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我国低视力诊断标准,总结16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结果:术后3月检查一级低视力29眼,占17.90%,二级低视力133眼占82.10%,主要原因有老年黄斑变性占30.25%,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占27.16%,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占22.22%,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占7.41%。结论:由于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白内障术后永久性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黄斑病变,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对低视力患者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永久性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对1252只眼老年人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术后3个月,除外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将矫正视力〈0.3者按原因分类。结果引起术后永久性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病变,占28.0%;老年性黄斑变性,占23.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累及黄斑,占14.0%。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永久性低视力主要原因是黄斑病变,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低视力者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回顾研究了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并发症,其中主要并发症是白内障和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20眼糖尿病怀视 膜病变中,71.16%属于单纯性视网膜病变,16.67%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11.67%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视力预后极为不良,31眼(15.5%)盲目,97眼(48.5%)低视力,视力超过0.3者仅有72眼(36%)。本文简要讨论了有关白内障的手术与糖尿病多膜病变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56例(236眼)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糖尿病患者82例(121眼),对照组为非糖尿病患者74例(115眼)。结果:术后视力>0.5,实验组合并视网膜病变者5眼(占38.46%),未合并视网膜病变者96眼(占89.81%);对照组106眼(占92.17%)。糖尿病组未合并视网膜病变者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视力,利于术后眼底观察和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华 《当代医学》2013,(17):118-119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协助术前筛查及术后视力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行白内障手术的病人共592例,低视力者共57例,分析低视力的原因。结果 57例病人中,有青光眼病史者15例,占26.3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12例,占21.05%;老年黄斑变性者8例,占14.04%;高度近视者7例,占12.28%;视神经萎缩者5例,占8.77%;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者3例,占5.26%;有视网膜脱离病史者3例,占5.26%;外伤行白内障2例,占3.51%;弱视者1例,占1.76%,葡萄膜炎1例,占1.76%。结论眼部伴随的其他疾病是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术前全面的检查,详细的询问病史及有效的沟通可为术后视力的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内障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方法 回顾2008年10月实施白内障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32例(346眼)中85眼1个月后低视力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眼科检查、总结原因.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346眼中矫正视力<0.3者85眼(24%),其中眼底病占80眼(94.1%),手术并发症2眼(2.4%).结论 白内障复明手术后低视力主要取决于视网膜、视神经功能,早期及时的检查治疗,术前详细检查十分重要,对存在眼底病变的患者进行复明手术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常规进行眼科检查,以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可能出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致盲与低视力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430例患者常规进行包括视力、眼底改变情况,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①并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共237例,其中视力≤0.1者24例(10.13%),≤0.3者48(20.25%),>0.3者165例(67.51%).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93例,其中视力≤0.1者2例(1.04%),≤0.3者18例(9.33%),>0.3者145例(89.64%).结论:说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患者定期到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可能出现的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减少糖尿病患者致盲与低视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 ,近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逐年增加 ,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也相应增加 ,其中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占 6 1%。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6月 ,我院对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 2 3例 4 2只眼 ,其中只有视网膜上新生血管或视盘上新生血管者 2 8只眼 (占 6 6 7% ) ,视盘上及视网膜上同时存在新生血管的 12只眼 (占 2 8 6 % )。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2只眼 (占 4 8% )。其中有 11只眼有玻璃体出血 ,待玻璃体出血基本吸收…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情况,总结护理要点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对210例(226眼)白内障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对其中术后低视力(≤0.3)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出现低视力36眼,发生率为15.93%.其中角膜水肿6眼,前房和玻璃体积血3例,视神经萎缩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4例,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7例,老年性黄斑病变2例.结论 术后加强观察,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和卫生宣教,有利于提高术后视力或延缓术后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魏群  赵茜静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4):142-143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小切口隧道式超声乳化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法,对67例(93眼)患有糖尿病未合并眼底病变或合并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术后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取条件相近的非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做对比。结果67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达0.3及以上者占80.64%。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角膜浑浊粘连、虹膜后粘连、术后囊膜浑浊、前房出血等。未合并有眼底病变或合并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与非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未合并眼底病变或合并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改善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眼白内障合并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术前及术后眼底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术前或术后早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对照组68只眼,进展25只眼,稳定43只眼,治疗组52只眼,进展10只眼,稳定42只眼(χ2=4.39,P<0.05)。两组对侧眼共120只眼,进展30只眼,稳定90只眼(χ2=5.01,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可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术前或术后尽早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有效阻止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5年来复明工程中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中治疗的420例(420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随访末视力恢复情况,并分析低视力的原因。结果 383例(383眼)最佳矫正视力≥0.3,脱残率达91.2%;低视力者37例,分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老年性黄斑变性7例,后发性白内障7例,高度近视5例,视神经萎缩3例,特发性黄斑裂孔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例,眼内炎1例。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在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中安全、经济、有效;术后低视力主要是由术前眼底病变引起,应在术前谈话中重点与患者沟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12月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31眼进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31眼中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达4.7以上者18眼,4.0~4.7者10眼,4.0以下者3眼,有7眼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可以进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白内障者比非糖尿病者的人群早,而且约50%可发生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了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为了使部分患者提高视力,进一步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常需摘除白内障。1996年1月至1997年4月共行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以下简称Phaco+IOL)97例120只眼,与同期手术的非糖尿病者进行比较,发现其术中及术后眼前节并发症都高于非糖尿病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薛红权 《海南医学》2010,21(21):98-99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81眼,统计术后3个月低视力的患病率,分析其原因。结果低视力的患病率为22.7%,低视力原因为手术并发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等。结论原有眼病、手术并发症是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术前仔细检查可以提高对术后视力的评估、早期手术,娴熟手术操作可以降低术后低视力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谢丹  林瑛 《中国厂矿医学》2005,18(3):238-239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共88例171眼。定期门诊随访视网膜病变并检测血糖水平。结果6年后随访观察眼底发现16眼进展至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中在血糖控制满意组105眼中占有5眼,占4.76%;而在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66眼中有11眼,占16.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并且与病人血糖水平控制的好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机制和监控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久顺 《中国医刊》1999,34(10):31-3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美国新近报道约占失明者的25%。本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机制和监控措施进行了探讨,以降低致盲率。1 临床资料本文104人次糖尿病患者查眼底,发现66人次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病率占635%。均为双眼,前后发病,病程在5~20年不等。即132只眼其中有4例8只眼患严重的DR并有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其中1例单眼继发性视网膜脱离而失明。这4例曾有反复视网膜出血,病程在8年以上。视力:132只眼由01至10不等,视病程长短及眼底损害程度而不同,7只眼在01以下,1只眼失明。眼底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12月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31眼进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31眼中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达4.7以上者18眼,4.0~4.7者10眼,4.0以下者3眼,有7眼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可以进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老年糖尿病患者137例274眼的眼部并发症临床分析,指出糖尿病时结膜微血管瘤、近视、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增高。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虹膜红变是危害糖尿病老年人视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征,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与黄斑病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135例(249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99只未经治疗眼中,正常2眼占1%;Ⅰ期63眼占31.7%,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17眼;Ⅱ期41眼占20.6%,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17眼;Ⅲ期51眼占25.6%,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42眼;Ⅳ期34眼占17.1%,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20眼;Ⅴ~Ⅵ期8眼占4%,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2眼.糖尿病黄斑病变发生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不同时期,发病率为55.4%.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和糖尿病黄斑病变的早期诊断均敏感、可靠,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黄斑病变的治疗和预后评价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