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徐彤  艾抚宾  乔凯  黎元生 《当代化工》2012,(3):233-235,279
通过对C5抽余液选择性加氢的工艺条件试验,考察了入口温度、氢油体积比、体积空速和反应压力等主要工艺条件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在稀释进料,C5/环己烷为1/2,反应入口温度为44℃,氢油体积比(对原料C5)为500∶1,体积空速(对C5原料)为1.0 h-1,反应压力为基准+2.0 MPa,加氢后的C5组分中二烯烃及炔烃总含量小于1.0%。1 000 h的稳定性实验证明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在固定床加氢微反装置上,采用硫化态NiMoW/Al2O3催化剂,以东宁轻质页岩油(<350℃馏分)为原料,考察反应条件对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反应空速、提高反应压力、提高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加氢脱氮反应活性,提高产物的质量.在反应温度380℃、反应压力8.0MPa、体积空速0.8h-1、氢/油体积比750∶1的条件下,加氢生成油的硫、氮、芳烃含量均明显降低,石脑油馏分可作为化工轻油,柴油馏分可直接作为清洁柴油调和组分使用.  相似文献   

3.
以大庆石化催化柴油和焦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研究了载体不同元素改性对Ni-W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锆改性后氧化铝载体ZT-3具有适宜的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以ZT-3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JZ-3的加氢脱硫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345℃、反应压力6.4MPa、氢油体积比500:1、空速2.0h~1的条件下,加氢柴油硫含量小于10μg/g。  相似文献   

4.
以减五线馏份油溶剂精制后的抽出油为原料,采用两种方法对它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一是以糠醛为溶剂研制符合一定标准的橡胶填充油;二是与发烟硫酸反应,研制石油磺酸钠.生产橡胶填充油的适宜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80℃.剂油比3.0,在此条件下产物收率为63.00%、芳烃含量为56.84%,符合某些企业橡胶填充油标准.生产石油磺酸较适宜的操作条件为:酸油比0.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石油磺酸收率为64.14%.与10%氢氧化钠中和反应,采用乙醇萃取出石油磺酸钠,测定其活性物含量为42.1%,可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所开发的方法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考虑,在我国都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和含氢硅油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得丙烯酸酯改性硅油。采用FT—IR表征了产物结构;研究了反应温度、含氢量、催化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紫外光(UV)固化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含氢硅油的活性氢质量分数0.3%、反应温度85℃、铂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10^-6。产物具有UV固化活性,指干法测定固化时间45s。  相似文献   

6.
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加氢脱氧生产生物柴油的关键是开发具有优异加氢脱氧活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催化剂。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本体型Ni-Mo复合氧化物加氢脱氧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BET等表征,以含20%小桐子油的正辛烷溶液为原料,在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和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可制备出具有优异活性的钼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水热处理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以及形成了部分Ni Mo O4新相,前者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后者使催化剂的活性增加,二者的综合作用使水热处理催化剂的活性下降。提高催化剂的焙烧温度或添加镁铝尖晶石等方法可有效改善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和调控小桐子油的加氢脱氧反应路径。在330℃、2~5 h-1和310℃、2 h-1条件下,小桐子油在700℃焙烧、水热处理前后的催化剂上的脱氧率均高达99.0%以上。与在水热处理前催化剂上的反应结果相比,小桐子油在水热处理后催化剂上的脱羧基、脱羰基反应产物增加了15%。  相似文献   

7.
以硅酸钠为原料,通过简单焙烧工艺制备固体碱催化剂,催化麻疯树子油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焙烧方法、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固体酸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醇油比对酯交换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焙烧法,在400℃焙烧2 h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50 min,催化剂用量为3%,醇油物质的量比为11:1,其酯交换率为99.9%。  相似文献   

8.
在100mL固定床加氢实验装置上,采用自制的不同性质的加氢催化剂组合对云南解放军化肥厂鲁奇炉副产的宽馏分煤焦油进行了加氢改质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压力、温度、空速和氢油比等参数对煤焦油加氢改质的影响显著,并在反应压力12.0MPa,温度360℃,液时空速1.0h-1和氢油比1200∶1的优化条件下通过加氢改质和产品分馏,可以获得约9%的小于160℃石脑油馏分、78%的160℃~350℃柴油馏分和13%大于350℃尾油馏分.实验装置连续运行了1114h后仍能保持稳定,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蜡     
华东理工大学的张建雨等人以低含氢硅油和仪烯烃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有机硅蜡。最佳反应条件为:含氢硅油的活性氢质量分数1.36%、α烯烃中的C=C键与含氢硅油中的Si—H键的量之比1.15:1、金属催化剂的用量为1.15μg/g,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8.5h。  相似文献   

10.
体相催化剂经水热处理后,催化剂孔结构发生了改变,孔容、孔径和比表面积增加。采用小型加氢装置加工处理不同超深度脱硫难度的柴油原料,对水热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超深度加氢脱硫活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体相催化剂经水热处理后,提高体相催化剂的超深度加氢脱硫活性和芳烃饱和性能,加工处理超深度脱硫难度大的劣质柴油时,加氢活性提高更加明显。以直馏柴油为原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精制油中硫含量小于10μg/g时,对比没经水热处理的催化剂,水热处理后催化剂的反应温度降低了5℃。而以催化柴油为原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精制油中硫含量小于10μg/g时,水热处理后催化剂的反应温度比水热处理前的反应温度降低了13℃。水热处理后的体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石油资源短缺,对数量可观的煤焦油进行加氢生产燃料油和精细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在参照贵金属和铁系催化剂优点的基础上,通过多级研磨和程序升温焙烧,制备出重质油加氢复合型催化剂。以煤焦油重质油为原料,对复合型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复合型催化剂活性高,压力对加氢活性影响不大,反应温度和反应停留时间对加氢活性影响明显,较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0℃,反应压力17 MPa,停留时间60 min;复合型催化剂的加氢活性高于贵金属催化剂和铁系催化剂。煤焦油重质油经过加氢裂化后,密度和黏度明显降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15.8%,H/C原子比提高,N、S等杂原子含量大幅降低,沥青质含量由36.56%降至19.31%。复合型催化剂制备方法环境友好,具有贵金属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铁系催化剂的成本低等优点,下一步应以其他重质油为原料,开展复合型催化剂的适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润滑油溶剂精制后的抽出油为原料,对其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一是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研制符合一定标准的橡胶填充油;二是与发烟硫酸反应,研制石油磺酸钠.生产橡胶填充油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60℃,剂油质量比2.0,在此条件下,产物收率为68.86%,芳烃含量为55.36%(质量分数),符合某些企业橡胶填充油标准.生产石油磺酸较适宜的操作条件为:酸油质量比0.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石油磺酸收率为64.14%,与10%(质量分数)氢氧化钠中和反应,采用乙醇萃取出石油磺酸钠,测定其活性物含量为42.1%(质量分数),可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新疆东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对新疆东疆褐煤进行煤质与组成分析,以新疆东疆褐煤与加氢溶剂为原料,在500 m L搅拌式高压釜中进行加氢液化的过程调控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停留时间对氢耗率、气产率、转化率、油产率、沥青质产率的影响规律,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液化性能及各类产物分布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0. 01 t/d连续试验的验证,并深入解析了液化初级油品的结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新疆东疆褐煤液化活性组分高达90%,具有高挥发分和高H/C原子比的煤质特征,在反应温度430℃,反应压力15 MPa和60 min的缓和反应条件下,煤的转化率高达94%,油产率57%,依然呈现出与传统反应条件(反应温度450℃,反应压力17 MPa,反应时间60min)相当的反应性能和液化效果,是一种适宜直接加氢液化的优质原料,反应条件的缓和使反应器温控更加平稳,有利于降低大型液化设备的能耗。过程调控表明,反应温度升至430℃,有效促进了煤和沥青质向油和气的转化,导致转化率和油产率增加;高氢压有利于氢气在液化体系中的溶解,有利于稳定自由基碎片,增强了沥青质中稠环芳烃加氢向小分子的转化; 30 min新疆东疆褐煤已呈现出良好的液化效果和反应性能,时间延长至90 min,铁系催化剂的活性相Fe7S8在加氢液化反应过程中逐渐转变为Fe9S10,甚至是FeS等非活性态,催化能力明显降低,引发了沥青质的缩聚反应,导致沥青质产率升高,转化率和油产率下降。0. 01 t/d新疆东疆褐煤连续试验获得的直接加氢液化初级油保留了煤的一些结构组成特征,具有高密度、高芳烃、高氮低硫的特点,220℃馏分油20℃密度为851. 2 kg/m~3,220~350℃馏分油20℃密度为953. 5 kg/m-3,2种馏分初级油的主要组成为单环芳烃,均为60%左右,这是由多环芳烃易加氢生成单环芳烃,而单环芳烃加氢或开环反应较为困难所致。220℃馏分油氮含量为2 500×10~(-6),220~350℃馏分油氮含量为4 800×10~(-6),均比各自的硫含量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4.
李佳  孙国方  赵甲 《工业催化》2014,22(9):698-700
以邻苯二甲酸二辛脂为原料,利用高压加氢反应评价装置,系统考察催化剂载体和活性物质的选择、活性组分负载量及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选择大孔γ-Al2O3,活性组分选择铑和钌等贵金属,并通过镧改性以降低贵金属使用量,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组分负载质量分数0.2%~0.5%,焙烧温度为550 ℃。催化剂在220 ℃还原2 h,在反应压力10 MPa、反应温度150 ℃、空速0.75 h-1和氢油体积比1 000∶1条件下,将不低于99.5%的邻苯二甲酸二辛脂转化为环己烷二甲酸二异辛酯。  相似文献   

15.
朱海丽  吴小王 《广州化工》2011,39(20):64-65
在氯化铵溶液体系中,以氧化镁,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备高纯过氧化镁。研究表明采用氧化镁活性大于100,氯化铵/氧化镁不小于10%,过氧化氢:氧化镁不小于4∶1,反应温度大于40℃情况下,反应时间不小于30 min,可制备出纯度大于90%的过氧化镁。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妥尔油酸和一乙醇胺为原料合成磺化妥尔油酸一乙醇胺,探讨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最佳反应条件:妥尔油:硫酸:一乙醇胺=1:0.4:2,反应分二步进行,第一步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分别为40℃和5 h,第二步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100℃和2 h.试用试验表明,产品具有优良的抗磨润滑及防锈性.  相似文献   

17.
麻疯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酯交换工艺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周慧  鲁厚芳  唐盛伟  梁斌 《应用化工》2006,35(4):284-287
以麻疯树油为原料,研究了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的酯交换反应条件的影响及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的适宜操作条件为:油∶甲醇=1∶6(摩尔比),使用油重的1.3%的KOH为催化剂,在64℃下反应20 m in,甲酯收率达98%以上。在优化反应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动力学特征,32℃和51℃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0.6627 L/(m in.mol)和0.9474 L/(m in.mol),反应的活化能约为Ea=15.46 kJ/mol。  相似文献   

18.
杨圣儒 《广东化工》2005,32(11):50-53
介绍了制造白油的工艺流程、反应条件及原理,选择减二线基础油、加氢裂化循环油、150SN二次加氢油三种不同原料制备26#白油并进行了条件试验,考察了三个条件试验所加入不同量的酸、碱、酒精、白土所产生的效果,对收率进行了对比,讨论了试验结果并分析选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生物油的反应活性是制备生物油-PF(酚醛树脂)的关键因素。首先利用酚单体取代基共轭效益参数(Rc)评价了生物油中主要酚类物质的理论反应活性,然后测定了生物油/甲醛的实际反应能力,并与苯酚/甲醛的反应能力进行了对比,以此来评价生物油的整体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生物油中酚类物质的理论反应活性为苯酚的29%;在10 g生物油中加入2.0 g NaOH,并且当反应温度为80℃和反应时间为90 min时,生物油的实际反应能力是苯酚的31%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微通道反应器组合平台上,以KOH为酯化催化剂,考察了停留时间、反应温度、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KOH用量、原料酸值对柴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55s、反应温度55℃、醇油物质的量比8、催化剂KOH用量1. 2%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达到最大,为98. 2%。并且反应原料要求酸值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