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温高湿环境下守岛官兵训练时脑血流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守岛官兵训练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防治热致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从守岛官兵中随机抽取在常温常湿环境下〔Ta(27.4±1.37)℃,RH(50.25±6.76)%〕新兵100例为常温新兵组;高温高湿环境下(Ta≥35℃,RH≥80%)新兵100例为高温新兵组;高温高湿环境下2~3年的官兵100例为高温老兵组。受试者携带枪械15kg,依次在20min内完成慢跑3000m。训练后,根据官兵体温高低又分为39℃以下组(146名),39.5~40.5℃组(93名)和40.5℃以上组(61名)。训练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检测。结果(1)训练结束后3组受试官兵脑血流参数Vp、Vd、Vm较训练前均显著增高(P<0.01)。高温新兵组比常温新兵组分别低13%、26%和36%(P<0.01),高温新兵组较高温老兵组分别减少10%、24%、33%(P<0.01),而常温新兵组与高温老兵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训练后40.5℃以上组脑血流量低于39.5~40.5℃组(P<0.01)。结论高温高湿环境对训练官兵的脑血流有较大的影响,老战士在此环境下则表现有较好的热耐受力和适应性。训练后体温增高,对脑血流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打篮球,长跑联合训练促进飞行员热习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飞行员的热耐力,本研究采用了在热环境条件下打篮球和长跑运动相结合的热习服训练方法。通过7名受试者标准热暴露实验和10名飞行员试用,结果表明,连续6天训练,受试者可获得理想的热习服效果。本文初步提出了评价受试者热习服训练强度和效果的心率和口腔温度对应值,并对训练中的适宜补水量作了分析。本训练方法符合飞行部队实际,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补充精,酪氨酸对高温下体温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了高温环境下补充氨基酸对体温调节的影响。结果显示补充酪氨酸后小鼠在热应激和热习服过程中肛温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单一精氨酸则作用不明显。提示高温下作业补充适量酪氨酸和精氨酸不仅可减少热应激反应,还可提高耐热能力并缩短热习服期。  相似文献   

4.
高温对小鼠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观察了高温环境下小鼠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显示:1。小鼠热应激1h后,肛温平均增高2.5℃,血清绝大多数游离氨基酸(FAA)浓度急剧上升,特别是必需氨基酸(EHAA)的浓度、比值增高幅度最大,总游离氨基酸(TAA)、支链氨基酸(BCAA)、芳香氨基酸(AAA)都高于常温对照组,反映在热应激下机体蛋白质处于高分解代谢;2.热习服后大多数FAA在对照组水平,表明热习服后组织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趋向平衡。血清中EAA、AAA及精、酪氨酸浓度及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长时间热暴露机体对这些氨基酸代谢量增加;3.谷氨酰胺和酪氨酸可能是促进热习服的主要氨基酸,而精氨酸对提高耐热能力,消除疲劳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为防控炎热环境下心血管病的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7周龄雄性WKY大鼠和SHR各1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对照组)、正常血压热应激组(WKY实验组)、高血压对照组(SHR对照组)、高血压热应激组(SHR实验组),每组8只。对照组饲养室温为24℃,相对湿度为50%;实验组饲养室温为32℃,相对湿度为65%。高温高湿应激时间为8 h/d,持续7 d。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大鼠体重、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大鼠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变化,采用组织器官浴槽测定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采用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高温高湿应激后,SHR实验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WKY实验组,WKY实验组和SHR实验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WKY对照组比较,WKY实验组和SHR对照组大鼠血清eNOS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R对照组比较,SHR实验组大鼠血清eNOS含量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WKY实验组和SHR实验组大鼠的血管内膜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结论高温高湿环境可增加SHR胸主动脉血管对NE诱发的收缩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温高湿 (湿热 )是我国南方夏季气候的主要特征 ,也是某些高温高湿车间的环境特点 ,若湿热气象环境的变化超过了机体的适应能力或个体适应能力下降 ,均可导致热损伤(heatinjury) [1] 。在湿热条件下作业、训练、作战 ,高温高湿就成为一种重要的物理致病因素 ,湿热性热损伤即成为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因此 ,阐明湿热性热损伤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研制开发防治湿热性热损伤的药物 ,对于有关劳动卫生学研究和热损伤疾病的防治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人工气候箱造成高温高湿 (湿热 )环境 ,制成湿热性热损伤动物模型 ,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守岛官兵训练前后脑血流和脑电的变化,为防治热致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将守岛官兵按气象条件分为常温常湿新兵组、常温常湿老兵组、高温高湿新兵组、高温高湿老兵组,每组100人,检测训练前和携带枪械15 kg以每15 min 3 000 m、每30 min 5 000 m和每45 min 10 000 m跑完10 000 m时的脑血流和脑电.结果 训练后4个组均出现脑血流异常性改变、脑电活跃,但均在正常范围内;高温高湿新兵组3 000 m、5 000 m和10 000 m跑后脑血流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6.0%、42.0%和52.0%,脑电活跃发生率分别为21.0%、28.0%和35.0%,均明显高于其他3个组(P<0.01).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对官兵脑血流的影响较大,新兵改变更明显,但未见脑电异常性变化;老战士表现较好的热耐受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改革转制以来,在“大安全、大应急”的新时代要求下,消防救援队伍逐渐承担了更多种类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从任务的复杂程度、现场的危险程度上,都越来越有挑战,为了确保消防救援人员自身安全,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核生化处置任务,需要长时间在气密性、液密性较高的防护等级下作业,工作环境较为极端,易造成消防员发生热失控、热损伤现象。为了应对此种情况,运用热习服训练的方法和理念,探索如何提升消防员在极端环境下遂行任务和确保自身安全的能力。本文介绍了热习服的概念,提出了消防队伍开展热习服训练的基本思路、组训方式和具体措施,从训练表现、作战时间、战斗状态三个方面分析了热习服训练的成效,并从消防队伍热习服训练推广前景、训练方式、评估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思考,以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日的探讨低频率低水平‘习服’噪声暴露对成年人高噪声暴露引起的暂时性听阈位移(TTS)的影响。方法以听力正常、无噪声接触史、平均年龄25岁的22名成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先接受连续10天、每天6小时、中心频率为0.5kHz的一个倍频程(OBN)、95dB的噪声训练(‘习服’暴露),然后休息2天,待听力恢复后再接触3天、每天2.5小时同样频率105dB的较高水平噪声暴露;对照组则只接受后者暴露。每天暴露前、后进行听力测试(0.5kHz至8kHz),观察TTS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在接受‘习服’噪声暴露期间,TTS几乎在各测试频率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经过10天的暴露后,在0.5kHz和1kHz处TTS分别下降了10.6和10.4dB。在随后接受高噪声暴露时,实验组在除8kHz以外的所有测试频段均产生了比对照组显著性低的TTS(P〈0.05)。3天暴露期间,TTS均值在0.5kHZ至4kHz分别相差7.7、9.5、7.7、5.0dB。结论成年人在预先接受某一低频率低水平的噪声暴露(训练)后,对随后接触高噪声暴露引起的听力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温对大鼠血管活性物质含量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温对大鼠内皮素 (ET)、心钠素 (ANP)、内源性洋地黄物质 (EDLS)释放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将 4 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热习服组、热应激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ANP、EDL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3组间ET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热习服组和热应激组大鼠血浆AN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热习服组与热应激组的EDL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热习服组和热应激组大鼠血清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MDA含量比较 ,热应激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热习服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高温环境对大鼠ANP、EDLS水平有影响 ,热习服与热应激后导致ANP明显下降 ,而EDLS含量明显升高。大鼠质脂过氧化作用增强 ,抗氧化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1.
热应激与热习服对大鼠下丘脑肾上腺素α_2受体的影响谭淼,邱仞之由于在高温环境下,α2受体及其激动剂在中枢体温调节及热习服的产生中可能起主要作用,我们对下丘脑α2受体在热应激与热习服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进一步阐明下丘脑α2受体在热应激与热习服中的意...  相似文献   

12.
不同锻炼方式对热习服和脱习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名男战士,分成越野锻炼和行军、越野联合锻炼2组,每组8人,2周内分别锻炼10~12次(天).热应激踏车试验显示建立了热习服,联合锻炼比越野锻炼获得的热习服水平高.越野锻炼中断15天.心血管系统获得的热河服巳经消失;中断30天,体温调节的热习服也完全消退。但联合锻炼中断30天,心血管系统对热应激的习服仍有部分保留.  相似文献   

13.
着雨衣耐热锻炼对机体汗液和血清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国常有大批人员需从气温不高的地区前往炎热地区或进入高温场所工作。特别是当北兵南调或气温不高的驻地部队开往热区时 ,常见中暑病例的发生。为防止这种因热不适应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上述人员在进驻热区前 ,采用穿着军用雨衣进行热习服锻炼 ,不失为一种简便、切合部队及地方群体作业人员实际的办法。由于雨衣不透气的特点 ,极易形成高温、高湿的微小环境 ,使体汗蒸发散热受阻、体温升高 ,一方面可促进热习服的形成 ,另一方面亦可造成体内水盐的流失。为了探讨这种锻炼方式对机体水盐代谢的影响 ,提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基于富氧环境的高原习服训练中心,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海拔3570 m利用分子筛制氧机供氧和自动供氧控制系统,模拟较低生理等效高度,建立习服训练中心。将24名男性急性高原反应(AMS)患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训练组在O2含量分别为26.0%、24.5%、23.0%和21.5%的富氧环境中进行运动训练各1 d;对照组处于自然低氧环境中,不进行运动训练。将训练组训练期间和训练结束后1 d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AM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值进行比较。结果训练组进入习服训练中心训练后,血氧饱和度有所改善,训练1~4 d和训练后1 d,AMS评分分别为2.08±1.17、1.67±0.65、1.50±0.79、1.33±0.89、0.58±0.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0±0.08、5.58±0.09、4.50±1.17、3.92±0.09、3.42±0.7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高原习服训练中心通过阶梯式调节生理等效高度并进行运动训练,能及时缓解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缩短习服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基于富氧环境的高原习服训练中心,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在海拔3570 m利用分子筛制氧机供氧和自动供氧控制系统,模拟较低生理等效高度,建立习服训练中心.将24名男性急性高原反应(AMS)患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训练组在O2含量分别为26.0%、24.5%、23.0%和21.5%的富氧环境中进行运动训练各1d;对照组处于自然低氧环境中,不进行运动训练.将训练组训练期间和训练结束后1d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AM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值进行比较.结果 训练组进入习服训练中心训练后,血氧饱和度有所改善,训练1~4d和训练后1d,AMS评分分别为2.08±1.17、1.67±0.65、1.50±0.79、1.33±0.89、0.58±0.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0±0.08、5.58±0.09、4.50±1.17、3.92±0.09、3.42±0.7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高原习服训练中心通过阶梯式调节生理等效高度并进行运动训练,能及时缓解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缩短习服时间.  相似文献   

16.
新型热带医学高温实验室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温实验室主要任务是模拟高温、高湿、高辐射热、强噪音、强气流及缺氧等各种恶劣环境。我们研制的一种新型热带医学高温实验室,其目的是为了解高温高湿条件下部队作战及训练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我军在特种条件下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员工号,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学员采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采用考核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成绩为(89.83±5.33)分,对照组学员理论成绩为(86.17±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技能成绩为(84.17±5.43)分,对照组学员技能成绩为(78.50±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深化学习印象、增强思考主动性、强化理论与临床桥接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应用于全科医师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培训,有利于提高学员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增强思考主动性、增加学习兴趣、深化学习印象和强化理论与临床桥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体质量超标学员进行冬季模拟热环境下的有氧运动教学实践,探索安全、快速、有效的减轻体质量方法.方法 按<军人体能标准>挑选出76名体质量超标的军校学员作为受试者,并按统计学原理进行配对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8人.两组均参加日常体育课,试验组每周再进行3次热环境减重训练,每次训练80 min,共21次.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许多研究表明,人的体力水平和耐力与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密切相关。最大摄氧量(Vo_2max)是衡量人体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能力的较好指标。有计划的体力训练可以提高Vo_2max及运动成绩和劳动能力。最近,认为,体力训练对提高人对高温、低温、缺氧的应激能力具有交叉作用。很多作者通过研究一致认为,在常温环境进行有计划的体力训练可以提高Vo_2max及高温运动耐力,加速热习服形成。本文着重讨论人的体力水平和训练与耐热能力的关系,探讨预测人的耐热能力和挑选从事高温作业人员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MOOC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方法:选取在2015年3月~2016年6月这个时间段参与医学继续教育的88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名学员.给予观察组学员在MOOC环境下进行PBL教学模式,给予对照组学员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记录对比两组继续教育学员的基础知识成绩、综合实践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的基础知识成绩为97.56±2.14分,综合实践成绩98.45±2.39分,教学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学员的基础知识成绩为80.23±2.74分,综合实践成绩81.24±2.41分,教学满意度为81.8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医学继续教育学员在MOOC环境下实施PBL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其理论成绩与实践能力,对其往后的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