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21县(市)3~6岁儿童贫血与体格发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贫血与体格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2000年对河北、江苏和浙江3省21个县市3~6岁儿童所作的随访研究和相关围产保健监测资料。按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轻度贫血组、中重度贫血组,分别比较各组的身高、体重、BMI、年龄别身高Z评分、年龄别体重Z评分,以及生长迟缓率和体重低下率。结果各年龄段贫血儿童的身高、体重均值显著低于正常组。3~、4~、5~、6~7岁各年龄组轻度贫血男童比正常男童平均身高分别小0.65、0.69、0.94、1.42cm,平均体重分别少0.22、0.18、0.38、0.63kg;而各年龄组轻度贫血女童比正常女童平均身高分别低0.93、0.74、0.88、1.71cm,平均体重分别少0.29、0.22、0.35、0.78kg,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调整儿童出生体重、城乡地区、母亲身高、母亲初次孕检BMI、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后,轻度贫血儿童发生生长迟缓的危险是非贫血儿童的1.37倍(OR=1.37),而发生体重低下的危险是非贫血儿童的1.32倍(OR=1.32)。结论儿童贫血与体格发育密切相关,应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同时防治儿童贫血。  相似文献   

2.
7岁以下农村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及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方法:通过整群抽样调查江西省农村9238例儿童,所有儿童均由统一培训人员测量身高、体重,以WHO/NCHS标准为参数评价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计算年龄别身高Z值(HAZ)、年龄别体重Z值(WAZ)和身高别体重Z值(WHZ)。分别计算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的患病率。结果:我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水平6月以内可达甚至超过WHO标准,6月龄后开始滞后。6月龄内儿童Z值主要分布在0~1和-1~0两个区间;6月龄后逐渐向左移,Z值主要分布于-1~0和-1~-2两个区间。儿童HAZ和WAZ主要分布在-1~0和-1~-2两个区间;而WHZ则以0~1和-1~0两个区间为主。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患病率分别是13.2%、13.0%和2.9%,出生后6月内营养不良检出率最低,以后随年龄增长检出率逐渐增加,生长迟缓率在18~24月龄时达高峰。结论:我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与WHO标准仍有一定差距,提示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水平和加强健康教育,有效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贵州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及营养不良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贵州省农村儿童8 680人,以中国<7岁儿童生长标准为参数计算儿童年龄别身高Z值(HAZ)、年龄别体重Z值(WAZ)和身高别体重Z值(WHZ)与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发病率.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体格发育均落后于参考标准,6月龄内儿童Z值主要分布0~1和0~-1两个区间;6月龄后逐渐向左移,WAZ、WHZ值主要分布于0~-1和-1~-2两个区间,HAZ左移较前二者更明显.18月龄后各Z值主要分布于-1~-2和<-2两个区间.营养不良发生率在6个月以内较低,6月龄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在36~48月龄时达到高峰;8 680名<7岁儿童中生长迟缓3 292例,低体重1 523例,消瘦388例,发病率分别为37.9%,17.5%和4.5%.结论 贵州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与中国同龄儿童生长标准存在较大差距,长期慢性营养不良是其主要因素,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是今后贵州省儿童保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及评价大兴安岭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当地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大兴安岭地区4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305名,测量其身高、体重及头围,采用Z评分法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结果除6岁男童外,大兴安岭地区学龄前儿童身高与2005年全国九城市调查同性别年龄组相比水平偏低,但整体高于WHO标准。生长发育评价为中等的最多,其次为中上等、中下等、上等,下等最少;儿童生长迟缓率4.59%,消瘦率2.95%,低体重率2.30%,超重率8.20%,肥胖率18.03%;儿童身高别体重Z评分、年龄别体重Z评分、年龄别身高Z评分、年龄别头围Z评分均值分别为0.83±1.52、0.58±1.21、0.05±1.23、0.05±1.11。结论大兴安岭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总体情况良好,但儿童肥胖、超重率较高,该地区儿童营养过剩状况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及体格发育状况,为改善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于2019年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抽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10~12岁学龄儿童进行研究,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和儿童营养不良、生长迟缓、超重与肥胖检出率,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临夏州农村10岁男女童平均体重分别为33.3、31.7 kg,平均身高分别为139.8、138.7 cm; 11岁男女童平均体重分别为33.8、33.2 kg,平均身高分别为141.1、141.7 cm; 12岁男女童平均体重分别为34.6、35.2 kg,平均身高分别为143.2、143.8 cm。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5.1%(男36.9%,女33.0%),其中中重度消瘦检出率为23.4%,轻度消瘦检出率为11.7%;儿童超重检出率为4.7%,肥胖检出率为4.6%;儿童营养状况性别间(Z=368 213.0)和年龄间(H=0.1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总生长迟缓检出率为5.8%,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童为4.2%,女童为7.4%,儿童生长迟缓检出率性别间(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上臂围及其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对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加以充实。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幼儿园3~7岁儿童531名进行身高、体重、上臂围的测量,并用百分位法和Z评分法评价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结果男女儿童上臂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上臂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7,P0.01)。用上臂围百分位法评价,3岁组男童营养不良、6岁组儿童肥胖检出率较高;用年龄别身高Z评分法评价,6岁组男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最高(19.2%);身高别体重Z评分法对5岁组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检出率最高。上臂围与身高、体重及Z评分均有显著相关(P值均0.01)。以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为参照,上臂围临界值为15.5cm时,敏感度(90.9%,41.7%)、特异度(71.3%,70.6%)均较高。结论上臂围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实用的指标,但需要适合的标准以及对测量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江苏和浙江省15县(市)3~6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生育健康研究所2000年对江苏和浙江省15县(市)183 295名3~6岁农村儿童随访研究和相关围产保健监测资料.采用WHO标准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评价,结合儿童母亲的围产期健康资料和儿童出生资料分析儿童体格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江苏和浙江省农村3~6岁儿童的平均生长迟缓率为7.95%,体重低下率为1.55%.儿童性别、出生体重、是否早产、儿童母亲身高、母亲初次孕检BMI、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与儿童体格发育不良明显相关.出生体重对儿童体重影响最大.出生体重<2500、≥2500 g儿童的体重低下率分别为7.77%、1.46%.低出生体重儿童发生体重低下的OR值为3.68(95%CI:3.11~4.37).母亲身高对儿童身高影响最大,母亲身高<155、155~160、160~165、≥165 cm的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3.01%、8.76%、6.21%、4.14%.与母亲身高≥165 cm的儿童相比,母亲身高<155cm的儿童发生生长迟缓的OR值为3.08(95%CI:2.82~3.37).结论 出生体重和母亲身高是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应提高围产保健服务水平,改善孕妇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贵州省4个贫困农村3岁儿童营养状况,为改善该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于2005年对贵州省4县1256户有3岁儿童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以儿童身高和体重作为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结果该地区3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年龄别身高Z值(HAZ)-2],低体重[年龄别体重Z值(WAZ)-2]和消瘦[身高别体重Z值(WHZ)-2]的患病率分别为29.9%,19.6%和9.0%,男童生长迟缓率(32.2%)高于女童(26.0%);在月龄上,18~24月龄生长迟缓率最高(39.5%),低体重率以15~18月龄最高(26.8%),消瘦率以12~15月龄最高(12.8%);不同民族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县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岁儿童营养状况存在问题,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增加高蛋白摄入,有助于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湖南省农村<7岁双亲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随机选择的湖南省4县市695名<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592名对照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双亲留守儿童与对照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8.7%、16.4%,低体重率为2.0%、2.2%,超重率为1.0%、0.5%,肥胖率为3.7%、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184,P=0.276;x2=0.015,P=0.821;x2=1.038,P=0.358;x2=0.748,P=0.387);双亲留守儿童贫血检出率(33.4%)高于对照儿童(26.0%)(x2=8.265,P=0.004);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较重、不贫血、不挑食、家庭人口数较多、母亲文化程度较高,则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较高;母亲年龄较大及外出务工时间较长,则WHZ较低;父亲外出务工时间较长,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较高;出生体重较重、散居、母亲文化程度较高,则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较高;母亲年龄较大,WAZ评分低.结论 湖南省学龄前双亲留守儿童生长发育存在迟缓现象,母亲年龄较大、母亲外出务工而造成的母亲照顾缺失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4~8岁儿童体格发育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儿童体格发育现状,为儿童的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广州市4~8岁儿童9108名,以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等指标反映体格发育水平,采用基于WH0标准的Z分评价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结果被调查儿童低体重检出率男童为3.75%,女童为2.98%;肥胖发生率男童为6.67%,女童为5.01%;生长发育迟缓率男童为3.24%,女童为2.43%。各年龄段儿童的身高别体重Z分(WHZ)、年龄别体重Z分(WAZ)、年龄别身高Z分(HAZ)均值均小于0,但体重平均Z分高于身高。结论广州市4~8岁儿童体格发育整体状况较好,但还应加强对居民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江苏太仓地区2009—2015年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贫血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江苏省太仓市妇幼保健电子病历系统中2009—2015年间的3岁以下儿童体检数据,根据2006年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和2001年WHO贫血诊断标准,评价儿童的营养不良率和贫血患病率,并分析其在7年间的变化趋势。计数资料的差异比较采用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贫血患病率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检验。结果2009—2015年太仓地区儿童的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均值为0.51,年龄别身高(或身长)Z评分(HAZ)均值为0.23,身高(或身长)别体重Z评分(WHZ)均值为0.56,平均低体重率为0.65%,平均生长迟缓率为1.54%,平均消瘦率为0.56%,平均超重率为6.37%,平均肥胖率为1.03%,在2009—2015年间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肥胖无明显变化,超重率从2009年的5.84%增长到2012年的6.99%,2015年下降到6.12%(MHχ~2=5.41,P<0.05)。男孩的营养不良率均高于女孩,外来儿童的生长迟缓、超重、肥胖率高于本地儿童。3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从2009年的24.02%下降到了2015年的9.25%(Cochran-Armitage Z=29.41,P<0.05)。男孩的贫血率高于女孩,本地儿童的贫血率高于外来儿童。结论2009—2015年太仓地区3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好,超重率在2009—2012年间呈上升趋势,在2012—2015年间呈下降趋势;贫血率呈下降趋势。控制儿童超重和贫血是该地区今后儿童营养改善的两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Z评分及营养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陈文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6):746-748
目的: 对广州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 为广州市区学龄前儿童的科学喂养和营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 测量体重身高并计算Z评分, 以此评价广州市区 5所幼儿园 1 660例 3~7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结果 : Z评分: 男女童年龄别体重 (WAZ) 与 1995年全国 9市水平相似; 年龄别身高 (HAZ) 5岁以前与其接近, 5岁后落后于该水平; 身高别体重 (WHZ) 明显高于该水平。营养状况: 低体重儿发生率 2 .1% (男 2 2%, 女 2. 0% ); 生长迟缓 3. 2% (男 3. 0%, 女 3. 3% ); 消瘦 0 7% (男 0 .6%, 女 0. 8% ), 前两指标均低于 1998年全国水平。肥胖 2 3% (男 2 4%、女 2 2% ), 低于 1998年全国平均水平。Z评分<-1的检出率不低: 低体重 18. 3% (男 20 .8%; 女 15 .7% ); 生长迟缓 16 5%(男 16 8%; 女 16 2% ); 消瘦 6. 5% (男 6. 9%; 女 6. 1% )。超体重检出率高达 16. 7% (男 17. 6%, 女 15 .8% )。结论 : 广州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总体状况较好, 但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仍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加强营养管理及营养教育是幼儿园及家长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NCHS/WHO标准为参照人群,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为评价指标,用Z评分法分别对1990年、199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进行评价,并分析比较两次调查资料。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3项指标患病率1995年均比1990年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61.38%、54.19%、44.02%。3项指标各年龄组Z评分均值有所增加(除6~11月龄外),提示199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比1990年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曲靖市会泽县农村地区1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状况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农村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9年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曲靖市会泽县4个乡镇辖区内的0~12月龄全部婴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儿的贫血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4 137名婴儿的贫血患病率为6.14%,以6~9月龄为主(76.77%);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01.39±8.57)g/L,2011—2019年婴儿贫血患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914,P=0.0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低体重、是否生长迟缓、是否生长发育指导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低体重(OR=2.467,95%CI=1.459-4.576),缺乏生长发育指导(OR=4.300,95%CI=1.057-17.500),照顾者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OR=8.048,95%CI=1.115-58.118)、初中(OR=7.571,95%CI=1.048-54.723)和高中(OR=7.867,95%CI=1.026-60.323)均是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会泽县监测地区婴儿贫血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仍需加强看护人的科学喂养知识,提高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地区婴儿贫血患病状况。  相似文献   

15.
西藏农村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为改善西藏自治区儿童营养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获得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个地区15个项目县72个乡镇的1513名儿童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以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和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作为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结果 项目地区儿童生长迟缓(HAZ<-2)、低体重(WAZ<-2)和消瘦(WHZ<-2)的患病率分别为33.9%,16.5%和3.4%.不同地区及性别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不同.男童低体重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海拔4500m以上,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患病率分别达36.5%和19.1%.结论 西藏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根据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降低各种营养不良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田桢  许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660-661
目的:对河南油田2~6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为河南油田学龄前儿童的科学喂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量体重身高并计算Z评分,以此评价河南油田5所幼儿园1174例2~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结果:Z评分:男女童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高(HAZ)和身高别体重(WHZ)均高于1995年全国9市水平〔1〕。营养状况:低体重儿发生率0.5%(男0.5%,女0.4%);生长迟缓2.2%(男2.4%,女2.0%);消瘦1.0%(男0.6%,女1.3%),前两项指标均低于1998年全国水平〔2〕。肥胖5.8%(男5.7%,女5.9%),低于1998年全国平均水平。超重检出率为13.0%(男10.8%,女15.7%)。结论:河南油田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总体状况较好,但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问题突出,加强营养管理及营养教育是幼儿园及家长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营养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398名调查对象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用Z评分法和血红蛋白值评价儿童营养和贫血状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儿童中低出生体重儿占5.4%;近2周有腹泻和上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分别占15.1%和31.1%;6个月内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45.3%、43.2%和11.4%。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11.7%、低体重率为7.8%、消瘦率为6.6%、贫血率为11.7%,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贫血率在各月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4~36月龄组生长迟缓率最高,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贫血率的患病高峰在6~12月龄,各月龄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是出生体重(OR=1.001),低体重的影响因素有月龄(OR=1.019)、出生体重(OR=1.001),消瘦的影响因素有月龄(OR=1.054)和出生体重(OR=1.001),贫血的影响因素为月龄(OR=1.029)。结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仍然较为严重,应针对各年龄段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特点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从而改善甘肃省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3~6岁在园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包括消瘦、生长迟缓和低体重)检出情况。方法于2019年3—6月对天津市16个区,1 594所幼儿园的255 172名3~6岁儿童进行常规定期体检,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身高、体重测量,依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生长发育标准进行儿童体格发育评价。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天津市幼儿园3、4、5和6岁儿童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6.3±2.3)、(18.4±2.9)、(20.9±4.0)和(23.7±5.0)kg,平均身高分别为(101.6±4.5)、(108.0±4.8)、(114.6±5.3)和(120.6±5.4)cm,平均BMI分别为(15.8±1.5)、(15.7±1.7)、(15.8±2.1)和(16.2±2.5)kg/m2。肥胖检出率为8.2%,消瘦检出率为1.5%,生长迟缓检出率为0.5%,低体重检出率为0.5%。男童肥胖检出率(10.8%)远高于女童(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儿童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长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6岁组肥胖检出率(12.2%)是3岁组(4.8%)的2.5倍。不同年龄儿童消瘦和生长迟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瘦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生长迟缓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不同地区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市内6区肥胖的检出率最低,远郊5区肥胖和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均最高。结论天津市幼儿园3~6岁儿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较低,肥胖检出率较高,肥胖已取代营养不良成为天津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的主要问题。远郊童肥胖检出率已超过市区,应加强天津市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园儿童肥胖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河北省农村≤5岁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河北省农村地区≤5岁儿童身高及其相关信息,通过Z值法计算儿童年龄别身高得分(HAZ)评估其身高生长发育;以身高生长发育迟缓者为病例组,正常者为对照组,分析农村地区小龄儿童身高发育影响因素。结果河北省农村地区≤5岁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构成比为34.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孩(OR=4.00,P=0.000)、留守父亲/母亲照顾(OR=2.86,P=0.000)、祖父母及其他人员(OR=1.43,P=0.046)、父亲外出务工(OR=2.68,P=0.005)是留守儿童身高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OR=0.13,P=0.000)是儿童身高正常增长的保护因素。结论应针对农村地区≤5岁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促进该人群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实施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有效抽取2852名6岁以下儿童,对其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采用WHO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评价。[结果]受调查儿童年龄别身高(HA)、年龄别体重(WA)、身高别体重(WH)Z评分分别为-0.95、-0.72、-0.13,生长发育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7.5%、9.7%、2.1%和17.7%,从年龄看1岁以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消瘦患病率较低,1岁以后相对较高,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患病率在1岁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儿童6月内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61.6%、32.5%和5.9%。[结论]四川省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1~岁组儿童营养问题较为突出,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