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稳粮增油的重大技术和解决粮油争地矛盾的重要举措,而有效防控鼠害是保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成效的重要工作。为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围栏捕鼠系统(TBS)对田间鼠害的防控效果,2022年在贵州省大方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开展开放式TBS和封闭式TBS的田间捕鼠试验。结果表明:2022年6月8日至9月29日,开放式TBS和封闭式TBS共捕获害鼠143只,捕获害鼠的数量比例分别为41.26%和58.74%,开放式TBS的鼠害防控效果优于封闭式TBS;2种安装方式TBS捕获害鼠的种类和性别组成基本一致,捕获的害鼠种类以黑线姬鼠为主,捕获害鼠的高峰时间均为7月。开放式TBS和封闭式TBS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鼠害均具有一定防控效果,可在大方县推广使用,但需结合其他灭鼠方法并选择在每年3—11月实施,以获得更好的鼠害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由于农田害鼠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导致粮食产量损失严重。为了降低粮食损失,现介绍一种提高农田鼠害毒杀效率的方法——田间人工诱鼠集中毒杀法。一、人工创造老鼠栖息取食场所1.旱田地,大豆、玉米等作物籽粒收获完毕后,秸秆要留在田间一部分。具体操作方法:大豆、玉米地  相似文献   

3.
2018—2019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共举办鼠害控制农民田间学校(FFS)3间,培训农民学员91人,以学员为中心,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的参与式、互动式、成人非正规教育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后学员鼠害防控意识及灭鼠技能均有了明显提高,测试题总体正确率由训前的74.51%提高到训后的89.67%,正确率提高了15.16%;学员总体满意率达100%,其中非常满意率为98.67%,满意率为1.33%,无不满意评价;农民田间学校质量控制指标总体执行良好,"是"的质量控制指标占总质量控制指标的91.27%,"否"的质量控制指标占8.73%。农民田间学校创新的培训模式,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和认可,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鼠害防治工作,加大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田间学校普及率。  相似文献   

4.
广西玉米田间鼠害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害广西玉米的主要鼠种是板齿鼠、褐家鼠、黄毛鼠、小家鼠等,玉米播种期和乳熟期受灾最严重,采取田间分布取样方法,进行鼠害调查,准确掌握鼠情,制订科学的防治计划,可提高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5.
曹剑荣 《现代农业科技》2007,(23):104-104,106
江城县地处亚热带湿热地区,鼠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根据多年监测鼠情结果分析,认为小家鼠为江城县优势鼠种,针对其种群基数高、繁殖快、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提出田间和农舍相结合的划区治鼠害防控措施,实现江城县农田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鼠害损失率降至2%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广鼠害控制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工作方式,体现辅导员的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农村灭鼠技术能手。2018年9—10月,在贵州省都匀市良亩村开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贵州省鼠害控制项目(TCP/CPR/3608)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农民田间学校(FFS)"1间,培训学员30人,出勤率100%,平均年龄44.5岁,女性占73.3%,学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3%。通过培训后测试,学员对鼠害控制技术水平提高了30.7%,农民田间学校培训采取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培训方式,学习氛围活跃,学员易接受。通过对培训方式方法、辅导员能力以及培训内容等满意度测评,优项选择率达到99.3%;通过对质量控制指标能力检测优项达87.5%,效果良好,值得在全市农业技术培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农田鼠情预警监测与持续开展控鼠防害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经济建设的发展、人类活动的频繁、自然环境的改变、害鼠天敌捕杀过多、生态平衡失调,农田鼠害有所上升,不但危害农田的种子、幼苗及稻、麦、豆、菜等未收获农产品,且大量窃食室内贮粮,并对人类传播疾病。近年来西瓜、玉米、大豆、蔬菜苗床受害田约占10%,一般被害率7%~10%,有的地方连播连毁难以成苗,延误季节、减少收入。鼠害对水稻等大宗作物也有一定危害,每年秋收季节,常能见到星星点点的鼠害痕迹,虽一块田损失量不算大,但全区每年有几万kg之多。可见鼠害不浅,大有农田灭鼠之必要。  相似文献   

8.
为推广鼠害控制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工作方式,体现辅导员的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农村灭鼠技术能手。2018年9—10月,笔者等在贵州省都匀市良亩村开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贵州省鼠害控制项目(TCP/CPR/3608)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农民田间学校(FFS)”1间,培训学员30人,出勤率100%,平均年龄44.5岁,女性占73.3%,学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3%,通过培训后测试,学员对鼠害控制技术水平提高了30.7%,农民田间学校培训采取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学习氛围活跃,学员易接受,通过对培训方式方法、辅导员能力以及培训内容等满意度测评,优项选择率达到99.3%,通过对质量控制指标能力检测优项达87.5%,效果良好,值得在全市农业技术培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贵州省农区鼠害防治人才培养,增加农民田间学校(FFS)师资力量,不断提升鼠害防治团队成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鼠情监测与防治技术水平。2020年9月,在余庆县举办了贵州省农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培训采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的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式进行,训后30名学员测试平均成绩由训前48.90分上升到85.47分,及格率由训前36.67%上升为100%,学员成绩提升74.78%;学员参与式培训理念得到转变;学员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增强;学员和领导对培训模式和培训成果给予充分认可和肯定,各项测评内容的非常满意率均为100%。针对今后举办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要进一步优化,建议增加培训时间1~2 d,进一步丰富培训活动内容,举办时间安排在农田鼠害发生高峰期的5—7月为宜;培训经费投入要进一步加强,建议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增加培训经费投入,确保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的持续举办。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我区有很多农民反映田间玉米从下部叶片叶尖开始枯萎,然后逐步向上蔓延,有的甚至导致整株枯萎。农技人员深入田间,通过调查发现,玉米大小叶斑病田间感病株率达95%以上,因此,需要及时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在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发病期为玉米抽雄前后至收获期间,一般可引起减产的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因此,对此病不可轻视,发现发病应及早喷药防治,以确保产量。在玉米生长季  相似文献   

11.
南繁玉米的病虫鼠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虫、鼠害是玉米南育、南繁工作的大敌。以多次南育工作实践为基础,综合了全国诸多同行防治南繁玉米病、虫、鼠害的经验教训,以期为做好玉米南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磐石市主要农作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约150万亩)。影响玉米稳产高产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因素(旱灾、涝灾、风灾、雹灾、霜冻、病虫草鼠害等),另一个是可控的非自然因素。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影响玉米生产的非自然因素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建峰 《河南农业》2014,(15):42-43
<正>海南三亚是我国玉米南繁的主要集中地区,南繁前期10—11月初是三亚夏天雨季的末期,主要是台风雨,有些年份在2—3月连续阴天,并时有毛毛雨,降雨量并不大。土质多为轻沙土质,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病虫鼠害发生较重,以上诸多因素影响南繁玉米自交系的正常生长。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玉米地的田间  相似文献   

14.
鼠害不光损害田间农作物,还咬坏衣物、各种商品、设施,还传播疾病,给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损失。为减少鼠害对人类的危害、损失,必须开展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鼠害防控工作,减少粮食损失,本文结合贵州省鼠害防治研究成果,总结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鼠害防控技术,提出了下步鼠害防控工作建议,旨在进一步普及鼠害防控技术,有效控制鼠类危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旨在明确玉米品种对玉米主要病虫害的抗性及药剂防治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效。通过田间调查,分析27个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的抗性;通过玉米大喇叭口期整株喷雾,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灌浆中期,供试27个玉米品种的大斑病发病株率为58.33%~100%,平均91.42%;发病级别2.33~6.97,平均4.51。玉米蜡熟期所有供试玉米品种的大斑病发病株率均为100%,平均发病级别6.89;玉米螟危害的被害株率23.33%~71.67%,平均45.74%;百株虫量20.00~88.33,平均51.94。大喇叭口期整株喷雾,供试11个药剂处理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较低,其中最低0%,最高10.57%,平均仅为5.37%。由此可见,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和玉米螟的抗性差异很大,且供试27个品种不同时期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强弱排序不同;大喇叭口期药剂整株喷雾防治玉米大斑病,供试11个药剂处理的田间防效均不理想,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了6种新型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分析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情况,调查各杀菌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三唑酮EC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最优,50%多菌灵WP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较差;三唑酮处理的小区玉米平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20%呋福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是一种理想的种子处理方法和手段,具有杀虫、杀菌、防缺素症、刺激玉米生长等优点,对地下害虫防效达95.8%以上,对玉米丝黑穗防效达73.0%以上,同时兼防玉米苗期茎腐病及鼠害。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农业》2012,(6):24-24
根据预测,2012年,受异常气候、耕作方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将受到多种病虫草鼠害的威胁,预计全年累计发生病虫草鼠害75亿亩次,比2011年增加3亿亩次。为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部确定2012年作物保护目标,将小麦、水稻、玉米主要作物病虫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20.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烟嘧磺隆防除夏玉米田间杂草的每666.7m^2最佳使用剂量为90 ml,用药适期为7~8叶期,对玉米安全无药害,不影响生长且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