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的发展,到如今MPLS成为主流技术。MPLS原理,MPLS工作方式和MPLS具备的优势。随着MPLS技术应用成熟,运营商、企业开始大规模采用MPLS新建或升级其网络。结合MPLS在网络中部署,阐述MPLS在VPN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移动MPLS将MPLS技术和移动IP技术结合起来,在MPLS网中支持IP的移动性。介绍了移动MPLS的原理,详细阐述了移动MPLS的几种关犍技术:快速切换技术、“三角路由”问题解决方寨和移动MPLS中QoS的实现,最后探讨了移动MPLS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海  王涛 《中国数据通信》2002,4(2):101-105
本文综合论述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解释了MPLS各组成要素的含义,举例说明了MPLS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介绍了MPLS在流量工程,虚拟专网(VPN),QoS,光传输控制等领域的应用,简要介绍了近年来MPLS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实现MPLS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MPLS VPN组网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日益增长的MPLS VPN业务需求,就MPLS协议的发展和MPLS VPN组网的技术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IP宽带城域网开展MPLS VPN业务提出了应用模式,并对MPLS VPN业务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自1996年引入以来,MPLS技术迄今已经历了9年的发展历程。虽然MPLS本身只是一项技术。并非业务。自MPLS技术提出以来。相关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MPLS已成为电信网络进一步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对于运营商而言。MPLS已经不是用和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在其之上开发新业务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简要探讨MPLS对IP网络和业务发展的影响。首先概述MPLS市场的演进过程,然后简要介绍了基于MPLS的IP新业务,最后阐述了基于MPLS的面向业务的IP网络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因特网上的MPLS流量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因特网上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流量工程,首先简述了MPLS、约束路由技术以及增强链路状态内部网关协议,然后讨论了设计MPLS流量工程系统的主要问题,接着说明了配置MPLS流量工程系统的步骤,最后阐述了MPLS网络的QoS机制。  相似文献   

7.
MPLS技术与MPLS VPN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PLS为解决基于IP交换的网络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很可能成为下一代Internet骨干网的交换技术,以MPLS为基础的MPLS VPN技术与原来的VPN技术相比也有明显优势,根据MPLS技术的优势分析探讨了MPLS VPN技术的应用原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MPLS和MPLS—TE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特别是对MPLS—TE的主要应用,如隧道(Tunnel)和链路保护(FRR)等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MPLS—TE在广东省IP骨干网络实施方案的介绍,给出了一些MPLS—TE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配置。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和MPLS流量工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流量工程实现的思路和流程;在以RSVP-TE Daemon for Diff-serv over MPLS under Linux软件包构建的MPLS实验平台上,设计了一个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流量保护自动处理机——实现了自动重路由、自动流量切换,以及自动弹性恢复。  相似文献   

10.
基于 MPLS 的 VP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PLS是当前IP与ATM融合较为成功的技术,得到各厂家广泛支持,并已有相关产品投入应用,全军宽带综合业务信息网就是利用MPLS技术作为骨网络核心技术,但MPLS技术对VPN的支持由于技术复杂而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各厂家的产品都有其局限性。本文在对VPN与MPLS技术进行介绍后,论述了目前较好的MPLS VPN解决方案--MPLS BGP VPN。  相似文献   

11.
随着MPLS技术应用的普及,本文面向运营需要探讨MPLSVPN网络设计问题,首先对MPLSVPN技术实现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阐述BGP/MPLSVPN和L2MPLSVPN两种方式的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MPLSVPN路由及相关配置方案,并分别从链路连接、设备选择等方面阐述MPLSVPN网络部署方案,为MPLSVPN网络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作为MPLS领域重要应用的MPLS VPN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它基于MPLS协议具有的安全、可靠、快速的转发特性在骨干网络构建专用网,实现跨域、可靠安全的多业务通信,这一特性也使得它在运营商网络部署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推广。为了加深对MPLS VPN技术的理解和认知,文中主要对组网过程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参数(RD和RT)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同时还采用了对组网实例的分析,来加强对路由标识符和路由目标这两个参数的认知以及对MPLS VPN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MPLS VPN在大客户组网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网络发展趋势和大客户组网的业务需求,首先,分析MPLS VPN技术较传统ATM/SDH组网的优势;其次,介绍运营商应用MPLS VPN技术承载大客户组网业务,同时结合QoS、链路保护技术提高业务质量和可靠性的各种具体方案。主要方案有单一MPLS VPN和多种MPLS VPN技术组合应用两类。单一MPLS VPN又分为三层MPLS VPN(BGP/MPLS VPN)和二层MPLS VPN(VLL,VPLS);多种MPLS VPN技术组合应用又可分为BGP/MPLS VPN终结VLL,VPLS终结VLL和VLL与VLL对接。通过实验室的测试,验证了以上方案的可行性和承载效果,给出了采用不同的MPLS VPN方式承载大客户组网业务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4.
MPLS网络主动式流量和拥塞控制机制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群  丁炜  邵旭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24(11):1573-1580
MPLS是具有大带宽一时延迟的网络,用传统的TCP解决MPLS拥塞问题显得十分困难,该文结合MPLS的网络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MPLS网络的主动式流量和拥塞控制机制,在网络边缘节点引入拥塞反馈处理,对实验模型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实验证明,与传统的TCP协议相比,该机制将流量和拥塞控制从用户端点扩展到MPLS边缘路由器,能够更及时地检测和控制网络拥塞,缩短了控制时延,可以进行较精确的流量调节,实现了提高吞吐量和改善缓冲区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MPLS VPN技术的成熟,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大部分的MPLS VPN技术主要应用在一个AS域内,随着MPLS VPN在同一个AS域内的广泛应用,跨域间的MPLS VPN通信需求逐渐增加,本文将通过某一跨域MPLS VPN客户的实施案例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个可通用的跨域间的MPLS VPN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Designin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adds to the capabilities of IP networks in several ways. Despite new capabilities, MPLS technology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ordinary IP networks. In turn, the design process for MPLS networks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the design of any IP network. This article examines MPLS and IP technology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what is common between them. The common design steps of MPLS networks and other IP networks are outlined briefly, and those issues specific to MPLS networks are covered in more detail.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MPLS point of presence design, routing design issues for MPLS, and provisioning of sufficient label space  相似文献   

17.
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MPLS in the Intern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in an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network. We first review MPLS, constraint-based routing, and enhanced link state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 to provide a background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We then discuss the general issues of designing an MPLS system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The design of GlobalCenter's MPLS sys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our experiences, a generic procedure for deploying an MPLS system is proposed. We also discuss how to provide QoS in a network with MPLS. Putting these together, we present to readers the practical issue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a working solution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MPLS in the Internet  相似文献   

18.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向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迁移,实际就是,MPLSTE控制层面向GMPLS控制层面发展的过程。在迁移过程中,MPLS和GMPLS设备或网络同时存在,将出现多种互联情况。标准的互联功能要求,在使用GMPLS技术的同时,保持现有的IP/MPLS网络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