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掌握罗湖区婴儿死亡及死因分布状况。方法 :对 1993~ 2 0 0 2年辖区婴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年间婴儿死亡率下降显著 ,从 1993年的 17.7‰下降到 2 0 0 2年的 8.4‰ ,但暂住流动人口婴儿死亡率高于常住人口。第 1位死因1993~ 1998年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破伤风 ;1999~ 2 0 0 2年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应制定有关措施 ,不断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的预防、监测和治疗及早期诊断技术 ;加强暂住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 ,可避免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2.
深圳罗湖区5岁以下儿童近10年死因变化趋势纵向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掌握罗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死因分布状况。【方法】对1993~2002年10年间罗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年来罗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显著,从1993年的19.2‰下降到2002年的10.0‰,但暂住流动人口死亡率要高于常住人口。第一位死因1993~1998年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破伤风;1999~2002年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应制订有关措施,不断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的预防、监测和治疗抢救、早期诊断技术;加强暂住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1—2015年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变化,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2015年绍兴市医疗卫生机构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儿童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表和儿童生命质量监测调查表等资料,对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死亡原因及死因顺位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1),新生儿死亡率从3.42‰下降到2.13‰,婴儿死亡率从5.07‰下降到3.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6.93‰下降到5.14‰。这5年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居多,占71.80%;婴儿死亡又以新生儿居多,占63.16%。2011年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前三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溺水,占全部死因的42.38%;2015年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溺水和先天性心脏病,占全部死因的35.25%。这5年间,出生窒息由第二位死因下降至第四位,先天性心脏病由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结论降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的发生率是减少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的重要举措,同时应采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周晶 《江苏预防医学》2015,26(2):117-119
目的了解仪征市5岁儿童主要死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2006-2013年仪征市5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及评审资料。结果2013年仪征市5岁儿童死亡率2.82‰、婴儿死亡率2.56‰,新生儿死亡率2.31‰,与2006年相比分别下降71.31%、63.53%、45.13%;婴儿死亡占5岁儿童死亡的71.4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3.08%,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85.37%;前5位死因为溺水、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死亡率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呈负相关(r=-0.922,P0.01)。结论仪征市新生儿、婴儿、5岁儿童死亡下降速度均较快,溺水、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为本地区儿童主要死因,应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提出相关措施干预.[方法]对2002~2005年封丘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5年封丘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4‰,婴儿死亡率19.54‰,新生儿死亡率16.9‰.各年间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因依次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路途死亡原因不明、先天性心脏病.[结论]提高产科质量,掌握新生儿复苏和新生儿喉镜插管等措施,可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扶沟县崔桥乡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因及各年龄死亡率变化趋势,统计分析了1991-2002年12年监测上报的死亡登记及报表.结果:新生儿死亡率1998年最高为37.80‰,2002年16.61‰;婴儿死亡率1998年最高为48.82‰,2002年为23.99‰;1-4岁儿童死亡率1996年最高为2.68‰,2002年为1.09‰.历年新生儿与婴儿死亡构成比为66.67-100.00%;婴儿死亡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比为50.00-93.04%.新生儿死因前5位依次为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败血症.婴儿死因前5位依次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败血症.1-4岁儿童死因前5位依次为意外事故、溺水、脑炎、肺炎、意外窒息.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依次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败血症.  相似文献   

7.
2000~2008年秦淮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南京市秦淮区2000~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0~2008年秦淮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统计.结果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20‰、5.83‰、6.65‰.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63.16%、87.72%、12.28%.2000~2008年秦淮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经趋势χ2检验得出χ2=39.81,P=0.0000<0.05,具有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与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窒息、其他肿瘤和肺炎.结论 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预防早产和低出生体重,预防出生缺陷,预防出生窒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省外流动人口婴儿死亡情况。方法:对绍兴市2007年70例省外流动人口婴儿死亡情况与本地户籍人口婴儿死亡进行比较。结果:省外流动人口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高于本地户籍人口婴儿;前四位死因分别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意外窒息和新生儿破伤风,胎龄小于30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g及感染性疾病的死亡比例较高;死亡婴儿住院出生比例低于本地户口儿童,死亡未治疗比率则高于本地户口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省外流动人口婴儿死亡率高于本地户口儿童,主要死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意外窒息,流动人口婴儿保健服务利用低于本地户籍人口婴儿。  相似文献   

9.
永康市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永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方法:对2003-2007年永康市21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市5年平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83‰,新生儿死亡率为4.23‰,占总死亡的61.93%,婴儿(0~1岁)死亡率为5.58‰,占总死亡的81.65%.新生儿(0~27天)死亡以早产低出生体重为主,28天~1岁婴儿(28天~364天)死亡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1~4岁儿童(1岁~4岁)死亡以溺水、意外窒息和其他意外为主.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以新生儿死亡为主.死因顺位前5位为: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意外窒息和其他意外、出生窒息.外来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结论:重点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与婴儿期保健工作和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全社会的妇幼保健意识和妇幼保健技术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死因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努力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1994~2000年婴儿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掌握婴儿死亡的动态变化 ,及时调整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对策。 【方法】 对山东省 1994~ 2 0 0 0年婴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7年来山东省婴儿死亡率下降显著 ,1994年为 3 2 .41‰ ,2 0 0 0年 18.2 7‰ (χ2 =2 2 6.5 2 ,P <0 .0 1)。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在 1994年和 1999~ 2 0 0 0年为第 1位死因 ,出生窒息为第 2位死因 ;1995~ 1998年前 2位死因分别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 【结论】 降低婴儿死亡率 ,关键要降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死亡率 ,同时要提高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预防、监护和治疗水平 ,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治水平和群众利用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白银市2003~2010年婴儿死亡的调查统计资料,对婴儿死亡率的变化及其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为确定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与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利用全市5个县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2003~2010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中婴儿死亡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0年来全市婴儿死亡率下降明显,但农村婴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2003~2008年婴儿前3位死因顺位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中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死亡率下降明显,出生窒息死亡率下降不明显,2009~2010年婴儿前3位死因顺位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等出生缺陷死因顺位上升。婴儿死亡构成中,新生儿占84.60%,其中早期新生儿占69.57%。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乃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应加大对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妇幼卫生投入,加强农村三级妇幼卫生网络和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城乡间协调发展;重视先天异常的预防、提高其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渭南市2006至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6至2010年渭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0.79‰、13.13‰、14.77‰.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比的68.16%、88.94%和11.06%.2006至2008年渭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经分析,χ2趋势=38.18,P=0.0001<0.01,具有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其他先天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和出生窒息,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峨眉山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2001-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58‰,婴儿死亡率10.76‰,新生儿死亡率7.3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27.79‰下降到2011年的10.98‰。死因顺位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2001-2011年峨眉山市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厦门市同安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死因及动态变化,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同安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同安区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05年的4.29‰、7.43‰、8.58‰降至2009年的3.15‰、5.33‰、6.55‰.前5位死因分别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炎;1~4岁儿童前3位死因分别为意外、其他肿瘤和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率。采取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保健、高危妊娠管理,提高产科质量与新生儿复苏技术,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是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新生儿死亡和婴儿死亡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扶沟县崔桥乡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因及各年龄死亡率变化趋势,统计分析了1991-2002年12年监测上报的死亡登记及报表。结果:新生儿死亡率1998年最高为37.80‰,2002年16.61‰;婴儿死亡率1998年最高为48.82‰,2002年为23.99‰;1-4岁儿童死亡率1996年最高为2.68‰,2002年为1.09‰。历年新生儿与婴儿死亡构成比为66.67-100.00%;婴儿死亡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比为50.00-93.04%。新生儿死因前5位依次为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败血症。婴儿死因前5位依次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败血症。1-4岁儿童死因前5位依次为意外事故、溺水、脑炎、肺炎、意外窒息。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依次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败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镇1999~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龙岗镇5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 003年死亡率分别是47.99‰、42.83‰、42.52‰、29.67‰、21.24‰,新生儿、婴儿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9.22‰、7.78‰、8.53‰,1999~2002年前两位死因分别 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2003年前两位死因分别是出生窒息、早产和低体重儿.结论 1999~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今后儿童保健工作在不放松对感染性疾病 控制的同时,要把儿童生存问题的重点转移到降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伤害等的预防和控制上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京市白下区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方法对2008—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共监测活产婴儿22 665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93‰,呈下降趋势。婴儿死亡80例,其中新生儿占81.25%。婴儿、新生儿主要死因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发育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4岁儿童主要死因是溺水、意外窒息和败血症等。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应以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为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1-2013年四川省<5岁儿童死亡率(U5MR)和死因构成变化趋势.方法 从四川省<5岁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2001-2013年基础监测资料,采用描述统计和x2检验分析四川省城市和农村儿童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结果 四川省U5MR从2001年的35.30‰降至2013年的11.77‰.2013年四川省农村U5MR为城市2.37倍,新生儿死亡占U5MR比例的44.72%.2013年四川省U5MR死因前3位: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其中,城市前3位:先天性心脏病、溺水和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并列),农村前3位: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与出生窒息.出生窒息、肺炎和低出生体重死亡率均逐年下降,而溺水、腹泻和交通意外死亡率呈现反复.结论 2013年四川省U5MR已达到国家2020年l3‰目标;降低农村U5MR,缩小城乡差异仍然是今后工作重点;基于死因构成变化,防治重点需要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年龄构成及主要死因顺位,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克拉玛依市2007-2011年全人群死因回顾性调查中,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结果 2007-2011年共发生5岁以下儿童死亡110例,死亡率为10.59‰,其中婴儿死亡96例、死亡率为9.24‰,新生儿死亡60例、死亡率为5.78‰,早期新生儿死亡48例、死亡率为4.62‰;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的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总体无明显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其他先天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和意外死亡(并列第三)、出生窒息、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以婴儿为主,占87.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2.5%,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的80%。结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异常、出生窒息和意外死亡严重威胁克拉玛依市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应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及产科质量,积极开展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等防控措施,普及儿童安全宣教,从而有效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莆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亡谱的变化,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5年莆田市≤5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和妇幼卫生年报表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0年来莆田市新生儿、婴儿、1~4岁、≤5岁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5年分别为2.50‰、4.14‰、5.64‰和,1.51‰,年均递减13.8%、11.3%、9.9%和5.0%.新生儿、婴儿和≤5岁儿童前5位死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先天异常,1~4岁儿童为肺炎、溺水、交通意外、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意外.儿童死亡率随着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的提高而下降.结论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异常和意外伤害是莆田市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应加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围产期保健管理,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和儿童急性呼吸道病例管理,加强意外伤害预防,降低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