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31I-anti-CD20McAb经瘤内注射后在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方法^131I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注射标记物后第1、3、7、15天将荷瘤裸鼠SPECT显像后活杀,定标器测量并计算瘤、血等12种器官或组织的%ID/g值,根据MIRD委员会推荐的公式计算肿瘤累积吸收剂量。结果^131I-anti-CD20McAb瘤内注射组的SPECT显像结果优于腹腔注射组和^131I-IgG瘤内注射组,该组肿瘤%ID/g值在给药后第1、3和7天分别为后两组的1.4~17倍和1.7~3.7倍,肿瘤累及吸收剂量在给药后第3、7和15天分别为后两组的1.5~2.5倍和6.0~12.6倍。结论^131I-anti—CD20McAb经瘤内途径给药可以使肿瘤获得最高的放射性药物摄取率.为下一步运用该途径进行放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31I-anti-CD20 McAb经瘤内注射后在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体内的动态分布。方法:131I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注射标记物后第1、3、7、15天将荷瘤裸鼠活杀,定标器测量并计算瘤组织、血液等12种器官或组织的瘤/非瘤(T/NT)比值以及%ID/g值(每克组织摄入注入量的百分数)。结果:131I-anti-CD20 McAb瘤内注射组血液及其他组织器官T/NT比值在给药后第1、3和7天均显著高于腹腔注射组和131I-IgG瘤内注射组(P<0.05);该组肿瘤%ID/g值在给药后第1、3和7天分别为后两组的1.4~17倍和1.7~3.7倍;各非瘤组织和器官的%ID/g值低于后两组。结论:131I-anti-CD20 McAb经瘤内途径给药可以使肿瘤获得最高的放射性药物摄取率和最高的瘤/非瘤组织放射性药物摄取比,为下一步运用该途径进行放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31I-Rituximab经瘤内注射对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放射免疫治疗疗效。方法 131I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按预定治疗方案分别注入含有131I标记物,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依公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131I-Rituximab瘤内注射组肿瘤抑制率显著高于腹腔注射组、131I-IgG瘤内注射组以及对照细胞组(P<0.05);131I-Rituximab不同剂量瘤内注射,小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低于大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Rituximab经瘤内途径给药可以获得更好的放射免疫治疗效果,为下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131)Ⅰ-Rituximab经瘤内注射对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放射免疫治疗疗效。方法 ~(131)Ⅰ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按预定治疗方案分别注入含有131I标记物,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依公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131)Ⅰ-Rituximab瘤内注射组肿瘤抑制率显著高于腹腔注射组、~(131)Ⅰ-IgG瘤内注射组以及对照细胞组(P<0.05);~(131)Ⅰ-Rituximab不同剂量瘤内注射,小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低于大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Ⅰ-Rituximab经瘤内途径给药可以获得更好的放射免疫治疗效果,为下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31^I标记抗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在荷人成骨肉瘤裸鼠体内分布和放射免疫定位显像。方法:采用Iodogen固相法标记制备131^—HOS McAb。25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腹腔注射131^I—HOS McAb后,于6、12、24、48和72 h 5个时间段进行裸鼠的体内分布研究;对5只荷瘤裸鼠分别腹腔注射131^I—HOS McAb后,于6、12、24、48和72h 5个时间段进行荷瘤裸鼠的放射免疫定位显像研究。结果:在荷人成骨肉瘤裸鼠腹腔注射131^I—HOS McAb后,12h肿瘤与血的T/NT比值为1.37,24h为3.75,48h达到最高为5.24。腹腔注射131^I—HOS McAb后,12h肿瘤部位即可见明显放射性浓聚,48h本底明显降低,肿瘤呈放射性热区。结论:131^I—HOS McAb对成骨肉瘤定向性较好,对放射免疫定位显像有利,为进一步放射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核素标记不同性质单抗瘤内注射治疗大肠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核素标记抗细胞膜抗原单克隆抗体联合核素标记抗细菌核单克隆抗体瘤内注射治疗荷人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临床应用核素标记多种不同性质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放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裸鼠荷人大肠癌Lovo移植瘤生长至1cm左右时,瘤内分别或同时注射^131I标记的抗大肠癌细胞膜抗原CL3单克隆抗体(^131I-CL3)和^131I标记人/鼠嵌合抗细胞核的单克隆抗体chTNT(^131I-chTNT),治疗后行SPECT显像观察标记抗体在肿瘤内的浓聚,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研究发现2种标记抗体联合应用组的肿瘤抑制率为82.3%,明显高于131I-CL3-IT组的57.9%或131I-chTNT组的53.1%,联合应用组标记抗体在肿瘤组织/非肿瘤组织内的放射活度比值(T/NT值)大于单独应用组。结论:131I-CL3联合131I-chTNT瘤内注射放射免疫治疗可增加标记抗体在肿瘤组织内的浓聚,并能提高放射免疫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188Re~HAb18F(ab′)2肝癌放射免疫显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 88Re标记的肝癌单抗片段HAb18F(ab′) 2 在荷人肝癌移植瘤裸鼠体内的放免显像和生物学分布。方法 采用 2 巯基乙醇为还原剂的直接法标记肝癌单抗片段HAb18F(ab′) 2 ,Whatman 3mm纸层析法测 1 88Re HAb18F(ab′) 2 标记率 ,活细胞放射免疫结合法测标记物的免疫活性。放免显像实验时 ,于荷肝癌裸鼠尾静脉注射标记物 11 1MBq ,SPECT低能通用型准直器显像。生物学分布实验中每只荷肝癌裸鼠尾静脉注射标记物 1 85~ 2 5 9MBq ,分别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各处死一组 ,取血及主要组织 ,称重 ,测放射性计数。结果 最佳标记率为 91 7% ,免疫活性分数为 0 78。低能通用型准直器可缓解1 88Re显像时边界模糊的问题。在显像观察中 ,3h时右下肢肿瘤区已有放射性聚集 ,19h~ 30h时肿瘤显影清晰、明确 ,45h以后整体放射性均趋于减弱。生物学分布表明 ,标记物除在肿瘤中有特异性聚集外 ,在其他正常组织中无特异性浓聚 ,尤其在血液中清除较快 ,肿瘤最佳显像时间可确定为 2 0~ 30h。结论 1 88Re HAb18F(ab′) 2 在荷人肝癌裸鼠体内可明确地定位于肿瘤部位 ,为进一步研究该标记物的抑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31^I-17-丙基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31^I-17-AAG)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其抗癌机制。方法:通过不同给药方式(131^I-17-AAG间质给药或静脉给药、Na131I间质给药对照及竞争性显像),显像比较12只模型鼠体内分布情况,每只5.55MBq0.1mL。1周后处死取瘤,电镜和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凋亡和Ki-67、Bcl-2蛋白表达情况,设空白对照组(n=3)。另取24只,分别通过间质或尾静脉注射131^I-17-AAG(每只1.85MBq0.1mL),不同时间处死,取血并测主要组织脏器的放射性计数率值。结果:显像提示,间质注射131^I-17-AAG瘤体内放射性浓聚并长时间滞留,体内分布实验进一步证实;尾静脉给药瘤体内存在一定放射性摄取,药物体内清除较快;Na131I注射后迅速排出体外,无瘤内滞留;竞争性显像示瘤内摄取降低。电镜观测给药组较对照组肿瘤增长抑制显著。Bcl-2和Ki-67阳性表达率131^I-17-AAG给药组要低于对照组。不同给药组组间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ax=0.004。结论:131^I-17-AAG间质给药在瘤组织内有明确药代学分布和药效学作用,可行进一步肿瘤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31I-17-丙基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31I-17-AAG)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其抗癌机制。方法:通过不同给药方式(131I-17-AAG间质给药或静脉给药、Na131I间质给药对照及竞争性显像),显像比较12只模型鼠体内分布情况,每只5.55MBq0.1mL。1周后处死取瘤,电镜和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凋亡和Ki-67、Bcl-2蛋白表达情况,设空白对照组(n=3)。另取24只,分别通过间质或尾静脉注射131I-17-AAG(每只1.85MBq0.1mL),不同时间处死,取血并测主要组织脏器的放射性计数率值。结果:显像提示,间质注射131I-17-AAG瘤体内放射性浓聚并长时间滞留,体内分布实验进一步证实;尾静脉给药瘤体内存在一定放射性摄取,药物体内清除较快;Na131I注射后迅速排出体外,无瘤内滞留;竞争性显像示瘤内摄取降低。电镜观测给药组较对照组肿瘤增长抑制显著。Bcl-2和Ki-67阳性表达率131I-17-AAG给药组要低于对照组。不同给药组组间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ax=0.004。结论:131I-17-AAG间质给药在瘤组织内有明确药代学分布和药效学...  相似文献   

10.
赵倩  李娟  殷雷 《肿瘤学杂志》2013,19(12):930-935
[目的]探讨新型肿瘤新生血管显像剂99mTc-RRL的合成与标记及其在不同肿瘤动物模型中的初步显像效果,评价99mTc-RRL用于肝癌裸鼠模型体内的生物分布特点。[方法]固相合成法合成RRL,与99mTc进行标记。制备不同类型肿瘤动物模型,并进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荷瘤HepG2肝癌裸鼠尾静脉注射99mTc-RRL后,于不同时刻处死动物,取感兴趣器官和组织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数,计算各器官或组织的%ID/g值。同时,高锝酸钠阴性对照组、非标记RRL竞争阻断组采用同样方法,计算其6h时刻各脏器或组织的%ID/g值。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方法用于评价瘤体新生血管状态及分子探针检测阈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99mTc-RRL标记率达80%,放射化学纯度高,体外稳定性好。SPECT显像示肿瘤部位见显影,轮廓清晰,放射性明显高于其他器官,随时间延长,肿瘤部位有持续放射性聚集。生物分布数据显示99mTc-RRL血液清除快,肿瘤部位显示放射性持续滞留,提供良好靶/非靶组织比值。HE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了瘤体旺盛的血管生成;瘤体大小与探针摄取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99mTc-RRL能够特异性地聚集于不同类型肿瘤组织。体内生物分布好,可提供良好的靶/非靶组织比值,是具有应用价值的肿瘤新生血管靶向示踪剂。  相似文献   

11.
Fan W  Wang GH  Yang MT  Zhang WG  Dai JJ  Yang XC 《癌症》2004,23(7):808-811
背景与目的近年发现约85%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及其转移组织细胞表面存在大量碘转运体(sodium/iodidesymporter,NIS),可主动将血液中的碘转运到乳腺癌组织,其碘浓度远高于其他组织。本实验观察放射性131I在乳腺癌荷瘤裸鼠体内生物分布及核素显像,探讨131I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特异性亲和作用。方法制备MCF-7/ER(+)与MCF-7/ER(-)人乳腺癌裸鼠模型,当肿瘤长至0.8~1.0cm时腹腔注射131I37~55.5MBq,分别于注射后6、12、24h处死裸鼠,取血标本和心、肺、肝、肾、胃、小肠、肌肉、肿瘤组织,分别测量每克组织每分钟的放射性计数,计算每克组织摄取的放射性占总注入量的百分比(%ID/g)及肿瘤与非肿瘤组织之比(T/NT)。同时于不同时段对裸鼠行核素显像,观察131I在裸鼠体内的分布。结果注射131I后6hMCF-7/ER(+)组裸鼠肿瘤组织放射性浓度已较高,与MCF-7/ER(-)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血液、肝脏、胃、肾放射性浓度也相对较高。12h时MCF-7/ER(+)组血、心、肺、小肠、肌肉的T/NT分别为2.39、3.06、3.94、7.69、7.60,24h时分别为5.15、5.47、5.29、11.44、10.99,而12h时放射性较高的肝、肾、胃T/NT也达到1.82、2.65、2.60。显像结果示12h时MCF-7/ER(+)裸鼠肿瘤部位可看到明显的放射性浓聚灶,24h仍可清  相似文献   

12.
胃癌单克隆抗体3H11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H11具有高阳性反应率、高选择性及高亲和力的特点.以~(131)I标记后注入荷胃癌裸鼠模型中,其瘤/肝比可达8.26±1.26,定位指数达6.08 ±1.51,ID%/g达11.00±2.62.该McAb与~(131)I偶联后可明显增强后者对肿瘤的杀伤效应及减低毒副反应.~(131)I标记的McAb 3H11静脉注入19例拟行手术的胃癌患者中,16例获阳性显像(84.2%).经胃镜引导注入癌旁粘膜下行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判别胃壁肿瘤浸润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46%,967%及959%.判别淋巴结转移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9.2%、97.7%及98.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31I-EGF动态显像技术对肺癌倚瘤裸鼠化疗疗效的评价。方法将肺癌细胞株A549种植到BALB/cA—nil裸鼠体内,待移植瘤长至直径0.8~1.2cm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紫杉醇组、顺铂组和联合化疗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1ml生理盐水;紫杉醇组腹腔注射紫杉醇5mg/kg;顺铂组腹腔注射ill@34rag/kg;联合化疗组腹腔注射紫杉醇5mg/kg和顺铂4mg/kg。裸鼠化疗后分别丁即刻和第7、14、21及28犬注射131I-EGF0.5h后开始显像,勾画感兴趣区(ROI),计算肿瘤/健侧对应部位放射性(T/NT)比值,并测量肿瘤体积。第28天完成显像后,处死裸鼠,测量肿瘤/血液及肿瘤/肌肉放射性比值,计算抑瘤率和131I-EGF的生物学分布。结果肿瘤组织吸收131I-EGF较多,肿瘤/肌肉放射性比值对照组为5.65,高于联合化疗组(1.55,t=9.829,P〈0.01)、紫杉醇组(1.14,t=12.636,P〈0.01)和顺铂组(0.99,t=12.313,P〈0.01)。肿瘤/血液放射性比值对照组为3.15,高于联合化疗组(0.76,t=3.384,P〈0.05)、紫杉醇组(1.22,t=2.826,P〈0.05)和顺铂组(1.22,t=2.713,P〈0.05)。131I-EGF可使肿瘤组织清晰显像,联合化疗组肿瘤体积401.9mm3,与对照组(1134.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93,P〈0.01);紫杉醇组肿瘤体积634.73mm3(t=7.140,P〈0.01),顺铂组肿瘤体积700.7mm3(t=6.820,P〈O.01),这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化疗组与对照组间T/N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1.251,P〈0.01)。结论化疗效果好的肿瘤,131I-EGF显像示肿瘤体积较小,瘤体内放射性分布较少;而化疗效果差的肿瘤体积逐渐增大,瘤体内放射性分布较多。131I-EGF显像可用于指导倚瘤裸鼠的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25I标记的抗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单克隆抗体(125Ⅰ-Ed-5)及正常小鼠IgG(125Ⅰ-NMIgG)在荷人前列腺癌瘤裸鼠体内的分布,探讨应用125Ⅰ-Ed-5进行放射免疫显像诊断和放射免疫治疗实验性人前列腺癌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荷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125Ⅰ标记抗PSMA单克隆抗体Ed-5和NMIgG,125Ⅰ-Ed-5和125Ⅰ-NMIgG经尾静脉注入荷瘤裸鼠体内,于注射后24、48、72、120小时分批处死,测定肿瘤和血液、肝、肺等重要脏器的单位重量放射性比值(T/NT)、各组织摄取百分比(%ID/g),研究其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情况.结果:125Ⅰ-Ed-5的标记率为72.3%,放射性比活度为55.2MBq/mg,放射性化学纯度是90.2%,免疫活性分数为63%.在注射125Ⅰ-Ed-5后24~120小时内,裸鼠体内肿瘤部位出现选择性放射性浓聚:各组织的T/NT比值在72h达到最高,其中肿瘤/肌肉高达6.36.而在注射125Ⅰ-NMlgG的对照组中,裸鼠体内未见放射性浓聚,呈全身均匀性分布.结论:标记后的125Ⅰ-Ed-5免疫活性没有改变,在裸鼠体内对前列腺癌移植瘤有靶向定位作用,为进一步应用125Ⅰ-Ed-5进行前列腺癌放射免疫显像和放射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材料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合物(polyamidoamine dendrimer,PAMAM)介导NK4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MDA-MB-231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PAMAM-NK4纳米复合物颗粒,纳米复合物和空载体PAMAM分别转染MDA-MB-231和MCF-7细胞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MTT实验、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PAMAM-NK4对细胞增殖、NK4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40只雌性裸鼠经皮下注射建立MDA-MB-231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裸鼠:空白组肿瘤接种部位旁皮下注射0.2 ml 0.9%NaCl溶液、空载体组注射0.2ml含100μg PAMAM-LacZ质粒的溶液、给药组注射0.2 ml含100 μg PAMAM-NK4质粒的溶液、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0.2 ml多柔比星(100 μg)溶液.连续注射7d,第30天处死裸鼠,完整摘除肿瘤,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NK4蛋白表达.结果:PAMAM-NK4纳米粒转染MDA-MB-231、MCF-7细胞后能够稳定表达NK4蛋白、抑制细胞增殖和增加细胞凋亡率.成功建立MDA-MB-231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肿瘤体积及质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且安全性良好;给药组NK4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PAMAM-NK4纳米粒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对人乳腺癌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Iodogen法将放射性131I与花生凝集素(PNA)进行标记,经腹腔注射131I-PNA标记物到荷人胃癌裸鼠体内,在不同时间测定组织放射分布和γ照相。给药后第3天,肿瘤组织放射性强度是血液的4.30倍,是正常肝组织的3.76倍,是肌肉组织的3.89倍;给药后第7天,肿瘤组织浓集131I-PNA是正常胃组织的4.21倍,是小肠组织的6.05倍,是大肠组织的5.13倍。48小时可见肿瘤显像,72小时显像清晰。本实验结果表明,凝集素PNA在胃癌定位诊断和导向治疗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对于人体某些表达T抗原的腺癌都可能具有作为导向治疗载体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131I-chTNT结合外照射治疗实体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用^131I-chTNT与^132I-chTNT结合外照射对荷瘤肺癌动物模型肿瘤生长影响的差异。方法:人鼠嵌合抗肿瘤细胞核单抗(chTNT-3)是针对肿瘤坏死组织的新型抗体,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用^131I标记单克隆抗体形成放射性螯合物。24只人肺腺癌荷瘤裸鼠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比较肿瘤中24h放射活度比、肿瘤中放射活度比、平均累积吸收剂量以及累积吸收总量。结果:^131I-chTNT联合外照射组,24h肿瘤放射活度比、肿瘤中放射活度比、平均累积吸收剂量以及累积吸收总量较单纯^131I-chTNT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31I-chTNT结合外照射治疗实体瘤,在给药前行20Gy的外照射组其肿瘤中24h放射活度比、肿瘤放射活度比、平均累积吸收剂量、累积吸收总量高,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不同途径使用rAdp53对小鼠大肠癌肿瘤模型生长抑制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应用人大肠癌-174细胞株经体外培养传代后,接种到SPF级BALB/c-nu裸鼠皮下,建立大肠癌动物模型;分别经由腹腔、静脉以及瘤内注射rAdp53,动态测量不同使用途径下肿瘤体积及肿瘤重量的变化.结果:经三种不同途径应用rAdp53后,大肠癌动物模型的生长明显较对照组减缓,但腹腔注射组与静脉注射组、瘤内注射组的抑瘤作用有统计学的差异性;同样经三种不同途径给药后,肿瘤模型瘤重抑制率均达50%以上,其中静脉注射组及瘤内注射组高达70%以上,与腹腔注射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经不同途径应用rAdp53均可以抑制大肠癌肿瘤模型的生长,但静脉注射组及瘤内注射组的抑瘤效果较腹腔注射组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Zheng CX  Zhan WH  Cai SR  He YL  Lin ZJ 《癌症》2003,22(4):354-357
背景与目的:癌胚抗原 (CE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高达 90%以上,本研究拟探讨低剂量 131I标记的抗 CEA单抗 C50( 131I- C50)及低剂量 131I- C50联合 5-氟尿嘧啶( 5- FU)对人结直肠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表达 CEA的人 LoVo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接种第 9天,分别采用 5- FU、2775kBq 131I- C50及 5- FU联合 131I- C50尾静脉注射治疗荷瘤裸鼠.尾静脉给药后第 7天,每组各随机处死 2只荷瘤裸鼠,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各组裸鼠肿瘤体积、群体倍增时间及抑瘤率,比较接种第 30天的肿瘤体积.结果:对照组、5- FU组、131I- C50治疗组和 131I- C50联合 5- FU组接种第 30天肿瘤体积分别为 (9 765.19± 792.21)mm3、(6 533.75± 601.14)mm3、(5 413.57± 415.46)mm3和 (3 865.23± 263.57)mm3,四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01);四组肿瘤群体倍增时间依次延长,分别为 3.07、3.09、3.18和 3.14天;后三组抑瘤率依次增大,分别为 30.97%、42.33%和 59.04%.结论:低剂量 131I- C50可抑制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低剂量 131I- C50联合 5- FU可以增强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不同途径使用rAdp53对小鼠大肠癌肿瘤模型生长抑制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应用人大肠癌-174细胞株经体外培养传代后,接种到SPF级BALB/c-nu裸鼠皮下,建立大肠癌动物模型;分别经由腹腔、静脉以及瘤内注射rAdp53,动态测量不同使用途径下肿瘤体积及肿瘤重量的变化。结果:经三种不同途径应用rAdp53后,大肠癌动物模型的生长明显较对照组减缓,但腹腔注射组与静脉注射组、瘤内注射组的抑瘤作用有统计学的差异性;同样经三种不同途径给药后,肿瘤模型瘤重抑制率均达50%以上,其中静脉注射组及瘤内注射组高达70%以上,与腹腔注射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经不同途径应用rAdp53均可以抑制大肠癌肿瘤模型的生长,但静脉注射组及瘤内注射组的抑瘤效果较腹腔注射组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