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在眼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科的护理实习生96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带教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运用于眼科护理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及护生对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把211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理论、操作的平均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理论、操作的平均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临床带教中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肿瘤化疗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76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对临床路径的认知程度、理论和操作的平均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对临床路径的认知程度、理论和操作平均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性(P〈O.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临床带教中有助于提高护生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孙向群 《吉林医学》2013,34(14):2804-280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关节骨科实习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我科的护理实习生8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教学路径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出科业务能力及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出科考核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教学路径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接收的手术室护理实习生78例,对其临床教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实习生在入科室后均采取临床带教方式,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采取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带教方式,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分析,观察组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实习生采取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可有效的增进护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生对理论及操作的掌握程度,并增加护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6.
临床教学路径与传统教学在产科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产科护生临床带教中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教学路径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临床教学路径组和传统教学组相比显著提高了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论:临床教学路径有助于提高产科带教质量和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付强  朴元子 《吉林医学》2012,33(20):4475-447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在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出科考核成绩(理论、操作)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减少在临床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增加实习生的积极性和实习满意度,为在今后工作中能够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一对一"护理实习带教方法与传统带教方法在护生实习效果上的差异,探索一种有利于提高实习质量的带教方法.方法 将2010-2011年度护理实习生80人随机分为"一对一"实习带教组与传统带教组,经过1个月的临床实习,比较2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测评及护生满意度.结果 "一对一"实习带教组实习生各项成绩及护生满意度都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结论 "一对一"实习带教法运用于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伤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评价及效果.方法:将5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个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口试成绩、理论笔试成绩、技能成绩、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在骨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实习护生共计9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实验组给予临床路径教学法,分别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明确了教学目标,规范了临床带教行为,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目标法教学法培养脊柱外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思维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目标教学法和传统带教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脊柱外科临床带教,对比以临床思维为主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试成绩。结果:两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两组临床思维能力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性、解决问题能力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教学方法和锻炼临床思维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教学可有效提高脊柱外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护生对临床实习教学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护理实习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两组在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实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实习生带教方法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路径法用于神经内科的护理临床带教可使护理带教的质量以及满意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临床教学路径,探究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校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医院消化内科实习护生76例作为分析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传统路径组护生38例和临床路径组护生38例。传统路径组护生给以传统带教教学路径方法,临床路径组护生给以临床带教教学路径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结果分析数据显示,两组护生刚入科时的业务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实习后出科时,临床路径组护生的业务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传统路径组护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路径组护生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方法新颖、理论联系实践等方面的教学满意度评价高于传统路径组护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带教教学路径相比,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临床教学路径,利于护生护理业务理论及实操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护理带教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学校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生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晖  龙烁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943-94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临床路径的运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及综合测试成绩。结果临床教学路径组和传统教学组相比,带教效果显著提高。结论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神经外科带教质量和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方式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护理实习生带教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至2017年4月到我科实习的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护生的基础上,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84.0±2.5)分和(86.0±3.2)分,观察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92.0±1.8)分和(94.0±2.3)分明显更高(P0.05),且在2组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0%,而观察组则为96.67%,显然观察组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化、规范护理操作带教对提升护理教学质量和带教满意度的意义。方法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将本科室带教的3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另4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传统的护生带教路径表进行带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护生入科护理操作考核表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95.03±3.25 vs 91.75±3.1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带教老师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7.5%vs 77.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操作考核表,可以强化和规范护生临床护理操作的带教工作,不仅提高了护生临床操作能力,也提升了护生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效能的临床带教模式。方法:确定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的应用,对护理实习生在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带教前、后整体素质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给护理实习生理论巩固提高14%,基础疾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掌握提高22%,护理操作技能提高15%,护理理念应用率提高13%。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的应用不仅使护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也使护生的工作理念与态度更加明确,从而最终提高了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与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针对性带教模式在肾内科护理带教模式中的效果。方法:将34例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带教模式,实习期结束后比较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的满意程度,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结果:带教老师对对照组护生的满意度为76.47%,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比较,观察组护生的基础知识、护理操作及与患者关系等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带教模式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类研究的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在临床护生带教与传统护生带教进行比较,企图研究对照两组间学习结束时的差别。方法将2005~2007年来儿科实习的护理学生分为研究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结束时两组间分别进行考核观察,主要从学习成绩(理论考核、实践技术操作、和患者沟通技巧与能力等)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考核。结果实施了循证临床带教后,护理实习生成绩和带教质量、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通过两组研究结果,证实了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带教中有显著提高护生适应现代临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输液室临床护理带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2年7月在本院输液室实习的55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对照组,抽取2013年8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输液室实习的59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进行分组带教,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分别进行出科考核和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笔试考核、技术操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实习生平均考核总分(88.31±2.98)显著优于对照组(76.41±2.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输液室实施分组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及护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