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
主要借由对国内各区域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率随时间等因素转变产生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保险企业的影响进行探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对制样本进行筛选之后,养老保险企业每增加1%的缴费比率,企业便会提取员工工资的0.6%,削减0.6%的员工福利,而且对于不同类别的企事业单位,其因养老保险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对于低技术水平的企业来说,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率上升的挤出效应整体偏弱.将对养老保险企业缴费对员工就业、工资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春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3):4-5
<正>辽宁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1%,辽宁农村于2000年前已进入老年型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到2025年,辽宁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超过30%。劳动年龄人口的赡养压力也在增大。据预测,辽宁由2000年的9.2个劳动力人口抚养1个老年人下降到2036年2个劳动力人口抚养1个老年人。届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将达到极限,若不在老龄化高峰到来前及早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不但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当前我国财税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由于预算法中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拥有自主举债权,所以一段时期以来理论界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使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严重制约着财税体制的健康合理发展,甚至潜在威胁财税体制的稳健性。从三个层次,递进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首先归纳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分析其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前中国消费者具有不确定性预期和因缺乏成熟金融市场而存在着借贷约束等两大基本特征事实,本文通过构造缓冲存货模型,论证指出当本国经济增长率小于特定的临界值时,居民储蓄率将与本国经济增长率呈正比例变动,而本国的外汇储备也会不断积累。这不仅解释了中国的高储蓄之谜,也解释了其不断积累的外汇储备,从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失衡提供了微观解释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一般均衡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贸易条件以及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并利用1980~2005年的中国数据分别进行了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在短期内,Balassa-Samuelson效应主要体现在不可贸易部门,并且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显著的;在长期内,Balassa-Samuelson效应在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都是显著的,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但净效应是正的,同时贸易条件变动对实际汇率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