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55例肠系膜病变血管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方法选取2010—2017年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55例,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 (1)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30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钙化、狭窄、血栓形成。(2)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综合征患者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第一、二部扩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小;胡桃夹综合征患者6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左肾静脉受压及远端左肾静脉扩张。(3)5例患者CT血管造影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结构异常。(4)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性充盈缺损。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可作为诊断肠系膜血管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3年间诊断有活动性腹内动脉出血者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2~76岁,平均42岁。均作过动态CT检查,口服及静脉注入量为60%含碘造影剂150ml(2~3ml/s,共50ml,1~1.5ml/s,共100ml)。本组病例有5例经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10例经手术证实,另1例尸解证实。结果:11例中经CT显示腹内出血部位为脾出血6例,肝出血3例,肠系膜动脉出血2例。另为腹壁或椎旁肌出血3例,肾旁间隙出血3例,腰大肌出血1例。CT显示活动性动脉出血的14例为大血肿内有局限性高密  相似文献   

3.
血管活性因子在调节血管张力、血凝状态、细胞生长、细胞死亡和白细胞黏附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研究发现 ,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浆内皮细胞 (EC)、内皮素 (ET)水平升高〔2 ,3〕 ,而溶栓治疗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研究老年 AMI病人静脉溶栓成功前后血浆 EC、ET、一氧化氮(NO)神经肽 Y(NPY)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 材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 2 0 0 1年入院静脉溶栓成功 AMI病人4 5例 ,男 33例 ,女 12例 ,年龄 6 0~ 75 (平均 6 3.4± 10 .5 )岁。AMI前壁 2 2例 ,下壁 16例 ,下壁 +前壁 7…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 1 996~ 1 998年收治百余名急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 80例在应用脑细胞活化剂 ,扩血管药物 ,脱水药等基础上 ,又联合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 (DF-5 2 1 )和血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 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并经 CT检查证实。患者随机被分为两组 :治疗组 40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 2例 ,年龄 5 2~ 71 (平均6 2 .4)岁 ;对照组 40例 ,男 2 5例 ,女 1 5例 ,年龄5 5~ 73 (平均 6 4 .2 )岁。1 .2 方法治疗组首日给予东菱精纯克栓酶 (DF- 5 2 1 ) 1 0BU 0 .9%氯化钠 2 5 0 ml,静脉滴…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VT)是一种少见的腹部血管闭塞性疾病 ,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术前诊断较困难 ,多数病例需经剖腹探查确诊 ,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 983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1月我院收治 MVT患者 9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45~71岁 ,平均 6 0 .2岁。1 .2 临床表现 发病至入院时间 6~ 1 96小时 ,平均84小时。6例急性腹痛起病 ,3例隐痛发病。主诉均为腹痛 ,伴恶心、呕吐 ,其中 3例呕吐咖啡色液体并排黑便。患有门脉高压症 2例 ,陈旧性脑栓塞…  相似文献   

6.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们应用巴曲酶治疗急性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 30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6 0例 TIA患者 ,头颅 CT检查未发现病灶 ,均符合 WHO制定的 TIA诊断标准 ,临床排除出血倾向及其他治疗禁忌症。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巴曲酶组 30例 ,男 2 2例、女 8例 ,年龄 38~ 75 (平均 5 2± 3)岁。对照组 30例 ,男 2 4例、女 6例 ,年龄 4 7~ 76 (平均 5 2± 4 )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 (1~ 12小时 )、病情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 ml静滴 ,并采用扩血…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我科自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共收治 118例基底节区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出血量在 30~ 5 0ml。随机分为 2组。锥颅血肿碎吸组 6 0例 ,男 4 8例 ,女 12例 ,年龄 6 0~ 79岁 ,平均 6 5 .6岁 ;保守组 5 8例 ,男 31例 ,女 2 7例 ,年龄 6 0~73岁 ,平均 6 3.1岁。上述患者有 5年以上的高血压病史 ,在发病 3~ 2 4h内经CT检查确诊。 118例患者血肿均位于基底节区 ,血肿破入脑室者 17例。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 ,出血量平均 38.8ml。锥颅血肿碎吸组平均 4 0 .1ml,保守组 37.8ml。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偏瘫、失语…  相似文献   

8.
我院CT室自 2 0 0 0年 2月 1日~ 2 0 0 1年 2月 1日对 2 0 0例病人进行了CT增强扫描观察 ,现将效果与副反应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例 :2 0 0例病人进行了CT增强扫描观察。其中高龄组 10 0例 ,男性 6 8例 ,女性 32例 ,年龄 6 0岁~ 78岁 ,平均 6 5 2 8岁。检查部位 :头部 6例 ,胸部 5 4例 ,腹部 36例 ,盆腔 4例。非高龄组 10 0人 ,男性 6 6例 ,女性 34例 ,年龄 35岁~ 5 9岁 ,平均 4 6 6 9岁。检查部位 :头部 12例 ,胸部 38例 ,腹部 4 7例 ,盆腔 3例。 2 方法 :本组用螺旋CT机扫描 ,采用静脉碘过敏试验阴性者 ,用高压泵…  相似文献   

9.
螺旋CT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 (PE)发生率高 ,漏诊率亦惊人地高。除对疾病认识不够外 ,检查设备或手段有限是其重要原因 ,尤其是在广大基层医院。笔者通过对 6例肺栓塞患者的成功诊治 ,初步探讨螺旋CT肺血管成像联合D 二聚体检测在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1 临床资料急性PE患者 6例 ,全部为男性 ,年龄 4 7~ 70岁 ,长期吸烟 5例 ,伴双下肢静脉血栓及左下肢骨折各 1例。临床表现气促 4例 ,心悸 3例 ,胸痛、咯血各 2例 ,休克 2例 (其中晕厥 1例 )。采用美国GELightspeed 8排螺旋CT检查 ,碘海醇注射液为造影剂 ,高压静脉推注泵推注 ,浓度 30 0mgI/ml,速度3ml…  相似文献   

10.
杨文  杨桂娥 《心脏杂志》2003,15(2):184-184
近来研究证实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具有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本文作者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患者服用ACEI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心绞痛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初发的 AMI患者 6 0例 ,诊断均符合 WHO的诊断标准 (除外非 Q波性心肌梗死 )。观察组 30 (男 2 6 ,女 4 )例 ,年龄 5 3~ 80岁 ,其中前尖壁 9例、广泛前壁 8例、外侧壁7例、下壁 6例。有 9例同时患有高血压病、5例患有糖尿病。对照组 30 (男 2 5 ,女 5 )例 ,年龄 5 2~ 78岁 ,其中前尖壁 8例、广泛前壁 7…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早期CT征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于 1999年开始对急性脑梗死病进行早期CT征象的临床观察 ,并对 180例发病 2 4h内的急性梗死病例和CT片进行回顾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变组  180例 ,男 114例、女 66例 ,年龄 3 6~ 77岁 ,平均 63 5岁。所有病例符合我国 1995年修订的脑梗死诊断要点 ,排除脑出血及既往脑卒中陈旧病灶 ,均进行两次CT扫描 ,第 1次于发病 2 4h内进行 ,第 2次发病 2 4~ 72h内进行 ,其中 6h内 3 5例 ,6~ 11h内 5 4例 ,12~ 2 4h91例。1.2 正常组  2 0 0例 ,男 10 4例、女 96例 ,年龄 3 0~ 80岁 ,平均 5 2 8岁。均无卒中既往史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观察即刻嚼服阿司匹林对 AMI尿激酶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7月确诊为 AMI者 4 6例 ,男 2 5例 ,女 2 1例 ,年龄 4 2~ 78岁 (平均 5 8.0± 3.4岁 )。入选标准符合 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 〔1〕。随机分为两组 :嚼服阿司匹林组 19例 ,对照组 2 7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梗死部位无统计学差异。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南京大学制药厂生产的尿激酶 15 0万 U,30 min内静脉滴入。嚼服阿司匹林组在溶栓前即刻嚼服阿司匹林 30 0 mg,连服 3d后改为 10 0 mg长期维持 ;对照组未即刻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发生肠系膜血管血栓的特点.方法 在Pubmed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3年1月至2007年7月)检索、分析、总结有关APS发生肠系膜血管血栓的病例报道.结果 共检索病例报道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5个月~69岁,平均(37±17)岁.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3例(14%),自然流产史4例(19%).病程4 h~4个月.表现腹痛18例(86%)、便血或黑粪4例、呕吐3例、腹泻2例、呕血2例,其他有发热等表现.查体腹部压痛10例(48%)、腹膜刺激征5例(24%)、移动性浊音3例、肠鸣音减弱或缺如3例.10例行B超检查,其中3例(33%)检测到肠系膜血管血栓,13例行CT检查者中9例(69%)发现肠系膜血管血栓,4例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4例行多普勒超声均发现肠系膜血管血栓(100%),6例通过血管造影证实血栓形成.21例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18例(86%),其中IgG型占14例(67%).16例行剖腹探查,发现肠缺血坏死者9例(56%).21例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7例(81%),肠系膜上动脉血栓4例(19%),肠系膜下动脉血栓1例(5%),其中肠系膜静脉血栓中7例同时存在门静脉血栓(33%).结论 APS肠系膜血管血栓以肠系膜上静脉为主,常同时存在门静脉血栓,男性略多,中青年略多,可有血栓或自然流产史,可急性起病或逐渐进展,常表现为肠梗阻、肠缺血坏死,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多见,多种影像学方法联合检测利于及时发现血栓,抗凝及必要时及时手术对多数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M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CT平扫诊断5例,10例行64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8例,行血管造影者9例诊断7例。22例行急诊手术(肠系膜上动脉取栓4例,肠切除18例);4例采用以溶栓为主的非手术治疗。12例痊愈出院,死亡10例。结论多排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和血管造影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 12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行三维 CT脑血管造影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并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5~ 56岁。脑动脉瘤 2例 ,动静脉畸形 ( AVM) 5例 ,经手术和(或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SA)证实 ;5例大脑中动脉局限性狭窄 ,经磁共振血管造影 ( MRA)、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入院后 ,采用 GE公司生产的螺旋扫描 CT机行三维血管成像。扫描条件为 12 0 KV,180 m A,层厚1mm,螺距与层厚比值 ( PITCH)为 1;对比剂为 60 %泛影葡胺 2 82 mg I/ ml,用量 80~ 12 0 ml,给药速度 3ml/ s,按 T=13× 60 / F T12 0 ( CT为…  相似文献   

16.
自 1996年以来 ,我们收治额颞部巨大硬膜外血肿患者 30例 ,均经二次 CT检查确诊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8例 ,女 2例 ;年龄 18~ 45岁 ,平均 31岁。其中车祸伤 2 5例 ,打伤 3例 ,高处坠落伤 2例 ;血肿均位于额颞部 ,且合并颞骨骨折 ,有时骨折线延及额骨 ,均为直接损伤 ,属闭合性颅脑损伤。2 1例患者伤前有饮酒史。本组首次 CT检查均显示额颞部硬膜外血肿 ,血肿量 10~ 30 ml,平均 2 1m l。受伤至首次 CT检查时间 0 .5~ 2小时 ,第二次 CT检查距受伤时间为 4~ 14小时 ,平均 8小时 ;血肿量显示均大于 10 0 ml,多者达 15 0 ml,…  相似文献   

17.
袁涛  俞立 《国际呼吸杂志》2004,24(2):102-102
巨细胞病毒肺炎是免疫抑制患者最常见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但没有特异性放射学征象可区分巨细胞病毒肺炎与其它感染。回顾分析32例经组织学证实为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非AIDS免疫抑制患者的CT检查。所有病例诊断由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组织学证实。男1 6例、女1 6例,年龄2 2~70岁(平均4 3岁)。采用SomatonPlus 4 (Siemens)、90 0或Asteinon(Toshiba)、或Hilight (GE)CT机。准直1~2mm ,间隔1 0~2 0mm。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膈顶。窗宽和窗位分别为1 0 0 0~1 5 0 0H及- 6 0 0~- 70 0H。CT上观察内容包括磨玻璃密度、气腔实变、结节、小叶中心分…  相似文献   

18.
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 ,冠状动脉再通在心电图的表现上 ,人们常注意溶栓后 ST段的改变 ,而很少注意溶栓早期 (2 4h内 ) T波倒置。本文对我院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期间住院溶栓治疗的 AMI7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以探讨溶栓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AMI70例 ,男 5 8例 ,女12例。年龄 40~ 6 4岁 ,平均 6 0 .2岁 ,均经病史、心电图、血清心肌酶检查确诊 ,发病 1~ 12 h内入院接受尿激酶 (UK)溶栓治疗者。  治疗措施 :尿激酶 15 0万单位溶于生理盐水 10 0 ml,30 min内滴注完…  相似文献   

19.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 (AMI) 1 0 8例。现报告如下 ,并探讨缺血预适应对 AMI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 8例均为 AMI住院患者。男 6 8例 ,女 40例 ;年龄 3 0~ 81岁 ,平均 (5 4 .5± 5 .5 )岁 ,住院时间 >3周。 1 0 8例 AMI均符合 1 997年WHO诊断标准 ,根据 AMI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两组 :1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组 ) :均有心绞痛史 ,共 5 7例。男 3 6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5 5 .5± 2 .5 )岁。其中行溶栓治疗者 1 9例。2对照组 (non- IP…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 1996~ 2 0 0 2年采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 5 1例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材料1.1 一般资料 根据WHO制订标准符合AMI诊断、有溶栓适应证者共 5 1例 ,其中男 35例 ,女 16例 ,年龄 4 6~ 74岁 ,平均 5 8岁。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15例 ,前间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