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赵丽筠  谢思勤  王炜 《海南医学》2005,16(3):102-103
目的 了解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方法 通过检索1994年-2003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中有关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报道,筛选多病例临床分析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 9年间国内公开报道有关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报道多病例临床分析文献4篇,病例共141例。结论 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81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74例在服药过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为出血组,其余无出血的207例为非出血组,行胃镜检查了解胃、十二指肠损伤情况并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分析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6%( 74/281),出血组在年龄>65岁、既往出血病史、Hp感染中的比率显著高于非出血组(P<0.01).结论 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Hp感染、过去出血史、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玲  王健儿 《海南医学》2012,23(6):46-47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81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74例在服药过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为出血组,其余无出血的207例为非出血组,行胃镜检查了解胃、十二指肠损伤情况并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分析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6%(74/281),出血组在年龄>65岁、既往出血病史、Hp感染中的比率显著高于非出血组(P<0.01)。结论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Hp感染、过去出血史、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预防性应用肠溶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从年龄、有无溃疡病史等几个方面分析比较。结果老年患者与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胃十二肠溃疡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5.
陈东尔 《当代医学》2012,18(25):135-136
目的分析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每天服用100mg阿司匹林患者上消化道出血83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以老年人多见,主要表现为黑便,内镜下表现以胃粘膜病变为主,常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明显上升;幽门螺杆菌感染并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可能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1月~2006~1月本院消化内科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同期住院的98例青年患者作为对照,总结上消化道出血各种原因及特点。结果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粘膜病变引起;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多。结论老年人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凶险,并常合并其它疾病,如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治疗,并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通过查阅住院病历、电话及门诊随访的方法,分别按以下目的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07年所有50岁以上,病历资料完整的住院病例:①调查我院2007年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或住院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人,统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类,了解排除其他明确病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前有肠溶阿司匹林服药史的患者数量所占比例;②了解我院因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治疗,需长期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患者中,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每日服药剂量、持续时间及患者年龄的关系,并探讨减少出血发生率的方法:③了解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及抑酸药物对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结果 ①在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492例病人中,病因分类依次是:消化道溃疡、肿瘤、肝硬化,分别占总人数的25.O%、21.3%和18.7%,口服阿司匹林的病人占17.5%,居第四位;②对427例因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患者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剂量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机会增加;③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时,同时预防性口服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对于防止上消化道出血有效,同时用抑酸药及胃黏膜保护剂较单用胃黏膜保护剂好。结论 ①肠溶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不能忽视;②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人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人群,总体上看来,服药时间长〉6月,年龄〉70岁的老年人,是发生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人群;③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时,尤其是剂量较大时,及时加用保护胃黏膜及抑酸药物,可有效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段炜  杨爱华  刘山红  徐存华  王陵 《医学争鸣》2000,21(7):S185-S185
0 引言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多见 ,常为致死主要原因 .我们总结 1989- 10 / 1999- 11肝硬化住院死亡病例 15 0例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肝硬化死亡病例 15 0 (男 115 ,女 35 )例 ,年龄 17~ 72岁 .由上消化道出血直接或间接引起死亡者 74例 ,非出血死亡 76例 .本组以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或直接死亡者 46例 (均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占 30 .6 % .由上消化道出血启动 ,导致肝昏迷、肝肾综合征而死亡或因反复出血导致衰竭死亡者 2 8例 ,占 18.7% .因上消化道出血直、间接原因引起死亡 74例 ,占 49.3…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危及患者生命 ,是临床常见的急危症。我院自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应用善得定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大出血 2 8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住院病例均在出血后2 4~ 48h作急诊胃镜确诊为溃疡出血 ,其中男 2 1例 ,女 7例 ,年龄 1 8~ 75岁 ,平均 54 .5岁 ,十二指肠溃疡 (DU) 1 2例 ,胃溃疡(GU) 1 6例 ,根据呕血、黑便情况、症状、血压、脉搏及血红蛋白等估计失血量。出血量 <50 0ml 1 2例 ,50 0~ 1 0 0 0ml 1 0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溶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患者565例,比较不同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及是否加用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对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结果随着肠溶阿司匹林服用时间延长、服药剂量加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加(P〈0.05);联用胃黏膜保护剂、PPI或H2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P〈0.05),PPI组和H2受体拮抗剂组效果优于胃黏膜保护剂组(P〈0.05)。结论建议小剂量服用肠溶阿司匹林,需要长期服用的患者建议联合应用PPI或H2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急症 ,能否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关系到抢救的成败。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的开展 ,发现其在诊断、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中起重要作用 ,因而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就我院 1 998年 4月到 2 0 0 1年 4月经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 60例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 1 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我院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 ,符合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标准 [1 ]。男 44例 ,女 1 6例 ,男女之比为 2 .75∶ 1 ,年龄 1 4~ 88岁 ,平均 56.5岁。既往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 1 5例 ,曾做胃…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98例病因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较常见.我院对1996-08~2003-10收治的98例60岁以上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同期住院的59岁以下的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108例的病因及治疗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上消化道大出血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大出血50例临床分析(024400)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医院周淑芳,阎贵庭我院199o年~1991年2年共收住院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50例,对其临床特点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资料来原及病例选择50例均为住院病人。凡有呕血及大量黑便和出血...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1) 病例资料 :选择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例共 90例 ,随机分为口服凝血酶治疗组 6 0例 ,常规药物联合治疗组 (简称对照组 ) 30例 ;均经胃镜确诊、治疗组男 ,43例 ,女 7例 ,年龄18~ 72岁 ,胃溃疡出血 48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11例 ,尿毒症体胃粘膜糜烂出血 1例 ,中量出血 (5 0 0ml/d) 39例 ,大出血 (5 0 0ml/d以上 ) 2 1例 ,对照组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16~ 5 6岁 ,大出血 6例 ,中量出 2 4例。2 )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不用其它止血药物 ,只用凝血酶2 0 0 0~ 40 0 0u加生理盐水 2 0 0ml口服 ,每 6h 1次 ,大出血每 2…  相似文献   

15.
分析老年上消化道出血130例并与106例60岁以下病例对照,结果表明:老年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饱胀厌食,病因以胃溃疡炎症、癌肿占前3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特点表现为小量持续出血和间歇性黑例;部分病人表现为大出血;出血不易控制。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善章 《河北医学》2003,9(10):939-940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许多疾病的严重并发症 ,确定出血部位、病变性质及治疗往往有一定困难。我院自 1 988年至 2 0 0 2年共手术治疗 6 0岁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4 3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6例 ,女 7例 ;年龄 6 0~ 81岁 ,平均 6 5 .8岁。呕血 8例 ,便血 6例 ,两者兼有 2 9例。出血量为 80 0~ 36 0 0ml,血红蛋白 2 5~ 88g/L ,血压 3.3~ 1 1 .8/ 0~ 2 .2kPa ,脉搏 85~ 1 6 0次 /min。既往有胃病史 2 7病 ,肝病史 2例 ,胆道疾病 2例 ,服激素、止痛药史 1例 ,呕血或黑便史 2 1例。出血疾病病因 :…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由于器官老化 ,其生理功能、病理生理以及好发疾病和临床表现与非老年人相比均有其本身的特殊性。现对老年消化道出血 67例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1995年 9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67例 (老年组 ) ,男 48例 ,女 19例 ,年龄 60~ 91岁 ,平均 65岁 ,其中≥ 75岁 15例 ,占老年组 2 2 .4%。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 2 4例 (35 .8% ) ,43例 (64.2 % )因其他疾病住院 ,住院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同期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60例 (非老年组 ) ,作对照组 ,男 42例 ,女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该院收治的9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病因、并发症等临床特征,并按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75例)、中年组(321例)及老年组(512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以老年患者(56.39%)为主,其住院时间较中年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青年组好转率(100.00%)与中年组(94.70%)、老年组(92.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以消化性溃疡为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诊治2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按年龄分为青年(21例)、中年(73例)和老年(106例)三个组别。应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以及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后分析三组患者的疾病病因、出血量及并发症类型。结果青年组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变显著多于老年组,消化道肿瘤显著少于老年组;青年组胃黏膜病变显著多于中年组,但消化道肿瘤和肝硬化性食管胃底部静脉曲张显著少于中年组;中年组消化道肿瘤显著少于老年组。青年组出血量少量者显著多于老年组,而中量、大量者显著少于老年组。中年组出血量少量者显著多于老年组,而中量者显著少于老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肺感染并发症比例均显著低于老年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老年患者中更易引发大出血和并发症,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0.
资讯     
联合抗凝治疗增加上消化道大出血风险丹麦研究人员对2000-2004年确诊的1443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并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57 720例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上消化道出血与用药相关的校正优势比(OR)分别为:小剂量阿司匹林1.8、氯吡格雷1.1、双嘧达莫1.9和维生素K拮抗剂1.8。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