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嘟嘟闯关记     
星星 《中学生数理化》2005,(12):62-62,55
学完有关温度计的内容后,物理探究小组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制作活动.嘟嘟用一个小瓶子和一个吸管做了一个水温度计.他先把这个水温度计放到冰水混合物里,等到吸管里的水面在较长时间内没有明显变化时,在水柱凹月面的最低点处标上“0℃”;然后又把温度计放到沸水里,同样再标上“100℃”.最后把这两个刻度之间均匀地分成100份并刻上刻度.没想到老师看到之后说:“你这个温度计肯定不准确!”你知道为什么吗?  相似文献   

2.
热情温度计     
舒欣 《中学科技》2013,(9):44-45
市场上有一种热情温度计,只要你手握热情温度计,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一个具备热情的人。果真如此吗?难道一个人是否热情可以测量出来吗?想知道答案的话,一起来看看热情温度计中到底隐藏了什么玄机。  相似文献   

3.
初二几何有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利用这一定理就能准确、快捷地解决温度计刻度问题.民体方法如以上题为例,如图1,作两条直线分别代表标准温度计和不准确温度计,分别在两温度计上标出戏水温度及冰水混合温度的相应值.再标出不准确温度计19度时的对应标准温度值,得到三条平行线,由校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得:验证:由题意知,标准温度计因‘的100度就相当于不准温度计的85-5—一80度,则标准温度计的1度就相当于不准温度计的777一0.8度.当。——一”I”。“——””“‘”—…  相似文献   

4.
在竞赛中,对“温度计”的考查主要有: (1)常用温度计、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2)温度计的原理; (3)如何使用刻度均匀、示数不准的温度计.例1 用体温计测定病人甲的体温,示数为38.5℃,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常有学生提出一些“看似无关,实则有关”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绝不能采取“应该那样”、“本来就是这样”的不负责任的回答。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求知欲,不利于学生探索质疑、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发展。例如,在进行“温度计”的教学时,就有学生向我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水也是液体,为什么温度计里不装水呢?如果这样回答:“厂家生产的就是这几种”,或“水是不能填充温度计的”。给教和学带来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标准》这一理念从内容上强调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而且使学生的课堂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数轴”这一课,注重类比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体现新课改的要求,与同行商榷.1教学过程1.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见过温度计吗?谁能读出课本36页上的温度计?生1:我见过温度计,图中温度的度数分别是5℃,0℃,-10℃.师:温度计上有什么?生2:温度计上有数字.生3:温度计上有正数,0,负数.师:以上三位同学回答都很好.说明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如果把温度计水平放置,把它想象成一条直线的话,它能是什么样子?谁能把自己想象的图形画出来?这个问题富有挑战性,学生们都忙碌地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图,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我发现学生画出的图形只有有一.个同学能正确地画出图形③,我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看书上的,然后我就把①②画在黑板上.师:同学们能够根据温度计,按照自己的想象把图画出来,很好,但要仔细地观察温度计,谁能指出这两个图哪些地方画得不对?生4:第...  相似文献   

7.
创意空间     
《初中生》2004,(8)
随心温度计秋冬天气,气温变化较大,人们总担心:“今天需要增加衣服吗?”随心温度计是随着你的心情而可以改变图案的一种细小精致的饰物,如项链、扣子、别针等。只  相似文献   

8.
陈萍  吕宁莉  王梅 《早期教育》2006,(11):39-39
方法一:设计情绪温度计 为了让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让更多的幼儿了解同伴的情绪状况。我们和幼儿一起设计了“情绪温度计”。每位幼儿都在自己的“情绪温度计”上贴上自己的照片。画上喜爱的图标贴在墙上(标记在“笑脸”的方向表明心情好。温度上升;标记在“哭脸”的方向表示心情不好.温度下降)。早晨幼儿入园时。每个幼儿都要用情绪温度计表示自己的心情,情绪好时,“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9.
1.温度计 常用的摄氏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将没有刻度的温度计先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待液柱稳定时在液面处刻上“0”.再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待液柱稳定时在液面处刻上“100”,然后将0至100之间的玻璃柱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即为1摄氏度,由此可见,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70页“自制温度计”内容的设计安排,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值得商榷。1对“自制温度计”的商榷“自制温度计”的制作过程是:在小瓶里装一些带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空气跑出来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自制温度计”内容的安排,其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认识温度高低是可用仪器显示的,二是帮助学生弄清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我在教初中物理课的温度计那一节时,使用了自制的模拟温度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形象直观的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学会如何读数。如果只使用真正的温度计,全班几十位同学反而很难看清楚温度计的构造,更谈不上读数。用模拟温度计教学时,先在讲台上展示一下真正的温度计并讲解其原理和结构,然后将自制的模拟温度计投影在屏幕上,来模拟真正温度计所发生的现象。全班学生均能清晰的观察到模拟温度计上的“水银柱”所指示的温度值,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模拟温度计的投影片制作材料及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0”吧 ?“0”不就是什么也没有吗 ?有什么好谈的 ?”有人会这样随口说到。不 !“0”不只是代表什么也没有 ,还包含有多种内容 ,我讲讲吧 !在数轴上 ,“0”老老实实地站在原点上 ,给我们把正负两种数合理地分开 ,维持着数轴上“人员”的和平与安全 ,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0”的维持 ,数轴将因不成立而被淘汰掉。在温度计上 ,“0”又以温度分划线的身份立在正负温度的中间 0℃上 ,清楚地为人们划定出了正负温度分界线 ,如果没有 0℃的刻度的话……哦 !不 ,不会有这种的温度计的除非有“哥伦布二世”的发现。读过小学就应该知道“0…  相似文献   

13.
我们实验室里用的水银温度计,它的主要构造是一根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上标有刻度,管的下端是一个容积较大的玻璃泡,泡里充满水银.温度计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在设计上却有不少巧妙之处,包含了如下科学原理:1.转化原理物体的温度,用眼睛是看不出的,凭手去摸也只能相对于手感觉出物体温度的高与低,而利用温度计,就能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了.当温度计的玻璃泡(测温液体)与被测物体接触后,发生热传递,使测温液柱的高低发生变化,从而使“看不出”向“看得出”转化,微观无规则运动向宏观有规则运动转化.2.平衡原理温度计…  相似文献   

14.
暑假的一天,骄阳似火,天气非常闷热,妈妈看见我吹着风扇还烦躁不安,就带我去学游泳。浸在水里真清凉啊,我玩得很开心。不知不觉太阳下山了,当我从游泳池上岸时,迎面一阵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真冷啊选妈妈立刻给我披上一条大毛巾,关切地说:“小心着凉。”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芽”妈妈神秘地说:“我和你做个实验就明白了。”妈妈端来一盆凉水,拿来一支温度计。她让我看看现在的温度,正好是35℃。妈妈把温度计放入水中,只见水银柱缓缓下降。妈妈又问:“如果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芽”“当然会上升,盆外热嘛。”…  相似文献   

15.
教材“温度计”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对此,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水在生活中很常见,成本低,容易加颜色,便于观察。水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什么不用水来做温度计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水的蒸发”教学记湖北江陵县教研室薛烈龙上课后,首先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每组两支温度计,这时,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为室温。让学生用其中一支温度计测杯内水的温度,测得水温比室温低2℃。教师问学生:“如用同一支温度计先恻水温,然后,从...  相似文献   

17.
《测定物体温度》一课,有几处教学时容易处理不当。 其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在水中液柱静止时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值。而教师说:“当液面静止时再读数。”并没有讲清如何读数,一定要求学生的视线与液柱顶端相平。 其二,测冰水水温。冰水混合温度一定是0℃,然而有的小组测  相似文献   

18.
如果你把温度计对着旋转的风扇,你会发现读数并没有什么变化;而把温度计置于自行车车胎气门的出气口,突然拔去气门心儿,温度计的水银柱会急剧下降,电风扇的  相似文献   

19.
玺率、全、五 从前有个钱三麻,专骗老百姓的钱,他在地上摆了5只盒子。5只盒子从1到5都编上了号。1、2、4号盒子都写着“宝石在这盒里”。3号盒子上写着“宝石不在这盒里”,而5号盒子上写着“宝石不在1号盒里”。 钱三麻高喊着:“恭禧发财,恭禧发财。放上一贯钱可得宝石一块。”不少过路人都围着看,机灵的小明智也正好路过此地,挤了进去。 钱三麻说:“在这5只盒子里,有一只盒子里有宝石,你拿出一贯钱放到你认为有宝石的盒子上。如果你放得对,一贯钱不但可以拿回去,盒中的宝石也归你。如果你放错了,这一贯钱就归我了。” 一位过路的商人把一贯…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结识了“正数、负数”之后,又从温度计上得到启发,引出了“数轴”.有了数轴,学习代数就有了几何背景,它为数与形的转化架起了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