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析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刘玲 《人参研究》2015,(1):40-41
目前,药用植物资源面临着需求量增加、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危机,对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福建泉州地区植物资源的考查和研究,发现该地区有珍稀野生药用植物38科52属63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8种,裸子植物8科9属10种,被子植物23科36属45种。从生活型上看,有乔木30种,灌木8种,草本20种,藤本5种。国家级保护的有36种,省级保护的有15种。该区珍稀植物具有起源古老,特有性强,地理分布复杂的特征。分析该区珍稀野生药用植物的生活型特征、分布区类型特征和致危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采用查阅文献、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阳朔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和鉴定,阳朔县共有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919种(包括种下单位),隶属于160科527属;其中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70种,栽培重点调查药用植物6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7种,广西重点保护植物8种。(2)对样方调查中发现的57种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出现频率和蕴藏量进行统计,其中60.00%的物种蕴藏量小于100 t,野生重点中药材总蕴藏量11 610.18 t;66.67%的物种出现频率低。可见,阳朔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多,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但各物种的出现频率和蕴藏量差异大,很多物种野生资源稀缺,对部分药用植物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建议把旅游业与中药种植业相结合,保护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确保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技术规范与要求,采用样地与样线调查法,对珠海市凤凰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属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药用部位、药性、药味、药效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野生药用维管植物共有106科276属385种;药用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根及根茎类药物是该地药用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种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野外调查研究掌握长白山区满族常用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方法应用民族植物学并结合满族医药传统知识及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研究方法,对长白山区满族药用植物资源进行野外样地实地踏查及民间走访调查。结果调查到该地区满族常用药用植物资源共49科、83属、86种,生活型有4个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结论应加强对长白山区满族药用植物资源及民间应用现状的调查,以利于今后该区药用植物资源与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福建省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91科、661属、1215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数的70.48%、31.21%、10.28%。其中多年生草本类464种,占药用植物总数的38.19%,灌木类次之。全草和根及根茎类的药用植物最多,分别占50.45%、14.98%、9.80%。针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出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药用植物长药景天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用和观赏价值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我国长药案天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也是新疆半荒漠草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对野生药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加大.野生甘草产地多年无控制地连续采挖.自然分布状态下的甘草资源趋减,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人工引种及栽培驯化是野生甘草产业化开发利用中保证原料供应的一条必要途径。乌拉尔甘草已在阿勒泰、阜康、石河子等地人工栽培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野薄荷是中国一种珍贵药用植物,青海省是其主要分布区。针对野薄荷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野薄荷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自然状态下野薄荷种子发芽率低;经人工后熟、低温、恒温、变温、KNO3、H2O2和GA3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而NaOH则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对涟源市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野外采集的1221号药用植物资源标本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科和属的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221号药用植物资源标本分属于165科、538属、759种,其中重点药材116种,湖南省分布新记录23种,药用植物新种3种;涟源市药用植物资源区系优势科、属现象明显,区系优势科20个、优势属37个.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琼海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工作中,采用实地调查和样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琼海市药用植物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考察。结果表明,琼海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药用维管植物共计151科536属826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17属2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135科518属800种。其中以含1~5种药用植物的科占较大比例,达到76.16%;属以单种属占绝对优势。区系分析表明,琼海市野生植物的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本区植被人为干扰较大,特有种及珍稀濒危植物比例较低,应加强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2.
金线莲是珍稀的药用植物,具有多种显著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因此,开发利用好金线莲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金线莲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繁殖、生长缓慢,加上人为长期掠夺性挖采,导致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笔者对珍贵中草药金线莲的成分分析、药理活性、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织培养及人工栽培等方面作了综述,为进一步保护野生金线莲资源和研究、开发利用金线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鹧鸪茶是具有海南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和药用植物,已开发成为广受欢迎的特色旅游产品,但大规模的人为无序开发对野生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通过对海南野生鹧鸪茶进行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保护利用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南全省10个市县共13个调查地点中,仅2个地点的野生鹧鸪茶基本未受到人工影响,其余地点的野生植株长势较弱,人为破坏较严重,部分生境已受到人工开垦的影响;先后收集保存285份鹧鸪茶种质资源,并在异地建设种质资源圃安全保存;对收集保存的285份资源进行5个描述性状和6个数值性状的植物学鉴定评价,其中描述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69~1.74,数值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93~2.11,说明收集保存的鹧鸪茶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可为人工培育优良鹧鸪茶无性品系提供了资源基础和评价数据。  相似文献   

14.
对云开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9科768属1765种。各类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药用植物800余种、用材植物140种、食用植物180种、油脂植物84种、纤维植物118种、芳香油类植物38种、鞣料植物57种、景观植物100余种、蜜源植物110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10种。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是我国五大天然药库之一,野生经济植物达146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800多种。本文综合论述了吉林省药食兼用资源在药品、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农业等领域的开发应用现状,对药食兼用资源开发低水平重复,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今后药食兼用资源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西麓,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野生乌天麻重点产区之一,采挖野生乌天麻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天麻价格的不断攀升,天麻人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天麻人工种植栽培料为腐殖土加河沙或河沙加锯末,虽然栽培基质来源广泛,但基质中营养元素少且耐旱性差。靖宇县火山砂资源丰富,它不仅含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吸水、保水、透气性能好,价格也较河沙低廉,是一种理想的栽培基质。为探讨火山砂是否适宜  相似文献   

17.
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种类丰富、结构新颖,是提取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理想资源。近几年关于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胁迫抗性和参与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加。本文将从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角度对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有效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毒性,降解作用以及参与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机理进行研究探讨,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安康市内保存了大量的野生大茶树资源.文章对安康市现有野生大茶树资源的种类、分布、树龄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对野生大茶树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大茶树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对武威职业学院及周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有药用植物40科84属105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科1属1种,裸子植物3科7属9种,被子植物36科76属95种。按药用部位归为9类,按药用功效归为14类。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及管理,对开设药用植物相关专业的院校的教学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可以利用的野生花卉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城市园林中应用比例极低在对河南省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15种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野生花卉种类,并对野生花卉在城市园林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