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正常血压的大鼠服用石蚕属不同植物的提取物时,显示降压活性。此活性与同科(唇形科)其它属植物具有的心血管活性相一致。作者研究了黄花石蚕(拟)Teucriumflavum L.的甲醇及二氯甲烷提取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活性。将黄花石蚕的茎叶阴干,用二氯甲烷及甲醇依次提取。蒸馏提取液,分别获得二氯甲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抗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种药用植物的二氯甲烷和乙醇提取物进行实验,发现具有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作用。 将药材风干后打粉。取药材粉末100g,用二氯甲烷和乙醇连续提取,每种溶剂分别在室温下提取3次,共24小时,收集提取液,蒸去溶剂(蒸发溶剂时温度不得超过35℃)后冻干,得各植物的二氯甲烷和乙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3.
从药用金丝桃属植物落叶松叶金丝桃(Hypericumlaricifolium)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2个新的天然产物(1a、1b)等14个化合物,并检测了其对环氧化酶(COX)-1和COX-2的作用。取该植物地上部分于通风罩内40℃避光干燥(1.78kg),粉碎后用轻质石油(40~60°)室温提取3次,再以乙醇提取3次,每次48h。提取物分别真空干燥后,得到15.1g和135g半固体物质。乙醇提取物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溶解部分(41.3g)。乙酸乙酯提取物(17g)上硅胶柱层析,用SEPAROMPLC装置分离,用己烷-二氯甲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依次洗脱。第1部分经NMR…  相似文献   

4.
香薄荷Mentha suaveolens Ehrh,制剂在地中海地区用作传统降压药。作者研究了该植物甲醇提取物(MS-M)及二氯甲烷提取物(MS-DCM)对心血管的影响。该植物茎、叶风干后依次用二氯甲烷和甲醇提取,蒸去溶剂后分别得到MS-DCM和MS-M。雌性Wistar大鼠用乌拉坦麻醉,用气管插管维持自主呼吸,通过颈静脉插管给以MS-DCM或MS-M,测定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给以MS-DCM或MS-M前或后  相似文献   

5.
齿辦延胡索Corydalis ramosa Wall.是喜马拉雅山当地的一种小灌木,生长于克什米尔到锡金海拔高达365.8~457.2m地带。植物的汁液曾用于治疗眼病。尽管已研究了许多延胡索属植物,但对齿辦延胡索研究甚少。作者对该植物中的生物碱进行了植化研究。用热己烷(3×4L)提取齿辦延胡索茎和外皮粉末(3.6kg),提取物(34.5g)经用5%(W/V)稀硫酸处理,酸层用己烷脱脂,碳酸钠碱化并用二氯甲烷(3×100ml)提取,经色  相似文献   

6.
鬼针草 Bidebs pilosa L.是非洲广泛应用的传统草药。民间应用及药理实验均显示其有抗高血压活性。作者评价了该植物叶的水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对大鼠大量喂饲果糖引起的高血压及代谢异常是否具防治作用。该植物鲜叶晒干粉碎后用蒸馏水浸泡24h,过滤、冻干得水提物。叶风干、粉碎后加甲醇-二氯甲烷(1∶1)浸渍,过滤,滤液减压除去溶媒后再用二氯甲烷提取,得二氯甲烷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将68例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进行针对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压(165.6±23.7)/(94.6±13.8)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后血压(132.4±20.3)/(78.7±14.2)mmHg。对照组治疗前血压(167.8±22.5)/(94.3±14.2)mmHg,治疗后血压(148.6±17.2)/(86.5±13.4)mmHg。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有助于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8.
三色柿醌的分离提取:收集三色柿(Diospyros tricolor)的根,干燥、粉碎后,置索氏提取器中,以石油醚完全提取,减压除去溶媒后得到提取物。提取物经酸洗硅胶柱层析,以己烷、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洗脱,洗脱液经TLC检测,石油醚-二氯甲烷(60:40和50:50)洗脱的光谱带A经石油醚结晶,得  相似文献   

9.
菊科植物和尚菜(Adenocaulon himalaicum)地上部分在韩国用于治疗脓肿、出血和炎症。据报道仅从中分离出咖啡酸衍生物。本次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得到2个新化合物(1、2)以及8个已知成分(3~10)。 将干燥和尚菜地上部分(4.4kg)切碎,用甲醇室温提取3次,甲醇提取物混悬于水,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二氯甲烷提取部分反复上硅胶柱层  相似文献   

10.
刺桐属植物中含有刺桐生物碱和类黄酮,部分化合物具有行为抑制、肌松弛、降压和抗微生物活性。从泰国呵叻省产的啮蚀刺桐(Erythrina suberosa)的茎皮中分离得到2种化合物。将啮蚀刺桐的干燥茎皮(5.7kg)粉碎后,依次用己烷、乙酸乙酯和95%乙醇提取。浓缩的己烷提取物(54g)上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洗脱液为己烷、二氯甲烷和甲醇),分离得到11个组分,组分9用二氯甲烷洗脱,并用反相层析法(Sephadex LH-20柱,氯仿-甲醇=2∶1)得化合物1(20mg)。95%乙醇提取物(70g)上硅胶柱层析,分别用己烷、二氯甲烷和甲醇洗脱,得到12个组分。组分8经硅胶柱层析和P…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先进的荧光实时显像技术对中药土贝母植物块茎提取物抗乳腺癌作用进行评价。方法: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被设计成为细胞质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表达而细胞核组蛋白H2B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表达的双色荧光细胞,并分别在2D平面塑料平皿及3D立体明胶海绵块两种不同的培养环境中培养,经土贝母鲜品二氯甲烷提取物(DEFT)干预后,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核碎片形成的情况;DNA电泳方法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土贝母鲜品二氯甲烷提取物作用24h后荧光显微镜下即观察到MDA-MB-231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电泳在药物干预48h后检测到凋亡的DNA碎片梯带,72h后更加明显;3D明胶海绵培养的MDA-MB-231细胞经实验药物作用后其形态学改变的效果不如2D环境下明显。结论:土贝母鲜品二氯甲烷提取成分具有抗乳腺癌治疗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苦参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分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潜在的抑制活性。本次对其活性及活性成分作了进一步研究。植物提取分离:干燥的苦参根(3.65kg)经乙醇室温提取,过滤后,滤液真空挥干。将乙醇提取物溶于水,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活性指导分离,二氯甲烷部分上硅胶柱,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活性部分进一步经硅胶柱纯化,用苯-乙酸乙酯(10∶1)洗脱,得到化合物Ⅰ~Ⅲ。酪氨酸酶试验:由各提取物、105U蘑菇酪氨酸酶、0.55mML-酪氨酸、0.05mM磷酸钠缓冲液(pH6.8)组成反应混合物。取1.5mL于37℃培养10min,测定其4…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究了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的毛风车子 Combretum molle(R.Br.ex G.Don)Engl & Diels 茎皮丙酮提取物及其成分的抗疟原虫和锥虫活性。粉碎的该植物茎皮依次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提取,以除去亲脂物质,随后用丙酮提取,得黄色粉末状物。丙酮提取物经多种层析法分离得到2个鞣质 punicalagin(1)和 CM-  相似文献   

14.
白屈菜中生物碱的反相HPLC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提取:采集在果实成熟和根部生长肥大阶段的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样品,根和地上部分在室温干燥,各取10g分别置于索氏提取器中,以6×150ml甲醇提取6天,两提取物的总体积分别调节到1L.各取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从天然资源中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采用Ellman分光光度法对生长于土耳其的多种石松属植物进行了体外筛选,其中仅伸筋草(Lycopodiumclavatum)提取物具有活性。干燥的石松属植物地上部分粉碎后以氯仿-甲醇(1∶1)室温提取3次,40℃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得到各种石松属植物粗提物。以Ellman法检测各提取物浓度为1mg/mL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仅有伸筋草提取物显示活性[(49.85±1.33)%]。制备伸筋草粉末的石油醚、氯仿(中性和pH=12)、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以Ellman法检测其浓度为1、3、5mg/mL时抑制乙酰胆…  相似文献   

16.
粗提取物及叶黄制菌素的制备:将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地上部分冷冻干燥后,置于索氏提取器中,以95%乙醇提取4小时,提取液经浓缩后得180g提取物,粗乙醇提取物经二氯甲烷(7L)处理后,上硅胶60  相似文献   

17.
云南红豆杉木部中3个新的C14氧化紫杉烷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et L.K.Fu木部被中国云南省几个少数民族用作传统药物。作者对该植物木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该植物木部干粉依次用水、甲醇-水(1∶1)、甲醇提取,从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部位分得3个已知木脂素,即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5)、taxiresionol 和 isotaxiresinol。甲醇-水和甲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溶部位合并后多次经硅胶柱层析分得3个新的 C 14氧化紫杉烷类二萜 hongdoushans A~C(1~3),均为无色无定形固体。化合物1[a]_D~(25)+81.3°(c,  相似文献   

18.
从美商陆(Phytolaccaamericana)种子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新的1,4-苯并二噁烷化合物(1~3),检测了其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的轴突发生活性。干燥的美商陆种子(2.6kg)用甲醇室温提取3次,历时1个月。合并甲醇提取物,真空干燥得到粗提取物。取部分粗提物(57.3g)与硅藻土混合,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9∶1)和甲醇洗脱得到1~5部分。第3部分上硅胶柱得到6~16部分。进一步经SephadexLH-20和HPLC分离,得到化合物1~3、7~9和商陆皂苷B(1mg)、商陆皂苷S(23mg)。化合物1(3mg)为americanoicacidA甲酯,[α]20±D0°(c…  相似文献   

19.
艾醇抑制脂多糖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艾Artemisia princeps Pampan全草提取物在中医用于治疗炎症、腹泻及多种循环系统疾病。作者从该植物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一活性成分,能抑制脂多糖(LPS)激活的RAW 264.7鼠巨噬细胞株产生NO。黄花艾的干植株室温下用甲醇提取,浓缩得糖浆状物质,悬浮于水中,依次以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二氯甲烷部分经硅胶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比较大鼠口服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体、红花提取物及复方脑得生片后羟基红花黄色素A胆汁及尿、粪排泄动力学差异。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胆汁及尿、粪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分别计算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累计排泄量及排泄率。结果 灌胃给予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体、红花提取物和复方脑得生片后24 h的胆汁累计排泄率分别为(0.164±0.072)%、(0.125±0.044)%、(0.056±0.016)%;尿中累计排泄率分别为(0.075±0.004)% 、(0.156±0.01)%、(0.024±0.002)%;粪中累计排泄率分别为(46.7±20.4)%、(54.5±18.8)%、(26.8±8.61)%,其累计排泄率在各组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体、红花提取物、复方脑得生片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排泄存在明显差异,显示红花中的其他成分影响了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而复方配伍后可增加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体内的利用程度,减少羟基红花黄色素A以原型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