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应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数学广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内容.它要求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广角”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3.
一、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现状 1.过分热衷于“题海战术”和机械模仿 我国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较高,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抓住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通过“题海战术”,使学生处于一种机械模仿加记忆的状态,以解题为目的,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致使学生对一些常见数学问题的解法比较熟悉,但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社会对数学的需求并不只是需要数学家和专门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才,而更大量的是需要在各部门中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及数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他们每天面临的大量的实际问题,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加强高职数学建模教学也正是在这种教学现状下提出来的,我国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证明、运算、检验使问题得到解决”.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一出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黄阿莉 《考试周刊》2009,(27):85-85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形成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陈瑞兰 《吉林教育》2005,(12):21-21
一、注重生活知识与数学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 1.首先是数学问题向生括问题的转化。为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提高理解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必须让数学问题向生活贴近。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教科书上的题目,刨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缩短抽象的数学题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枯燥、神秘,数学就是在生活中发生发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比例的运用”一课时,可以在有阳光的日子,带学生去测量旗杆和教学楼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樊福印 《电大理工》2006,(3):23-24,26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结构.“应用性数学教学模式”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应用性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恰当运用必将时受教育者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应用性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课程中的其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徐艳东 《考试周刊》2009,(46):58-58
数学应用能力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既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教师要培齐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时必须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拿到课堂上来。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选择现成的或自我编制的数学学习材料”,以便“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自觉地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自主探索并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搭尔从数学教育学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的教学原则,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且在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具体体验中,培养每一位学生都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意识去观察生活,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跨入了信息与数字化时代,数学与各行各业的关系日益密切,数学的应用迅速进入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许多领域.“高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这一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例如,军事上和商业活动中广泛用到的密码技术、医学上广泛应用的CT成像和核磁共振技术、天气预报等领域中采用的大型数值计算技术等,都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因此,世界各国现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更加强调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而数学建模正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些年来,数学建模教学在一些西方国家,诸如美国、英国、荷兰、丹麦、澳大利亚等国的数学教育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将“问题解决、建模的应用”列入大会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普遍认为“问题解决、建模和应用必须成为从中学到大学所有学生的数学课程的一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新课标大纲对数学建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材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通过对问题的研讨、学习,有助于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数学建模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难点,强化数学建模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也能树立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比较全面的认识数学及其与社会、技术、科学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江西省高考理科数学第21题是一道以函数的图像对称性、二阶周期点即“稳定点”为背景,考查分段函数的性质及导数应用的压轴题,阅卷显示考生第(2)(3)问得分非常不理想,由于第(2)问的背景是新概念型问题——函数的“稳定点”,考查学生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新概念”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突出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数学抽象概括能力和对“新概念”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翻译,转化化归能力要求极高,没有现成的解题套路可选.尤其出现绝对值的干扰,学生的心理紧张,不能对有效信息——“稳定点”提取分析,结果可想而知.本文就函数“稳定点”及“不动点”问题的思维切入进行探析,并反思高三复习教学中应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加强综合性、应用性内容,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在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越来越强调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材的整合,教学大纲中的一些新的提法值得大家高度重视.如在教学目的中关于双基、能力的提法——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专家对高职高专的数学培养目标要求是:“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技能.具有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等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数学建模思想一脉相通。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不仅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性”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它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究,使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探究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再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确定圆的条件”为例,阐述如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实现“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学知识本身无法成为素养,它只是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载体,而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应用才是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渠道,过去那种对知识的简单复制、记忆、理解和掌握是不能形成素养的。因此,在上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二十四章相似形的教学中,受章头语和章头图的启发,我想能不能设计一节测量埃及金字塔高度的数学活动课,通过让学生运用相似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经历和体验蕴含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我又把数学史融入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让学生跨越时空走进及了解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和数学历史,彰显数学的德育之效。下面我以“测量埃及金字塔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