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优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老年晚期胃癌老年患者的临床影响及研究。方法病例通过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在入住我院的胃癌晚期临终老年患者60例,随机将所有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老年患者30例,针对对照组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老年患者则实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老年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胃癌晚期老年患者临终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这类情绪也存在于老年患者家属中,而通过临终关怀护理的干预有效减轻这类负面情绪,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老年晚期胃癌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不仅改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也有效的改善老年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控制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研究组,家属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增强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控制度,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的临终关怀小组干预模式对肺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至2016年在我院治疗的84例肺癌晚期患者,按家属及患者意愿,48例纳入观察组(家属参与的临终关怀),36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上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得分(64.2±6.5 vs 59.1±6.7)、疼痛程度(U=4.431,P=0.04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33.1±4.3 vs 34.5±4.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46.3±5.2 vs 47.6±5.7)及护理满意度(48.1±1.2 vs33.8±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晚期患者实行家属参与的临终关怀小组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疼痛、改善心理问题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干预性护理方法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的8月—2018年的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102例,随机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干预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和血压、血糖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护理后的血压、血糖水平更稳定;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干预性护理的有效性,能够帮助患者更加高效的控制血压、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12月,将该院就诊的170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为该研究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早期护理干预),评价标准:血糖指标、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干预后的血糖浓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率的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血糖指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终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呼吸内科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33例及其直系家属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16例,直系家属57例)和试验组(患者17例,直系家属67例)。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临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物理疗法、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及死亡教育;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连续干预20 d。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后家属应激量表(RSS)评分、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功能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心理痛苦、生活被打扰、负性情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家属干预后心理痛苦、生活被打扰、负性情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躯体功能、情绪状态、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家属干预后躯体功能、情绪状态、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晚期肺癌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改善患者家属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0例的护理。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进行全程规范化干预性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死亡、复发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死亡、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进行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可显著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死亡及复发情况,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评分(MMSE);常识、记忆、注意力检测评分(IMCT);巴氏指数(BI)及活动能力评分(ADL)的对比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分组护理后,MMSE、IMCT及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分组会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骨科糖尿病患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在该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术后血糖控制时间、干预前后情绪状态与生活质量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更高,而术后血糖控制时间更低;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而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糖尿病患儿围手术期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同时改善患儿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缺血性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疼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占比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缺血性疼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还可提高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伴心血管病乳腺癌简化根治术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伴心血管病乳腺癌简化根治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而对照组满意度仅为7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伴心血管病乳腺癌简化根治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记录两组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P0.05);研究组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在提供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相应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高临终病人和家属的生命质最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一、二、三级医院700名医护人员进行有关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大多数医护人员能接受死亡这一自然规律、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积极.医护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的专业培训,缺乏与临终病人及家属沟通的知识与技巧.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学历、家庭形态、民族、宗教信仰,学历影响最大.结论 建议加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教育,提高临终关怀照护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63.16%,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时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08月~2013年3月拟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56例作为研究组,从入院即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同时选择同期拟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5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介入治疗中与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疼痛自评优105例,良123例,优良率为89.06%;对照组优36例,良92例,优良率为50%,研究组患者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将疼痛作为介入治疗的重要内容,制定系统的全面干预方案并实施,提高了疼痛的控制质量,对减轻疼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核多元团队照护对肿瘤晚期患者安宁疗护的效果及患者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综合内科(护理中心)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82例,基于患者或其家属充分了解两种护理方式的前提下,将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一核多元团队照护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总体幸福感、生存质量与疼痛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总体幸福感评分、生活质量5项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癌痛对比研究组数字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核多元团队照护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能够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缓解癌痛,对促进患者临终期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哮喘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采用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哮喘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哮喘控制评分,患儿的复发情况和再次入院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哮喘症状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哮喘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复发率为8.75%,再入院率为3.75%,两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环境改良以及功能干预护理模式,能够改善小儿哮喘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价值,为后续临床干预提供方法参考。方法78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于2017月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均采取相同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相关知识知晓度及行为规范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经不同干预后均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知识知晓程度及行为规范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5%,研究组为9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基础上采取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患者高度认可,值得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信息化管理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循证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小儿CAP住院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给予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呼吸急促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小儿CAP住院患儿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4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取得了满意效果,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帮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说明人性化护理在肝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