖心包摩擦音的发现,故临床检出率常较低,国内报告多在5~20%之间.尿毒症患者发生的心包炎分为两类,一种属尿毒症性心包炎,是由于毒性代  相似文献   

19.
尿毒症性心肌损害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成为透析患者的首要死因。本文主要探讨尿毒症患者透析前的心功能变化,对指导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3~09/2008—09入院的尿毒症患者138例,男87例,女51例,年龄17~72(49.5±10.5)岁。1.2方法使用Logiq7彩色超声诊断仪,经胸超声,探头频率为2~4MHz,观察心脏大小、结构及血流;有无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毒症时AGEs与NO的关系,以及AGEs与NO在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中AGEs的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研究对象血中NO含量.结果 ①血清AGE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心血管并发症组AGEs明显高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②血清NO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心血管并发症组NO明显低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③AGEs与NO呈负相关.结论 血中高浓度的AGEs可能通过灭活NO等机制与NO共同参与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