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停流光度法研究了Fe(2+)对H_2O_2氧化变色酸动力学反应体系的催化作用,建立了快速测定铁的停流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条件为:H2O21.0%,变色酸7.5×10-3mol/L,PH1.8,反应温度28℃,在435um处测定吸光度。本法线性测定范围为0.15-1.2μg/mLFe(2+),检出限为0.012μg/mL。停流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分析周期,明显提高了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金川一次铜镍合金氯化液的特点,研究了针铁矿法除铁,除铁率可达99.9%。除铁后液含铁小于0.02g/L,铁渣主要成分是Fe2O3.H2O,镍、铜夹带损失率均小于0.5%,铁品位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0.5mol/dm^3HCl溶液中浸出比表面积约为3m^2/g的黄铜矿精矿是在333K温度下分别使用赤铁矿(Fe2O3)和氯化铁(FeCl3)粉进行的,用Fe2O3ow ivpcbm oge dyt sk d 24ih jf mw rjbc xq 75%的铜,而使用FeCl3粉可浸出约65%的铜。使用Fe2O3粉浸出时,铜的产率是不用促进剂时的两倍或更多,当浸出后固体残渣表面形成大量元素硫时,  相似文献   

4.
U3O8试样用硝酸分解后,用TBP-CCl4溶液萃取分离铀,水相用HClO4蒸干,残渣溶于0.05mol/L的HClO4和0.03mol/L的酒石酸混合底液中,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Cu、Pb、Zn、Cd,然后用氨水调节pH为9.5,用方波极谱法测定Fe、Mn,最后加入20μL丁二酮肟用络合物吸附波催化方波极谱法测定Ni、Co.标样测定结果接近给出的中位值,精密度高.变异系数在2.1%-9.7%之间。  相似文献   

5.
用Fe(OH)3沉淀从1.5—2L水样中预浓集钍,以硝酸溶解沉淀并蒸干,再分别用氯氟酸和高氯酸蒸干,以除去不溶物和有机杂质,随后用3mol/L硝酸溶解沉淀,以4%P204-甲苯溶液萃取、5%草酸溶液反萃取,加氯化钙溶液沉淀出草酸钙,离心分离后用5mL4mol/L盐酸溶解沉淀,以偶氮胂Ⅲ为显色剂测定其吸光值。本方法的测定下限可达0.03μg/L,能满足大部分环境水和工业废水中钍浓度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机绘制了Bi,Fe,As,Sb,Pb等元素的Me-Cl-H2O系和Me-NO3--H2O系的Eh-pH图.在对Eh-pH图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提纯氯氧化铋精矿,制取药用次硝酸铋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样品溶液经CL-5209萃淋树脂在2mol/L硝酸介质中分离铀后,用催化极谱法测定铌。铌在0.8%H2SO4-0.05mol/L酒石酸-2%KSCN-0.08%抗坏血酸-0.0004%聚乙烯醇底液中,于-1.3V处呈现络合催化氢波(vs.SCE)可用二次导数测定。铌峰电流与浓度(0.005~0.03μg/mL)有线性关系。称样0.1g时,铌的测定下限为0.5μg/gU、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15%,加入回收率为91%~119%。  相似文献   

8.
本法采用25%(NH4)2CO3和H2O2溶解UF4,利用237-季铵萃淋树脂色谱分离技术,将UF4中铀与待测杂质元素在6.5mol·L(-1)HNO3介质中定量分离后,及975型ICP直读光谱仪同时测定UF4标准物质中Cr、Fe、Mo、Ni和Ti。取样300mg时,分析结果均落在标准值的置信区间内,相对标准偏差<10%。测定下限为0.04×10-6~0.073×10-6。  相似文献   

9.
应用微机绘制电—pH图分析氯氧化铋精矿提纯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机绘制了Bi,Fe,As,Sb,Pb等元素的Me-Cl^--H2O系和Me-NO3^--H2O系的Eh-pH图,在对Eh-pH图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提纯氯氧化铋精矿,制取药用次硝酸铋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0.
对TiFe_0.86Mn_0.1/L-沸石包合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与TiFe_0.86Mn_0.1比较发现,两者的热力学性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动力学控制步骤相同,均受成核及长大控制。复合储氢材料的研究是寻找新型储氢材料、改善性能的有效途径。利用沸石和TiFe_0.86Mn_0.1合金的特性制备的TiFe_0.86Mn_0.1/L-沸石包合物是一种不同于单一合金的复合材料 ̄[1]。作为储氢材料,其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中是极为重要的。对于LaNi_5体系,许多作者报道过其动力学方面的特性及反应机理 ̄[2.3.4],H.S.ChungandJ.Y.Lee ̄[5]对TiFe基合会的动力学也进行了研究。热大学研究同样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TiFe_0.86Mn_0.1/L-沸石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刘虎生 《铀矿冶》1995,14(3):205-207
本文叙述了用975型ICP直读光谱仪,同时测定铀矿石尾渣标准物质中As、Ba、Be、Cd、Cr、Cu、Ni、Pb和Zn,以HF-HNO3-HClO4分解试样,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5-0.014μ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铀矿石尾渣标准物质中9种元素的测得值与标准值一致,方法简便并适用于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温结晶法处理硼矿石硫酸法制硼酸后的母液,进行硫酸镁和硼酸的分离。结晶实验在FXY-0.5A 高压釜中进行。在180℃温度下,MgSO4-H3BO3-H2O 体系结晶生成固相MgSO4·H2O。研究了硫酸镁浓度、硼酸浓度、结晶时间对MgSO4·H2O 结晶产率的影响,最后确定母液中MgSO4 结晶生成固相MgSO4·H2O 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中硫酸镁的浓度为25% —28% ,硼酸的浓度小于4% ,结晶时间4h,结晶温度180℃,一水硫酸镁产率为57.6%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动力学-无机双显色反应体系双组分同时测定的方法,讨论了测定的基本原理。用流动注射分析法研究了Fe(Ⅱ)和Sb(Ⅲ)诱导的Cr(Ⅵ)-Ⅰ-淀粉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和Fe(Ⅱ)-邻二氯菲显色体系,拟定了铁和锑同时测定的方法和条件。本法测定铁和锑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2μg/mL、0.2—2.0μg/mL,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2μg/mL和0.03μg/mL。  相似文献   

14.
磁性材料用超纯铁精矿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磁选方法预处理原料,制备适合于永磁铁氧体生产的合格超纯铁精矿。试验研究表明,在磨矿细度98%-37μm、磁场强度0.1T、分散剂用量3mg/L、有机高分子用量ω=4×10-6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出TFe71.8%、SiO2<05%的超纯铁精矿;生产出合格的铁氧体永磁材料,其指标:Br=0.2105T,Hc=129.8kA/m,(B·H)max=7.2kJ/m3。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用975型ICP直读光谱仪,同时测定铀矿石尾渣标准物质中As、Ba、Be、Cd、Cr、Cu、Ni、Pb和Zn,以HF-HNO3-HClO4分解试样,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5—0.014μ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铀矿石尾渣标准物质中9种元素的测得值与标准值一致,方法简便并适用于例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30台φ70mm玻璃钢离心萃取器回路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半工业试验现场的试验结果。钴的单级萃取级效率>96%,反萃取级效率>94%。萃取回路连续运行174h.处理一次合金与铜渣联合氧气浸出液3.5m ̄3。得到三个合格产品液:1 ̄#电解镍的电解液,CoCl_2溶液,Co>120g/L,Co/Ni>10000和FeCl_3产品液,Fe>60g/L,Fe/Ni>10000。  相似文献   

17.
梁焕珍  于道成 《矿冶》1995,4(2):57-60,67
本文叙述以前驱物Pb(OH)_2、ZrO(OH)_2和TiO(OH)_2为原料,在2L高田釜内水热合成、制备功能性压电陶瓷微粉PZT的过程.就水热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碱度、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在低于200℃,2mol/LKOH,2h条件下,成功地合成该粉体。经X-衍射和电子显微镜检测分析,该产物是一种平均粒径小于0.3μm的立方晶体,具有良好的田电效应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高品位氟碳铈矿焙烧分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氟碳铈矿的分解过程是分步进行的。低温时RECO3F首先分解在REOF;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REOF发生相分离,生成Ce0.75Nd0.25O1.875和(Ce,Pr)La2O3F3两相。进一步提高温度可促进(Ce,Pr)La2o3F3分离为LaFe,Ce2O3,PrO1.83等相。  相似文献   

19.
共沉淀法制备Sb2O3—Al(OH)3复合阻燃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用共沉淀法获得了Sb2O3-Al(OH)3的超细粉末,比表面达69m^2/g,换算粒径为0.023μm。粉末X-R的衍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中Sb2O3以斜方晶型存在,Al(OH)3以无定型结构存在。研究了温度、洗涤方法、pH值等因素对比表面及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用共沉淀法获得了Sb2O3-Al(OH)3的超细粉末、比表面达69m2/g,换算粒径为0.023μm。粉末S-R的衍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中Sb2O3以斜方晶型存在,Al(OH)3以无定型结构存在。研究了温度、洗涤方法、pH值等因素对比表面及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