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氯醋酸钠对缺血再灌流大鼠脑保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二氯醋酸钠对大鼠不同灌流期内缺血区脑组织生化和病理改变的影响。研究其保护脑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闭塞非禁食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前生理盐水组及二氯醋酸钠组、缺血后生理盐水组及二氯醋酸钠组。用氧化酶法测血糖;用乳酸脱氢酶法测脑乳酸。结果缺血前后应用二氯醋酸钠25mg/kg能显著降低脑组织中乳酸及水的含量;降低皮层细胞直径(P<0.001),并能保护膜结构的病理损伤。结论降乳酸、抗脑水肿及保护神经细胞的膜结构,是二氯醋酸钠在生化和亚细胞水平的脑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钠注射液的新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中复方醋酸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结合人体血浆正常PH、渗透压及离子分布等,在原处方中加入适量硫酸镁,从容器包装、洗涤、配制及无菌等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结果:按《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中制备方法配制复方醋酸钠溶液时,异物表现为小白点、小白块及沉淀,平均成品率为38%.按本组改良新工艺配制的复方醋酸钠溶液平均成品率为93%,新工艺是可行的.而且新配方中加入硫酸镁后,使血浆渗透压及离子分布等更接近机体正常血浆情况.结论:在《中国医院制剂规范》复方醋酸钠注射液的处方中加入硫酸镁,改进工艺是安全可行的,更适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补液治疗.  相似文献   

3.
自制巴比妥醋酸钠缓冲液在梅里埃血凝仪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巴比妥醋酸钠缓冲液应用在梅里埃血凝仪上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情况。方法:利用自制巴比妥醋酸钠缓冲液标定标准曲线后,进行重复性试验和对比试验,测定线性范围及参加室间质控。结果:自制缓冲液的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lgT=1.4753-0.8348lgC,r=0.9988;与原装进口缓冲液相关系数差别检验的U值为0.2307,P>0.05,差别无统计意义;重复性试验CV<4%;对比试验P>0.05。结论:自制巴比妥醋酸钠缓冲液完全可以代替进口缓冲液在梅里埃血凝仪上使用。  相似文献   

4.
复方醋酸钠注射液和口服补液散中分别含有醋酸钠和碳酸氢钠,由于它们的水溶液碱性较弱及其它共存组分的干扰,直接酸碱滴定时终点不明显。本文采用交流示波极谱滴定、非水滴定和在浓盐溶液中酸碱滴定等法进行测定和比较。一、交流示波极谱中和滴定法 (一)实验条件的选择 1.指示剂的选择:醋酸钠和碳酸氢钠用盐酸滴定,终点的pH值分别为3.50和4.10左右,分别选用0.1%甲基红和0.1%溴甲酚绿为指示剂。试验了不同用量指示剂切口变化的pH值情况,甲基红指示剂与溴甲酚绿指示剂的用量分别为0.60~1.00和0.30~0.50ml(均加KCl1g)。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方法采用ODS柱(250mm&#215;4.6mm,5?m),检测波长为263nm,流动相为以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6.13g,加水750ml,振摇使溶解,用冰醋酸调PH值至3.4)-乙腈(40:60)。结果布洛芬在8.24—41.2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2%(n=6),RSD为O.35%。结论HPLC法与容量分析法相比较测定样品的含量偏高,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因此可以考虑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样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基础上应用乳酸菌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方法取30只SD大鼠数字法随机分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未复苏组(THS组,n=10),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AR组,n=10),醋酸钠林格液联合乳酸菌复苏组(AL组,n=10),其中AL组大鼠建立休克模型前在正常喂养的基础上加服用乳酸菌素片1周(按照体积面积换算,大鼠每次服用剂量108 mg/kg,每天3次)。THS、AR组及AL组制备成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35±5)mmHg],AL组及AR组于休克后60 min应用醋酸钠林格液进行30 min液体复苏,复苏后观察4 h取大鼠回肠组织,THS组不予复苏,于休克观察4 h后取回肠组织。利用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4、及IL-10含量;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回肠组织ZO-1、Claudin-1、TLR4、p38磷酸化及JNK磷酸化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THS组相比,AL组大鼠外周血TNF-α、IL-6含量降低,IL-4、IL-10含量升高,AR组TNF-α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R组比较,AL组大鼠外周血TNF-α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细胞因子水平AR组和A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组织中,与THS组相比,AR组大鼠外周血TLR4、P-P38、P-JNK含量降低,AL组ZO-1、Claudin-1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R组相比,AL组ZO-1、Claudin-1含量升高,TLR4、P-JNK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AL组回肠组织损伤程度轻于THS组与AR组。结论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基础上,应用乳酸菌可能进一步抑制TLR4-p38MAPK/JNK炎性信号通路的表达,逆转休克造成的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表达失衡,减轻了创伤失血性休克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对感染性休克麻醉手术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影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感染性休克需行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醋酸钠林格液治疗组(A组),乳酸钠林格液治疗组(B组),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路,A组给予醋酸钠林格液2000mL/2h,B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液2000mL/2h,记录A、B2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小时(T1),麻醉后2小时(T2),麻醉后24小时(T3),血乳酸浓度最后治愈人数,死亡人数。结果:A组患者各时点血乳酸值均低于B组(P<0.05)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愈人数高于B组,死亡人数低于B组,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钠林格液能有效控制感染性休克麻醉手术患者血乳酸水平并对患者最终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钠联合血浆对海水浸泡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为早期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海水浸泡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醋酸钠(HSA)组和复方醋酸钠联合血浆(HSA+P)组,观察各组存活率、平均动脉压、血气、凝血酶原时间(胛)、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等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并出现酸碱失衡及凝血功能紊乱,HSA组大鼠相关指标有所改善,HSA+P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PH值、HCO3^2-、PT、APTY、D-二聚体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和HSA组大鼠(P〈0.05)。结论复方醋酸钠联合血浆能够纠正海水浸泡创伤性休克大鼠的凝血功能障碍、稳定血压以及改善预后,是减少早期死亡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庆大霉素合剂中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方法 改良紫外法,以乙酰丙酮及甲醛为衍生化试剂,缓冲液为醋酸一醋酸钠(pH3.6),在420m处测硫酸庆大霉素衍生物的吸收度,空白对照以水代替样品同法平行操作。结果 硫酸庆大霉素在24.26~80.87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10.22%,RSD=1.94%。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与微生物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可作为医院制剂室的快速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测定白术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酶法结合的方法测定出,不同地区的白术多糖含量有很大差距的。结论苯酚-硫酸法测定白术多糖含量,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适合白术及其制品中多糖的常规检测,可为植物多糖含量测定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醋酸钠透析液是属于高浓度溶液,整个配制工艺过程非常缓慢,溶液又不能灭菌,制备过程时间长,溶液污染机会增加,基于此溶液的配制工艺过程所存在的弊端和临床质量要求,我们在不改变醋酸钠透析液的处方基础上,将其配制工艺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以悬汞电极研究了铜(Ⅱ)存在下,痕量巯基醋酸钠(SMA)的差分脉冲吸附伏安行为,认为其电极过程为化学反应-吸附富集-电极反应,即CAE过程,并通过电子转移数、反应氢离子数、络合比的测定,提出了可能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在选定的Britton-Robinson(pH3.4)溶液中,在过量的Cu(Ⅱ)存在下,巯基醋酸钠吸附还原峰峰形敏锐,其线性范围为1.0×10-9~1.0×10-7mol/L,富集10min,其检测限降低至20×10-10mol/L。用于人发、指甲试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平衡盐溶液,由于其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度与正常人细胞外液接近平衡,所以在临床上采用快速静脉滴注以纠正体液不平衡,使细胞处于一种生理机能状态,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或纠正休克、酸中毒、心肺功能障碍、肾衰等的发生或加重,同时,对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也是一个有效措施。 醋酸钠平衡液是近些年来临床上常用的补液制剂,醋酸钠在肌肉及其他组织中代谢后,可直接进入三羧酸循环,且在代谢过程中,醋酸盐的耗氧量较乳酸盐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中利多卡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胶浆中利多卡因的含量.方法以Zobax C18为色谱柱,4.1%醋酸钠(pH 5.2)-甲醇(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结果利多卡因线性范围0.016~0.32 g/L(r=0.999 3),平均回收率99.40%,(RSD=0.4%,n=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5.
苯酚滴耳液有消炎、止痛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的治疗。苯酚滴耳液作为医院制剂收载于中国医院制剂规范 ,其含量测定采用溴量法 ,该法操作较繁琐 ,给分析测定带来不便。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的吸收度 ,用吸收系数计算苯酚含量 ,方法简便可行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是医院常用制剂,其含量测定方法有亚硝酸钠法,该法因操作繁琐费时,测定结果易受一些因素干扰,不能满足医院制剂快速分析的需要。为此,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本方法操作简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罗格列酮缓释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0.05 mol/L醋酸钠(用冰醋酸调pH 6.0)-甲醇(体积比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7 nm,测定盐酸罗格列酮缓释片的含量。结果盐酸罗格列酮在10.15~60.9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100.3%(RSD=0.65%)。结论本法测定罗格列酮缓释片的含量,结果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8.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以溴麝香草酚兰在pH5.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与盐酸丁卡因结合显色,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101.6%,RSD=0.8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供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呋喃妥因片的含量。方法:采用改进药典法。结果:经统计分析,与药典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操作方便、误差小。结论:改进药典法可作为测定呋喃妥因片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生产厂家和医院的质检部门能方便、快捷、可靠、有效的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方法用折光法和旋光法,从测定方法精密度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折光法样品取样少、仪器结构稳定、操作简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优于旋光法。结论生产厂家和医院质检部门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时,可采用折光法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