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物联网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递归加密的物联网端到端安全架构(ESARE)。通过架构模型来桥接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状态,采用与数据相关的对象安全概念来描述通信终端,使得受限约束应用协议(CoAP)节点向授权服务器发布证书,客户端订阅获得的访问密钥,利用递归加密算法保障客户端向受限CoAP节点请求资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ESARE在计算开销、请求响应时延以及安全性能方面优于数据传输层安全架构(DTLS)和DNS-SEC安全方案。  相似文献   

2.
C/S架构的电火花线切割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S(客户端/服务器)的理念,对电火花线切割系统进行设计.以WinCE和Linux分别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运行环境.客户端是独立运行在WinCE系统上的线切割软件,对其从CAD/CAM功能设计,用于实现线切割建模和自动编程;服务器用于对客户端的用户数据请求和工艺加工数据请求的响应,对其并发性和数据库连接进行设计,提高了多客户端请求的响应性能.利用此架构有助于充分发辉WinCE系统和Linux系统各自的优点,为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框架在线切割上的应用作出铺垫.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采用OPC通讯技术来实现工业计算机与S7-300实时通讯的方法。以西门子SIMATIC NET作为OPC服务器,先安装SIMATIC.NET2006版本软件,再配置PC硬件机架,设置S7-300与工业计算机的IP地址,通过创建服务器对象-创建OPC组对象-向组对象中添加多项-OPC客户端读写操作等步骤完成客户端与OPC服务器的链接,按照OPC接口规定,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客户端程序与OPC服务器的实时通讯。  相似文献   

4.
借鉴网络音视频制作与播放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编码-播放"的新概念灵巧数控系统的体系架构及系统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将复杂轨迹运动数字化,即插补过程与机床运动控制分离,以异步运行模式取代传统的同步运行模式。编码器负责将复杂运动轨迹通过插补算法进行数字化,生成运动比特流文件,而直接控制机床运动的数控终端则从服务器端下载运动比特流直接进行播放,实现机床的运动。该架构在大大简化控制系统终端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此外,一个服务器还可连接多个数控系统终端,同时加工不同的零件。利用该架构构建的线切割数控系统证明了基于数字化编码-播放架构的数控系统原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械制造加工车间多元异构设备接口协议不一、多源异构数据格式语义不一造成的信息集成和设备互联互通互操作难以实现的问题,基于OPC统一架构(OPC Unified Architecture,OPC UA),提出一种集OPC UA信息模型和OPC UA数据通信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监测系统。给出建模流程,采用OPC UA规范、节点和引用等核心技术,设计抽象机器人共有信息模型,分解、归纳私有组件模型,模块化设计构建OPC UA服务器与客户端,综合服务器地址空间映射、OPC UA通信等技术处理异构数据,以此提供规范化数据和标准化数据通信。选择典型刹车盘柔性加工单元进行现场应用,将信息模型应用于上下料机器人监测系统。结果表明:机器人数据格式和数据操作得到统一,设计的OPC UA信息模型能满足上下料机器人监测系统实际应用需求,验证了信息模型完整性、实用性和所提框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胡飞  胥云  廖映华  侯鹏  杨明 《机床与液压》2021,49(20):53-58
针对异构数控系统信息采集不规范和通信协议不一致的问题,以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OPC UA的数控机床信息建模及通信方案。应用OPC UA信息模型机制,建立可扩展的数控机床描述模型,使用OPC UA开发套件建立OPC UA 服务器,信息模型映射到OPC UA服务器节点,OPC UA客户端通过访问服务器实现信息模型的浏览和修改。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案对数控系统GJ430进行测试验证,实现了数控系统的标准化通信,为数控机床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电视的视频流传输过程中网络带宽的利用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P2P网络电视的自适应视频流传输算法。首先,将目标问题建模为多段流媒体的PSNR最大化问题,通过动态规划算法直接求解目标问题;然后,选择最优的订阅类与传输流媒体类,从而最大化重点区域内的总视频质量;最终,设计了一种新的请求模型来处理无法还原的数据传输,如果接收节点的重点区域中存在无法还原的媒体数据,则该节点向其邻居节点周期地广播其缓存图,以此过滤无法还原的数据传输。基于标准H. 264/SVC视频序列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地提高了P2P网络流媒体的带宽利用效率,客户端接收的视频具有较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庄翔翔  张福泉 《机床与液压》2019,47(24):138-145
P2P网络电视的视频流传输过程中网络带宽的利用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P2P网络电视的自适应视频流传输算法。首先,将目标问题建模为多段流媒体的PSNR最大化问题,通过动态规划算法直接求解目标问题;然后,选择最优的订阅类与传输流媒体类,从而最大化重点区域内的总视频质量;最终,设计了一种新的请求模型来处理无法还原的数据传输,如果接收节点的重点区域中存在无法还原的媒体数据,则该节点向其邻居节点周期地广播其缓存图,以此过滤无法还原的数据传输。基于标准H.264/SVC视频序列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地提高了P2P网络流媒体的带宽利用效率,客户端接收的视频具有较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厚板厂制造执行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中厚板厂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功能、软硬件组成、网络结构和系统架构,该系统以业务处理模型为核心,采用3层体系结构,由数据库、通信服务器和客户端3部分组成,具有生产计划管理、生产工艺管理、库区管理、物料跟踪、轧辊管理和生产数据收集管理功能,可提高该厂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群的安全使用和维护问题进行探讨,重点介绍机群节能需求下的软控制、远程安全关闭节点等问题。通过程序采集节点的状态信息,进行网络编程实现数据共享,利用GTK实现用户界面动态显示;根据安全节能需要,最终实现在服务器节点利用软件对普通节点实施远程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方便监控野外施工的焊接设备,有效监管焊接质量、工艺规范和工程进度,开发了一种基于GPS定位和移动互联网的焊接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系统在移动通信网络条件允许时,直接将焊接设备的多种数据上传并暂存在中转服务器内,在客户服务器开启时通过互联网将数据转发并存储到客户服务器,供客户管理终端检索。系统由专门制造的焊接设备、中转服务器、客户服务器和客户管理终端组成,客户管理终端是基于Windows的软件设计,主要涉及用户界面、数据解析、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2.
为监测矿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机器人安全控制系统,利用矿井顶板上的Zigbee终端节点进行压力采集及传输,通过智能机器人完成矿井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温湿度等参数的采集并对顶板实现视觉监测。测试和实验证明,系统能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巡查和瓦斯、顶板等重大危险源安全预警,从而对相关事故及时响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言康  周建平  许燕  姜宏  彭炫 《机床与液压》2019,47(17):103-107
针对温室大棚应用过程中存在劳动力需求大、作物生长环境参数采集不精准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以实现减少劳动力、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精准采集、灌溉设备的远程控制等。传感器节点实时采集各路的数据传输到网关,并通过GPRS模块传输到服务器,利用GPRS无线通信和Internet网络实现人机通信交互,完成对现场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同时,服务器根据土壤的实际湿度与农业知识专家库对比进行控制决策,并通过网关向灌溉装置发送灌溉指令,实现灌溉的远程控制。该系统在新疆塔城地区应用实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达到预期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简要说明客户/服务器结构模式的优点和基于C/S结构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阐述应用C/S结构模式的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YC-MIS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操作简便;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实时液位控制对象,本文研究开发了一套远程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基于TCP协议的Winsock组件用C/S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并在控制服务器端嵌入汇编程序模块通过数据卡进行采样和控制信号输出,实现了网络通信和硬件系统的结合。设立一台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用以实现历史数据共享。并在控制服务器主程序中使用多线程模式实现硬件操作及数据保存,提高了CPU的效率。运用视频服务器可以远程监视现场情况,真正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控.本系统的研究成果是实时控制与网络技术结合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The development of a remote quick CAE (RCAE)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is system can be accessed through the worldwide web which can be used to quickly generate an optimized sculpture die surface and estimate the forming load on a 3D metal extrusion die. The developed system is a client/server configuration where web browsers were used as a generic client environment serving as the user interface linking the client’s parameter input to the RCAE system located on the server side through the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CGI). The RCAE system on server side was implemented by integrating the Apache web server and a metal extrusion die surface optimization program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underlying Linux platform. Another server program was also developed to respond client’s requests in real time serving as a remote assistant to assist the usage of the developed system. The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among the remote assistant and clients was based on the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CORBA). An optimized die surface can be generated in a few seconds and the surface geometry can be downloaded through both DXF and STL format immediately after the optimization and can then be used, for example, to generate toolpath and also for machining processes verification. The optimized die surface can be viewed and dynamically rotated through a Java applet underlying the Java virtual machine (JVM) immediately. Upper bound method and numeric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were adopted in fulfilling the remote quick CAE system. STL file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simulation using FEM software such as DEFORM 3D to obtain detailed process information. With the synergy of web-based technologies including web server, CGI and CORBA, this paper h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new methodology in constructing a remote quick CAE system.  相似文献   

17.
常智勇  莫蓉  赵杰 《机床与液压》2005,(10):21-24,49
结合基于Web和基于Agent的两种不同协同设计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一个混合模式的产品协同开发系统结构.分析了系统的混合特性。设计了四层的系统通讯结卡勾,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分别在不同层次采用了集中式或复制式方式;采用VMRL、XML来表达产品的几何和非几何信息,并建立XML、CAD模型和VRML的相关关系,用于在网络环境下表达和查询产品信息;提出了混合模式的信息查询技术,将查询请求分类为静态查询和动态查询,并分别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执行,在可查询的信息量和网络负载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开发了原型系统来验证所提出的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穆晓芳  亓慧  李晓宾 《机床与液压》2019,47(18):126-131
为了解决光学多图像加密系统中的串扰噪声问题与轮廓问题,并且提高加密系统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向量计算的高效率光学多图像加密算法。首先,设计了基于排序的像素交换处理,解决光学干涉多图像加密的轮廓问题;然后,对置乱图像在傅里叶域进行向量分解的加密处理,将置乱图像与合成向量之间的差异作为相位秘钥;最终,将合成的向量作为双随机相位编码的输入。实验结果表明:本加密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多图像的光学加密,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郑红磊  郑重 《机床与液压》2018,46(12):100-104
信息网络安全对于互联网办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时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作为信息安全的一个关键组成要素,能够对网络资源的安全状态进行有效检测。因此,为了提高互联网环境中办公资源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网络安全风险在线评估方法。该方法使用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and maximization,EM)算法对传统连续时间隐Markov模型进行了改进,以便完成基于预测模型的风险评估。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提出方法能够有效地完成网络安全在线预测。相比其它方法提出方法能够实现较高的准确率和实时性,能够满足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种信息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20.
张威  王太勇  何慧龙  邓辉 《机床与液压》2006,(10):165-166,199
面对网络化程序的跨平台、分布式处理及高可靠性的优势,通用软件的发展方向是从单机版到C/S再到B/S。仿真软件的网络化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在尽可能利用原有资源的情况下,快速地向B/S的网络化衔接。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Java与VRML结合的方法可将单机仿真系统直接升级为B/S构造的改进模式。并且,以螺旋锥齿轮数控仿真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