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微带反射阵天线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天线设计中阵元单元尺寸和间隔的计算、相位延迟线的选择、基片厚度的选取、误差分析、仿真验证等,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低副瓣微带反射阵天线的设计方法。实例测试结果表明,反射阵天线的总体性能接近抛物面天线的性能,易于折叠、携带方便。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16×8脊波导缝隙阵列天线,线阵阵面分成两个子阵,馈电采用同轴馈电与耦合缝隙馈电结合的两级馈电方式,辐射缝隙分布为泰勒分布。天线设计采用近场诊断方法和阻抗过载技术进行优化。天线实物加工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在X频段驻波带宽(VSWR≤1.5)为7.3%,最低副瓣达到-25.8 dB,副瓣电平带宽(SLL≤-19 dB)为6.2%。与已有文献相比,该天线同时具备阻抗宽带特性和低副瓣宽带特性,工作频带内具有增益均大于16 dBi的高增益特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个工作于Ka频段的16波束H面波导结构低副瓣多波束Rotman透镜天线。各相邻 波束间隔小于半功率波束宽度。采用相邻波束副瓣对消的原理实现了降低副瓣目的。实测结 果表明,与未采取对消的天线相比,天线副瓣电平平均降低了10 dB。给出了H面喇叭激 励下透镜内电磁场计算公式及阵列轮廓的截获损耗。螺钉移相器的应用缩小了透镜天线尺寸 。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波导带状线转换器,应用于毫米波多层微带阵列天线设计,减小了天线的 厚度,并增加了天线的效率和可靠性。与采用传统的波导微带转换器、微带同轴转换器及同 轴带线转换器的级联转换方案的天线相比,该多层微带阵列天线的厚度缩小了90%,实测为 12 mm,天线效率增加了14%,实测为24%。  相似文献   

5.
李崇甡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354-354
微带天线具有低剖面、体积小和易于与载体共形等优点,因而在雷达、移动通信、卫信通信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针对工作频率为15GHz时的圆开微带贴片辐射单元,研究和以此辐射单元构成的微带直线阵列天线的分析和仿真,为实际天线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网、5G通信网应用中对K/Ka频段多波束有源相控阵天线的需求,对斐波那契网格阵列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大规模低旁瓣稀疏阵列的高效设计方法。首先从数学上对斐波那契网格阵列的栅瓣抑制特性进行解释,进而对阵列进行数值计算和全尺寸三维电磁仿真,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应用给出一种K频段高密度集成有源相控阵多波束天线的阵面及射频芯片的布板方案。这种大间距阵列在大扫描角域和大带宽内具有低副瓣、无栅瓣、高增益等优良特性,非常适用于通信应用中的高密度集成有源相控阵天线。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Ka频段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天线单元以单馈电开槽贴片天线为基础实现圆极化,通过微带贴片表面加载介质和辅助辐射器,展宽了天线波束宽度并优化了单元轴比。以该天线为阵列单元,采用顺序旋转布阵技术优化得到的2×2子阵,其辐射方向图具有良好的旋转对称性,由该子阵扩展形成的相控阵天线,有效地实现了圆极化宽角扫描特性。以8×8矩形阵列为例,仿真分析了此类二维相控阵天线波束扫描过程中的方向图和极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天线在工作频段内可实现方位360°、俯仰±60°扫描,扫描范围内天线增益波动和轴比均小于3 dB,同时该天线具有低剖面(高度尺寸为0.08λ0,λ0为空气介质波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集成等特点,非常适合小型化或一体化相控阵天线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由16元线阵组成的L频段宽带超低副瓣天线阵的设计,给出了设计过程中所解决的各项关键技术及所采用的技术途径,以及一些设计数据和测试结果。天线近场测试表明,所研制的天线在优于25%频带内天线峰值副瓣电平低于-38 dB,垂直面扫描±30°时,天线峰值副瓣电平低于-35 dB。  相似文献   

9.
天线设计中实现高增益、高效率、低副瓣总是相互矛盾的。本文以国产某型雷达的天线系统为设计目标,介绍一种将雷达天线有关参数归结到一个数学模型上,以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和辅助设计。反设计结果表明,用此数学模型进行设计,比传统的查曲线法有准确、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稀疏布阵的相控阵测控天线,阵元等幅激励时的阵列峰值副瓣电平无法满足指标要求。在考虑天线增益、半功率波束宽度等指标约束时设计了合适的适应度函数,并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对阵元激励幅度进行优化以降低天线副瓣电平。同时,分析了等间距栅格平面阵列天线方向图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关系,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降低了阵列方向图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峰值副瓣电平和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