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森林立地分类和评价是林业科研和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我们在福建省林业用地立地研究工作中,采用五级立地分类系统(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亚区—立地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对福建省林业用地立地分类和评价进行了研究。本文仅介绍其中的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划分和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
结合太行山森林立地分类,应用区内95个县级气象台站观测资料,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全区水热条件排序,进而应用系统聚类进行分区,把全区划分为太行山北段山地立地亚区、晋东土石山地立地亚区、冀西石质山地立地亚区、太行山南段山.地立地亚区等4个立地亚区。  相似文献   

3.
试论建立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有绪 《林业科学》1990,26(3):262-270
森林立地分类、评价及其应用,是造林营林工作的科学基础。建立全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就包含了“立地区划”的任务,森林立地分类单位就是立地区划单位。本文阐述了立地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单位,并提出了我国包含3个立地区域、17个立地带、58个立地区和163个立地亚区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以森林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综合多因子突出主导因子逐级控制法,分析立地生态因子地域分异的综合特征及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结合福建省林业生产实际,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正确反映立地特征和本质,确定了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即根据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划分2个立地区域,按气候因素划分4个立地区,按地貌类型的差异划分9个立地亚区,按中地貌划分29个立地类型小区,按地形因子划分109个立地类型组,以土壤因子为主划分408个立地类型,并编制了立地质量评价等级表。本成果是编制林业规划、生产计划、作业设计、造林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对适地适树、科学造林营林、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促进林业绿色增长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着重论述应用遥感方法进行海岸防护林立地分类的依据。原则和分类系统。其分类原则:①构成海岸森林立地诸因素及其综合特性的一致性;②立地类型、地理景观及形象特征关系的密切性;③立地类型一般能反映主导因素的作用;④特定地理景观指示特定的森林立地生产力的客观性;⑤海岸带森林立地发展阶段及经营利用方向的一致性;⑥遥感信息的可判性。分类系统:森林立地带(续分亚带),森林立地区,森林立地亚区,森林立地类型组及森林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与森林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地形特征、土壤自然环境因素和相关经营条件,采用经改进的林地立地质量分类方法,对福建省林地立地质量进行重新分类,将福建省林地的林地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从分类结果的分布情况分析更加适合福建省的森林经营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全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遵循南北方立地分类试点的标准与方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按照分区分类原则,采用定性评定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制订全省立地分类系统和立地质量评价等级,并在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造林营林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综合多因子分类方法,通过对山西省气候、地貌、地形、土壤、植被的综合分析研究,以逐级控制的方法,将山西省划分为5级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共划分5个立地区.11个立地亚区,25个立地小区,115个立地类型组,215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风沙区立地类型划分与抗逆树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地类型划分与抗逆树种选择是半干旱风沙区适地适树造林的技术关键。通过对山西省森林立地类型系统的分类,区划出半干旱风沙区的土石山、黄土丘陵、盆地河滩3种立地类型小区,从中划分出9种立地类型亚区和20种立地类型,并根据不同立地类型的特征、指示植物种类和近60 a来人工造林树种的生态适应性,提出了不同立地类型抗逆树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立地分类是依据立地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立地综合体划分为不同等级和类别,是实现科学造林、育林、营林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吕梁山东侧黄土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按亚区的区划依据将该立地区分为两个亚区,并根据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将该立地区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小区,14个立地类型组,23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立地分类理论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立地分类必须根据我国自然地理背景及地域分异特点,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立地分类系统。我国自然条件即有纬度(水平)地带性热力分异,又有非纬度(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干湿分异和地质、地貌分异。特别是地质、地貌分异是山区立地分类的重要依据。立地分类是一种逐级控制的分类系统,不同级别的划分,依据不同的主导因子,并为不同对象服务。造林区划是依据大尺度地域分异,即水热条件及巨地形,以及它们的次一级分异;立地类型,在山区是依据大、中、小地形,以及岩性和土壤容量、质量因素分类。我国立地分类和造林区划宜组成一个系统,分成五个等级单位,即: 造林区(或森林立地区、森林生长区) 造林地区(或森林立地地区、森林生长地区) 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林业专业调查主要技术规定(试行)》中规定要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建立森林立地分类和评价系统,并提出了原则要求。为了检验所拟定的各项原则,资源司于1985年5月和11月分别在山西省武乡县、福建省沙县进行了立地分类北方和南方试点。通过试点对建立我国森林立地分类和评价系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立地分类南、北方试点所提供  相似文献   

13.
论森林立地分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论述森林立地分类的依据原则和分类系统。森林立地分类的依据是森林立地生产力,包括现实生产力、集约经营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以及适宜性(包括限制性)。森林立地分类的原则:1.构成森林立地的自然因子及其组合的一致性;2.森林立地生产力水平和宜林性质的近似性;3.森林立地发生与形成因子及限制因子的一致性;4.森林立地发展阶段和经营方向的一致性。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森林立地地区,森林立地区,森林立地级,森林立地类型组,森林立地类型和植物群落型。  相似文献   

14.
杉木立地条件的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气候(主要为水热条件)、地貌、地质、土壤及植被等立地因素对杉木生长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杉木产区区划及立地分类系统。以水热条件和区地貌为依据,对杉木产区作出带、区(亚区)二级区划;在区(亚区)之下,以大地貌(岩性)、局部地形及土壤因素为依据,分别划分立地类型区(亚区),立地类型组及立地类型。同时还编制了杉木(实生)地位指数表和多因素数量化地位指数查定表,以评价立地生产力;对立地分类及立地评价在林场还作了应用研究。应用这个研究成果不仅可以避免目前有些地区不恰当地选择商品材基地和造林地,而且可以作为提出育林措施的依据,改善杉木林的栽培,提高杉木造林的生长、生态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森林立地区划的自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主要自然因子要素将黑龙江省森林立地区划为四个立地区和九个亚区,并对各亚区的自然特征分别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森林立地类型图是在森林立地分类、评价基础上制作的,是森林立地分类、评价及应用的图面综合反映,它用图面直观地反映立地特征、立地质量的好坏和立地应用前景等各种立地信息,并通过立地类型图这样的媒介,将森林立地分类、评价的结果落实到具体的地段,制定某一具体地段利用规划的本府资料。现以江山娇林场为研究对象,将森林立地类型图的编制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山西东部土石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按亚区的区划原则将该立地区分为太行山北段山地立地亚区、晋东土石山立地亚区和中条山土石山立地亚区3个亚区,并根据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将该立地区划分为9个立地类型小区,51个立地类型组和95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之一,集体林经营面积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91%。本文着重对集体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单位、宏观控制、林种调整、森林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森林经营类型组织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原则做法和经营方案实施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山西省吕梁山土石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按亚区的区划原则将该立地区分为管涔山、关帝山山地立地亚区和吕梁山南部山地立地亚区2个亚区,并根据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将该立地区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小区,19个立地类型组,39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山西省中南部盆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按亚区的区划原则将该立地区分为忻太盆地立地亚区和晋南盆地立地亚区两个亚区,并根据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产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将该立地区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小区,14个立地类型组和22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