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对IM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可以说,IMS的出现,给本已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技术方面达成的共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得整个电信网络的演进变得复杂起来。本文将通过分别介绍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情况,IMS出现的背景,以及3GPPIMS、TISPANNGN和基于软交换的NGN,来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IMS来分析如何实现网络的融合,并讨论在这个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二、IMS出现的背景三、3GPPIMS四、TISPANNGN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2.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Subsystem,IMS)以来,人们对IM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可以说,IMS的出现,给本已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技术方面达成的共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得整个电信网络的演进变得复杂起来。本文将通过分别介绍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情况(见本刊2005年第6期),IMS出现的背景,3GPPIMS,TISPANNGN,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来讨论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自从3GPP在其3G R5标准中提出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下列几部分的介绍,来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IMS如何实现网络融合,并讨论在这个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6期P39-P42);二、IMS出现的背景(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7期P42-P44);三、3GPP IMS;四、TISPAN NGN;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4.
自从3GPP在其3G 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文章通过下列几部分的介绍,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IMS如何实现网络融合,并讨论在这种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6期P39~P42);二、IMS出现的背景(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7期P42~P44);三、3GPP IMS(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8期P7~P11);四、TISPAN NGN;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5.
张钢 《信息通信》2013,(3):171-173
软交换(Softswitch)与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下一代网络(NGN)发展进程中深受瞩目的两项技术,IMS本质上仍属于软交换技术范畴,继承了软交换的主要特点。文章对此两项技术进行简略的对比分析,并对软交换与IMS的关系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国际标准组织中下一代网络(NGN)体系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下一代网络可能的演进路线:从软交换到因特网协议(IP)多媒体子系统(IMS),即网络走向融合的道路。文章着重介绍了IMS的结构和功能实体。  相似文献   

7.
软交换技术和IMS技术是NGN网络发展过程中较受关注的技术,IMS在其本质上归于软交换的范畴,它秉承了软交换的主要技术特点.IMS是3GPP的R5版本中的一个子系统,且被引入到TISPAN的NGN构架下,用来实现包括语音业务、视频业务、数据业务的多媒体电信业务.本文介绍了IMS的主要特点及其网络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体系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IMS技术及其有关标准制定的进展。在分析IMS作为下一代网络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文章通过下列几部分的介绍,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IMS如何实现网络融合,并讨论在这种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6期P39-P42);二、IMS出现的背景(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7期P42-P44);三、3GPPIMS(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8期P7-P11):四、TISPAN NGN: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10.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下列几部分的介绍,来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IMS如何实现网络融合,并讨论在这个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固网软交换向IMS演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网软交换向IP多媒体子系统(IMS)演进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步骤和策略。演进可以在继承原软交换(SS)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业务仿真子系统(PES)业务功能的前提下,平滑地向IMS演进,逐步引入、扩展多媒体和移动业务,实现核心网层面的固定和移动融合(FMC)。下一代网络(NGN)核心控制层的软交换和IMS在基本架构上没有实质冲突,软交换主要面向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仿真业务,而IMS为实现FMC和多媒体业务,在移动性、安全、服务质量(QoS)、开放业务架构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扩展,软交换向IMS演进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对于已经采用软交换的运营商,采用演进的方式实现基于IMS的全业务的NGN网络,可以节约投资,减小网络改造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2.
编者视点     
下一代网络(NGN)是电信业转型的一大着力点。当前IP多媒体子系统(IMS)已经成为NGN中最引人注耳的技术。IMS符合NGN 把呼叫控制与传送分离的要求,在软交换的基础上对控制功能作进一步细分,形成一个更加高度灵活的基于IP的通信平台,不仅可  相似文献   

13.
IMS、软交换、NGN:网络融合和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对IM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可以说,IMS的出现,给本已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技术方面达成的共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得整个电信网络的演进变得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中国联通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包括多业务服务质量(QoS)保障的融合的承载平台、融合的软交换核心控制架构、多业务QoS保障的城域综合业务网络和基于IPv6的网络承载技术.依据中国联通在下一代网络(NGN)方面的实践,文章对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的先进性、效果与效益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由于未来NGN技术将向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NGN方向继续演进,同时网络承载层技术将逐步从IPv4过渡到IPv6,因此中国联通将积极探索基于IMS的NGN网络架构与组网模式,努力开展面向IPv6的应用实验与推广工作,特别是移动IPv6业务的开发和推进.  相似文献   

15.
NGN、软交换和IMS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一代网络(NGN)是业界的热点话题,其中关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软交换(Softswitch)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达成共识。软交换和IMS都是属于NGN的业务网。软交换从设备的实现而言,应该可以平滑演进到IMS,但是从网络的演进而言,由于软交换将主要支持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PSTN/ISDN)业务,而它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都是在本地实现,因此要实现向IMS的平滑演进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6.
殷月明 《现代通信》2005,(10):40-43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文章通过下列几部分的介绍,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IMS如何实现网络融合,并讨论在这种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6期P39~P42):二、IMS出现的背景(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7期P42~P44);三、3GPPIMS(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8期P7~P11);四、TISPANNGN(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9期P40~P43):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提出的背景、NGN的特点,主要介绍了NGN的核心———软交换技术,其中包括软交换的概念、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情况、软交换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和市场预测。最后,提出了软交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软交换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是面向网络融合的新一代多媒体业务全面解决方案,它打破了传统的封闭交换结构,采用横向组合模式、开放的接口和通用的协议,构成一个开放的,分布的和多厂家应用的系统结构,成为下一代网络(NGN)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交换的功能结构和网络结构,并对软交换的对外接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中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技术,并对软交换网络和传统电信网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软交换技术的优点所在.最后对软交换技术的市场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软交换--NGN的核心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的融合与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NGN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下一代网络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NGN中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提出了软交换的体系结构,阐述了软交换的协议及功能,最后分析了发展软交换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