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阐述了影响我省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发展中的土壤管理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为今后我省防护林体系中的土壤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防护林工程和防护林学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防护林学的特点。对全球性几项具有巨大影响的防护林工程(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日本的治山治水工程,中国建国30年来的防护林工程,非洲绿色坝工程)的评述。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兴建,一期工程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重大变革与其实践。“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与中国十大防护林体系工程,中国防护林工程、生态林业工程和中国防护林的演变趋势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利用结构、林种结构和林分结构3方面综述了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问题, 展望了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发展趁势。  相似文献   

4.
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骨干防护林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需要出发,阐明了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骨干防护林的涵义、布局的原则和依据,提出了骨干防护林布设区划和建设要点,对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北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苗普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开始建设以来,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三北地区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同整体工程一样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概念以及提出的背景进行了介绍,论述了这一新的学术思想对防护林建设的指导意义;根据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对其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对贵州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农田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 ,并对农田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持续性调控原则与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 ,提出了农田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辽东半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辽东半岛各区域气候特点、土壤类型和植物分布情况,对辽东半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进行了区划。针对不同区域,因害设防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意见和方法,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务实的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防护林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回顾了中国防护林和防护林科学的发展过程 ,对各时期防护林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研究特点做了简要述评 :中国具有规模的防护林实践和研究 ,起步于 50年代的网带状沙区防护林及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护林的营造与研究 ;三北一期工程的建设标志着中国防护林实践和理论研究进入了现代防护林体系阶段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发展是中国防护林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10.
信息传真     
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环境效益研究取得新进展由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共同主持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技术”,经过14个单位30多位科技人员历时5年的协作研究,取得了《沿海防护林体系气候、土壤及护堤效益》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该成果于1995年11月通过了林业部科技司组织的鉴定。该项成果着眼于苏北和辽东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群体效应,以定位观测和半定位观测相结合,采用系留气球观测、卫星遥感分析、上镶微形态分析等新技术手段,较系统地探讨了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中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年作为评估年,从红树林防护、保护基础设施、改善和调节小气候、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等六个方面对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价值为8184.51亿元。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与森林生态环境控制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水土流失集中分布于鄱阳湖水系的"五河"及其支流流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坡耕地、工业生产建设废弃物,尤其以林业用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森林资源年龄结构比例失调,林地逆转流失严重,森林利用与恢复方式单一,致使水土流失控制所需要的森林生态防护功能供给不足。为了遏止水土流失,必须调整人工林单一树种结构,重建防护功能较高的复合型森林生态系统,同时调整和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坡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实施全流域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3.
广西重点公益林水土保持效能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重点公益林为监测对象,采用地面监测法与调查监测法相结合,定期获取水土保持现状数据,构建广西重点公益林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掌握重点公益林水土流失现状及动态变化,对重点公益林水土保持效能进行分类监测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有林地水土保持效能明显优于无林地,间隔期内(2005-2006年)重点公益林资源质量稳步提高,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程度呈减少趋势,森林保育土壤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改变沿海地区造林树种单一状况,确保防护林生态系统稳定性,1992年在福建东山县赤山林场开展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木麻黄保存率、树高、胸径生长量均大大超过木麻黄纯林;混交林防护效益明显大于木麻黄纯林;混交林林地土壤肥力高,改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soil erosion of the different woodlands according to a long-term fixed-position observ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teep slope plantation of uncontrolled measure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s apt to produce sediment Forestland has very strong effect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hen the biomass of arbor in the hillslope is over 1 4.51t/ha. Through analyzing the fun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bout forestland (arbor, bush and the mixed wood of arbor and bush), it can be known that if the high forest coverage reaches 40%, forests will provide better protective function. To vegetation under forest, litter layer, herb and sparse forest land which do not suffer destruction from human beings, they all have good function in preventing erosion, and the amount of soil loss is far less than the tolerance of soil erosion. At the same time, when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biomass are in an appropriate state, they will have powerful protective function.  相似文献   

16.
我国林区发展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区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章从复杂性理论出发,提出开放的复杂林区巨系统的概念,探讨林区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林区复杂系统演化发展的过程,其演化模式符合Logis-tics增长曲线。为正确认识林区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促进我国林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森林土壤碳氮过程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是碳和氮的重要贮存库,土壤碳氮转化是陆地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过程之一。森林土壤中碳、氮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关键。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森林土壤碳氮的矿化是森林土壤最主要的碳氮过程。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与大气交换含碳氮物质,则是土壤碳氮过程的直接反应,也是影响尹土壤碳氮过程和土壤碳氮库动态的主要方面。然而。从大尺度上探讨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过程的分异机理,研究典型植物群落土壤碳氮过程特征及探索森林土壤碳氮过程与植被的互动机制及关键植物种君l对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研究土壤碳氮过程有关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等内容还未见报道,认为这些内容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如3S技术和电子午专感器技术等将会很快应用于森林土壤碳氮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AStudyontheSoilWaterBalanceofProtectiveForestEcosystemsinLoessAreasinChinaChenLihua,YuXinxiaoCOlleg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  相似文献   

19.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数据,采用土壤本分测值标准差、标准差检验值、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对杉木人工幼林土壤水分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幼林与成熟林相比,土壤蓄水能力较弱,水源涵养能力较差,在0~30cm土层,幼林地土壤含水量低于对照地和间伐地,而变幅则高于对照地和间伐地;在较深的根系分布层.情况则相反;幼林地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变化相似性趋大,各层次间土壤含水量差异也变小,对水分的调节和缓冲能力变差;依据土壤水分测值标准差、标准差检验值.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可将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划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土壤水分活跃层、土壤水分次活跃层3个层次.并将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划分为相对稳定期、补偿期和损耗期.  相似文献   

20.
论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基础理论和经营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重大林业生态工程之一,经过50多a的建设历程,保障了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严重的防护林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要提高防护林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单纯是建设技术问题,更重要是体系构建理念问题。从景观生态、系统经营、多样性保护、生态演替、生态经济等原理,探讨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的基础理论和经营模式,为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经营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