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克隆选择机理是,在克隆选择过程中引入优秀基因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器进化的方向性及效率;应用KDD Cup 1999入侵检测数据集,分别使用传统克隆选择算法和优秀基因控制克隆选择的方法进化检测器。实验证明,引进优秀基因后克隆选择过程对检测器的进化效果很好,具有较高的正确检测率。  相似文献   

2.
将量子计算技术与克隆选择算法结合,通过对量子编码的检测器进行测量来生成二进制检测器(测量解)在得到的多个测量解中只保存亲和力最高的。既提高了种群多样性避免了早熟,又减少了检测器冗余。在变异过程中,通过对父代检测器和子代检测器进行比较来对变异进行指导,使其向着亲和力更高的方向进行。加快了种群的进化速度。仿真实验表明,同传统克隆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避免了种群进化过程出现的早熟和进化速度慢以及检测器冗余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3.
高效的检测器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和决定检测效率的关键,根据形态空间理论提出了最小检测器概念,建立了基于免疫识别的最小检测器生成模型。通过克隆选择、遗传变异以及进化算法生成有效检测器集合,利用改进的冗余优化算法生成最小检测器集合。理论结果表明了最小检测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  相似文献   

4.
借鉴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的运行机制并结合克隆选择机理,提出一种基于克隆扩增策略的免疫算法。该算法提出调整未成熟检测器的补入条件,对成熟检测器群体实施克隆扩增策略,并消除冗余的成熟检测器。算法设计了对成熟检测器群体进行有效性评估的方法,由检测器的有效性确定克隆规模。理论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检测率,有效抑制了误报率,改善了算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工免疫进化网络理论,提出一种入侵检测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人工进化网络的许多优点如独特性,克隆选择,动态防护,自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检测器对未知攻击的平均检测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当训练样本分布密集交错时,传统的否定选择算法难以将检测器生成在正/反样本间的有效区域,导致检测器集合对这些样本的识别率降低,影响了算法性能。为使检测器能有效地识别分布密集交错的样本,本文提出了免疫进化否定选择算法(IENSA)。IENSA通过加入两个免疫进化过程,首先在样本分布密集的区域引导检测器在正/反样本之间有效地生成,然后在样本分布稀疏的区域对冗余检测器进行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二维人工数据集Rectangle与三维标准数据集Skin Segmentation上,相对于经典的RNSA与V-Detector算法,IENSA均能以较少的检测器而达到较高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中疫苗算子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包含疫苗算子、变异算子和其它算子的免疫算法与人工免疫中的负选择算法结合在一起,实现检测器种群的进化,目的是加快种群的亲和力成熟进程和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效率。详细地给出了疫苗自适应提取算法和疫苗算子算法,建立了基于免疫算法和负选择算法的模型及算法来实现网络入侵检测。分别设计了基于克隆选择算法的和基于免疫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含有免疫算子的免疫算法加快了检测器种群亲和力成熟的进程,收敛速度更快,随着进化代数的增加检测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基于克隆选择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则出现了检测器种群亲和力成熟进程较慢,并随着进化代数的增加检测率呈现轻微退化和较长时间停滞不前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免疫算法在网络故障检测中存在的稳定性低、检测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克隆选择和免疫记忆机理的人工免疫系统算法。该算法调整未成熟检测器的补入方式,设计对检测器进行有效性评估的机制。给出依据评估结果对记忆检测器实施分级的策略,对各级别的检测器子群体采用不同的进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的稳定性和检测性能都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9.
马莉  陈艳 《福建电脑》2009,25(8):13-14
本文在分析动态克隆选择算法(Dynamic Clonal Selection Algorithm,DCSA)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CSA的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通过专家知识建立规则、基因库自动进化、优化检测器生成过程等策略,提高了检测器对已知入侵和未知入侵的识别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检测性能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金章赞  廖明宏 《控制与决策》2013,28(8):1130-1137
阴性选择(NS)算法是人工免疫的核心方法,检测器生成是其关键。针对其经典V-detector算法中高维数据失效及随机生成初始检测器集过于集中而导致过早收敛等问题,首先采用拟随机序列生成初始检测器;然后通过克隆选择优化检测器集合,以覆盖非自体空间大小及数量作为亲和力标准,克服传统进化阴性选择(ENS)算法的局限性,并采用新型进化算子使得算法生成最优检测器集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动态克隆选择算法应用于入侵检测的过程中,经过记忆检测器和成熟检测器检测后的剩余抗原被直接作为自体供未成熟检测器耐受,但这些剩余抗原并非完全是自体,有可能隐含新型攻击。为此提出利用聚类分析技术进行改进,先用聚类算法将剩余抗原分成大、小簇,然后分析小簇中的数据,发现其中隐含的新型攻击,并及时更新记忆检测器集和自体集。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聚类分析的动态克隆选择算法能够增强检测系统发现未知入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克隆选择算法在检测效率、实时性等问题上都有不足和缺陷。在传统克隆选择算法交叉变异过程之后再次进行阴性选择,以避免交叉变异时产生和自体匹配的新个体.防止自体免疫的发生。在变异时采取概率与亲和度大小成反比的机制,保证检测器充满多样性。引入循环补充机制。动态更新检测器,增强全局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13.
Intelligent multi-user detection using an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 (AIS) are a kind of new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methods which draw inspiration from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In this study, we introduce an AIS-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alled clonal selection algorithm, to solve the multi-user detection problem in code-division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d on the maximum-likelihood decision rule. Through proportional cloning, hypermutation, clonal selection and clonal death, the new method performs a greedy search which reproduces individuals and selects their improved maturated progenies after the affinity maturation process. Theoret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clonal selection algorithm is suitable for solving the multi-user detection problem.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outperforms some other approaches including two genetic algorithm-based detectors and the matched filters detector, and has the ability to find the most likely combinations.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已有实值非选择算法中检测漏洞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提高对检测漏洞的覆盖。算法基于可变长实值检测器实现,主要思想是把自体样本分为边界自体样本和非边界自体样本。在检测器的生成过程中,鉴别和记录边界自体样本;在对新样本的检测过程中,检测是否匹配边界自体。通过人工合成数据集2DSyntheticData和实际Iris 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检测率较高,在覆盖自体和非自体边界处的漏洞方面明显优于已有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经典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性差的缺点,设计了基于新的运动方程的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为了解决CDMA系统多用户检测这个NP完全问题,基于免疫克隆选择理论和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克隆粒子群优化算法,其中,由神经元构成的粒子可以进行随机搜索和经验学习。仿真结果表明,在异步和同步CDMA系统上,该检测器的误码率性能都优于传统方法和其他一些多用户检测器,达到最优检测。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检测器生成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茜  傅思思  葛亮 《计算机应用》2006,26(11):2618-1621
继承了人工免疫系统的思想,研究了KIM和BENTLEY的克隆选择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入侵检测的新的检测器生成模型。其核心在于两个新的算法:一是为了提高检测器的多样性及适应度水平,提出了基于相似性和适应度相结合的概率选择算法,并给出了此类概率选择的一般形式,理论分析了算法中的权重参数α。二是在产生子代检测器时,为了使得父代的优良基因能最大程度地遗传给子代,防止交叉变异中的退化现象,提出了检测器有效因子的概念和使用有效因子进行保优的策略。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合适选择α参数以及有效因子的长度阈值Neg,能使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多样性和自适应性,呈现出较高的“非我”检测率和低的误检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的应用于网络入侵检测中的人工免疫系统存在的缺陷,在Kim小组的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在该模型中,提出产生少量的自体模式类对正常访问数据进行处理,加快其访问速度;通过动态增减自体集合来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并且解决传统AIS中自体集合庞大的问题;采用基于约束的检测器表示抗体,采取任意R位间隔匹配规则来判定抗体与抗原之间的匹配,使用分割算法来解决抗体与自体抗原的匹配情况.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网络入侵检测仿真实验,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的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否定选择算法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入侵检测算法,着重分析了检测器生成模块,对原否定选择算法做出了改进。改进算法主要对采用了基于空间包含的匹配算法和B、T双检测器来进行检测,增强检测器的多样性,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改进的否定选择算法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19.
刘殊 《计算机应用》2009,29(6):1582-1589
针对阴性选择算法缺乏高效的分类器生成机制和“过拟合”抑制机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类别模式分类的阴性选择算法CS-NSA。通过引入克隆选择机制,根据分类器的分类效果和刺激度对其进行自适应学习;针对多类别模式分类的“过拟合”问题,引入了检测器集合的修剪机制,增强了检测器的分类推广能力。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与著名的人工免疫分类器AIRS相比,CS-NSA体现出更高的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20.
The adaptive nature of unsolicited email by the use of huge mailing tools prompts the need for spam detection.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spam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numerous email spam ravaging the system. Previous algorithm used in email spam detection compares each email message with spam and non-spam data before generating detectors while our proposed system inspired by the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model with the adaptive nature of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uses special features to generate detectors to cover the spam space. To cope with the trend of email spam, a novel model that improves the random generation of a detector in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NSA) with the use of stochastic distribution to model the data point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was implemented. Local outlier factor is introduced as the fitness function to determine the local best (Pbest) of the candidate detector that gives the optimum solution. Distance measure is employed to enhance the distinctiveness between the non-spam and spam candidate detector. The detector generation process was terminated when the expected spam coverage is reach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rate of NSA–PSO is higher than the standard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Accuracy for 2000 generated detectors with threshold value of 0.4 was compared.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is 68.86% and the proposed hybrid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s 9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