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呼吸衰竭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时镇静镇痛治疗对儿茶酚胺、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42例需机械通气的病人均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分别于气管插管前、插管后30min、用镇静剂后1小时作血气分析及血儿茶酚胺检测,计算患者氧合指数及测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浓度.结果:采用镇静治疗后,患者血儿茶酚胺浓度较镇静前明显降低(镇静前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分别为362.6±64.1、1465.3±200.5、68.4±5.8,镇静后分别为169.2±43.8、167.2±131.2、16.3±3.2,P<0.05),氧合指数明显改善(镇静前:326.1±20.5、镇静后402.2±27.1,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中儿茶酚胺的水平,改善病人氧合.能有效地阻止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引起儿茶酚胺的明显变化,提高机械通气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镇静镇痛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镇静镇痛集束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在icU气管插管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谵妄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的住院时间。在临床管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吗啡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镇痛镇静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时使用吗啡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对41例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持续给予吗啡静滴镇痛、镇静治疗。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滴注吗啡镇静镇痛效果明显,避免了机械通气时气管导管的伤害性刺激及气管管理造成的疼痛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儿休息质量。结论对使用吗啡镇痛、镇静的机械通气患儿加强监护,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延红  冉蓉  孙继芬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723-1724
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充分镇静,通过镇静的治疗可提高患者对气管内插管的耐受,有利于机械通气,还可以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抗焦虑作用。眯唑安定和异丙酚已广泛应用于ICU患者的镇静,我们选择机械通气患者用眯唑安定、异丙酚、异丙酚复合眯唑安定进行对比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泵注对危重患者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镇平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采用镇痛镇静治疗并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均采取气管插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舒芬太尼泵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4 h、96 h镇痛、镇静评分情况及停药后达到唤醒标准等待时间,观察两组谵妄、躁动、人机对抗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机械通气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泵注,镇静效果显著,唤醒等待时间较短,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脑疾病伴意识障碍患者行机械通气时予镇静与镇痛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收住58例颅脑疾病行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加用镇静镇痛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变化,以及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和临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实施镇静镇痛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指标统计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颅脑疾病伴意识障碍患者行机械通气时给予适当镇静镇痛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王珍 《中外健康文摘》2013,(12):422-42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IMS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IMS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行机械及胆碱酯酶复能剂通气治疗,抢救成功27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0%.结论治疗IMS,首先彻底清除毒物,其次合理采取综合措施,当IMS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时,必须立即气管插管,合理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抢救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56例患者资料,紧急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24例,常规药物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征、血气分析的变化以及最终的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1治疗2h后,机械通气联合镇静组患者同常规药物组相比,临床体征和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均<0.05);2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组病死率为33.3%,显著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59.4%的病死率(P<0.01);3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组存活患者住院时间为24±8d,少于常规治疗组32±7d(P均<0.05)。结论:紧急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能够及时有效地缓解急性左心衰所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能在短时间内使病人转危为安,是抢救急性左心衰发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ICU是机械通气患者主要集中地区,是主要的生命支持手段。部分机械通气患者常因不能耐受气管插管而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动静脉导管和各种引流管等,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机械通气过程中往往采用镇静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生理和精神顺应性。但过度镇静可引起患者咳嗽和排痰能力减弱,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可导致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延长.长期使用镇静剂,可产生药物依赖和戒断症状。因此,患者行镇静治疗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对行有创机械通气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 行有创机械通气HL-SAP患者47例,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镇静、镇痛,对照组给予咪唑安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镇痛.给予镇静、镇痛治疗4h、12 h、24 h、48 h时比较两组镇静评分(RASS评分)及镇痛评分(CPOT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谵妄发生率.结果 给予镇静、镇痛治疗4h、12h、24h、48 h时,两组RASS评分及CPOT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分组与时间均有交互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谵妄发生率为17.4%,低于对照组的45.8% (P <0.05);治疗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有创机械通气的HL-SAP患者,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行镇静、镇痛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镇静镇痛效果,减少谵妄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镇痛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0例经口气管捅管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咪达唑仑针镇静组与咪达唑仑针镇静基础上同时芬太尼针镇痛组,观察其镇静效果及达到镇静目标值后1h及12h的呼吸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镇静镇痛组在达到镇静目标值后的呼吸与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镇静组,两组在1h后心率、血压方面,镇静镇痛组与镇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h后心率指标镇静镇痛组与镇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在镇静基础上给予镇痛治疗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关键环节的把握.方法 52例重度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对27例就诊时即出现呼吸抑制症状者、2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者,分别立即予以紧急和及时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即刻给予洗胃、导泻,氯解磷定、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等特异性药物及其他综合治疗方法;部分重症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结果 52例患者治愈48例,死亡3倒,放弃治疗1例.机械通气时间4-11 d,平均6.5d.其中6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因气管导管堵塞而重新气管插管,余均未发生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结论 机械通气在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患者应用PCA泵镇静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芳红 《华夏医学》2003,16(5):688-690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在治疗期间为了让患者能够耐受气管插管 ,保持安静 ,消除人机对抗 ,减少应激反应 ,常需充分镇静。既往通常采用间断注射镇静剂的方法 ,其结果必然会造成血药浓度的波动 ,引起镇静不足或镇静过度。 PCA泵 (一次性自控镇痛泵 )的使用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 ,因其有良好镇痛镇静效果 ,已广泛应用于大手术后止痛 ,自 2 0 0 1年 7月以来 ,我院 ICU将其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96例为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3年 2月入住 ICU施行机械通气治…  相似文献   

14.
ICU的危重病人多合并呼吸衰竭或存在潜在危险.在治疗过程中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去除诱因外,机械通气为重要的临床救治手段.临床上对必须行机械通气且难以耐受气管插管而烦躁不安,以及自主呼吸与呼吸机相对抗而致缺氧等改变的患者,通常采用镇静和镇痛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是重症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长期应用机械通气容易导致呼吸机依赖。而呼吸机依赖的重症患者往往处于应激、烦躁、焦虑状态,给予适当的镇痛镇静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主流的镇痛镇静方法为药物治疗,其可能导致脱机困难等问题。耳穴疗法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发现其对呼吸机依赖重症患者有一定的辅助镇痛镇静作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耳穴压豆疗法的辅助镇痛镇静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镇痛为基础的镇痛镇静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COPD患者271例,随机分为镇痛镇静组136例和常规镇静组135例,镇痛镇静组在瑞芬太尼镇痛后再予咪达唑仑针镇静,常规镇静组仅予咪达唑仑针镇静。比较两组镇静开始时、镇静后15分钟、1-6小时平均动脉压(MAP),镇静开始时、镇静后6、24、48、72小时氧合指数(PO2/Fi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咪达唑仑针剂量,并统计镇静满意度、延长脱机、谵妄、意外拔除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再次插管、重返ICU、ICU死亡例数及180天病死率。结果镇静15分钟、1小时、2小时后两组MAP均下降,镇痛镇静组高于常规镇静组。镇痛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少于常规镇静组,镇静满意度高于常规镇静组,咪达唑仑针剂量、延长脱机、谵妄、VAP、ICU死亡例数及180天病死率均低于常规镇静组(均P〈0.05),两组PO2/FiO2、ScvO2、血乳酸、意外拔管、再次插管及重返ICU例次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以镇痛为基础的镇静策略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少,能减少镇静药物的剂量,提高镇静满意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刘继东 《重庆医学》2012,41(28):2987-2989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本组75例患者,56例呼吸衰竭明显好转,19例无效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呼吸衰竭,明显减少了气管插管率,降低了病死率;正确掌握无创机械通气的操作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鼻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护理体会.方法:急危重症患者58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有效气道湿化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吸痰时机,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利于早日康复.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鼻气管插管患者行机械通气护理,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总结60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镇静镇痛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60例患者予咪唑安定或异丙酚镇静,必要时加用芬太尼镇痛,严密观察镇静镇痛的效果,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做好呼吸机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压,延迟性镇静,戒断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加强观察和护理,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避免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伤术后镇痛镇静患者每日唤醒期间实施的特殊护理策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多发伤患者,术后转入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并持续实施芬太尼和咪达唑仑镇静镇痛治疗,分为唤醒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唤醒组给予每日唤醒策略,并在此期间实施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唤醒组镇痛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多发伤术后镇痛镇静患者行每日唤醒策略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可以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用量,缩短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