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牧业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肉类产品消费大国。肉类产业是我国农牧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类食品的生产和供应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肉类行业是一个长链产业,是一个连链型工程,正处在由量向质的转型中,这使得当前肉类产业发展主要需要解决产与销、供与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国家在发展农牧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进一步保障了肉类工业的原料供应,为肉类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2011年我国肉类工业通过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全行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全国肉类食品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31日,由中国肉类协会联合世界肉类组织共同主办的2011肉类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开幕。研讨会以“未来五年中国及全球肉类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根据中国肉类工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围绕国内外肉类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肉类加工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国家肉类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期间,我国肉类工业克服诸多不利影响,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但因我国肉类产业基础薄弱,结构调整不力,预测"十一五"制定的部分发展目标难以实现,为有效解决当前制约肉类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十二五"期间肉类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制定了"十二五"期间国家肉类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5.
《肉类工业》2014,(5):1-3
<正>今年年初,国家要求对"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审。中国肉类协会根据2011年至2013年全国肉类行业有关统计数据,结合各方面的情况,提出以下评价意见。1"十二五"肉类产业发展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肉类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一是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始终低于2005年人均59.2kg的水平,保供稳价难度加大;二是受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我国规模化养殖发展缓慢,在农户散养为主的饲养方式下,肉用畜禽产量受市场价格和动物疫情影响波动很大,难以适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制品加工业也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之一。2010年我国肉类食品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应加快肉类食品工业的发展步伐,推广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从整体上提升肉类生产水平。本文综述了肉类食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也是肉类消费大国。2003年中国人均肉食消费达到52kg。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上升仍有空间,预计到2010年人均将突破60kg。但是肉制品、肠、熟肉的消费却只占到肉类总消费量的5%~6%。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肉类加工业的差距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肉类加工业的空问大,从长远看,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相似文献   

8.
屠宰加工现代化是振兴肉类工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肉类食品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虽不像发达国家占主要地位,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在一日三餐中的比重亦日趋增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农业丰收促进牧业、养殖业迅猛发展,据国家统计公报公布:“199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5 000万t,是世界第一产肉大国,也是第一消费大国”。肉类食品放开生产经营以后在市场活跃、物资丰富  相似文献   

9.
我国肉类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周永昌 《肉类工业》1998,(11):12-17
近年来,我国的肉类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已成为世界和一产销大国;随着肉类生产的发展和肉类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肉类产品的生产,加工,保鲜,包装,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和提高;我国的肉类工业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急待今后解决。  相似文献   

10.
1 中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 猪肉作为中国传统的肉类产品,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肉类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肉类年产量达到8051万t,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9.5%,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其中,猪肉产量达到5197万t,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64%,约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一半,是世界猪肉生产大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猪肉消费大国.2006年,我国肉食消费总量达到7969万t,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61.3kg,其中猪肉39.6kg,比1990年的人均占有量20kg,几乎翻了一番.猪肉的市场成交量从1990年的619.4万t上升到2006年的2501.5万t;猪肉的商品率也从1990年的27.2%上升到48.1%.中国肉类产业对稳定世界肉类经济已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和畜禽加工业大国,我国的畜牧业资源和肉类生产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自1990年以来,我国肉类总产量始终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首位。同时,我国还是肉类消费人口和消费总量最大的国家,在我国“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中,肉类消费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必需的营养源和生活质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24日发布《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大中型肉类工业企业全面建立ISO9000、ISO22000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食品科学》2012,(19):367
在中国肉类协会成立20周年、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举办十周年的双庆年,并成功举办"两会一节"。一、双汇-2012肉类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大会暨中国肉类产业教产对接与合作大会双汇-2012肉类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大会暨中国肉类产业教产对接与合作大会于2012年10月10日在北京亮马河大厦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肉类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农业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委的领导;世界肉类组织、各国驻华使馆及相关机构的官员和代表;国内教育界代表、国内外肉类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开幕式由李水龙会长主持。何鲁丽名誉会长在开幕式致辞。本次会议根据中国肉类工业"十二五"规划目标,认真总结近十年来我国肉类食品产业的发展经验和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和加工大国,畜牧业资源和肉类生产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自1990年以来,我国肉类总产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超过8000万t,相当于欧美产量总和,2008年全国肉类产量达到7278.7万t,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413万t,2009年肉类总产量达到7649万t。现代肉类加工业为核心,涵盖畜禽养殖、当前,中国的肉类加工业已基本建立起以屠宰及精深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商品零售及相关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在行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业素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前景日趋明朗 ,作为畜禽肉类产销大国面临大好机遇与无法回避的挑战。我们在清醒地看到困难的同时 ,也应充满信心地迎接肉类食品新一轮发展的良机 ,使之科学规划及早进入国际市场新空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畜牧生产迅猛发展 ,畜禽动物肉类资源丰富 ;肉类、禽蛋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 30 %。既是世界上首位肉类生产大国 ,又是肉类食品消费总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猪肉的产量约占肉类总量的70 % ,相当于世界猪肉总产量的 52 %。其它牛、羊、禽等动物肉类占 30 %。据中国肉类协会统计 ;1 997年我国肉类总…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产肉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我国肉类生产持续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达10.8%。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产肉大国。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1998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5514.1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5.6%,其中:猪肉产量3693.6万t,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67%;牛肉产量为432.6万t,占7.8%;羊肉为219.4万t,占4%;禽肉为1110.8万t,占20.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9~2001年我国肉类总产量分别为5820.7万t、6124.6万t、6340万t,连续保持世界第一。预计“十五”末期,我国肉类产量将增加到7200…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肉类生产大国,已连续十几年肉类生产、消费持续增长。1985年到2000年15年间,中国肉类共增产4355万吨,占合全球同期肉类生产总量9543万吨的46%。2003上全球肉类总产量为30000万吨,中国约为10000万吨,占33%,是世界肉类产量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肉食消费增长很快,在1988至1998年的十年里,  相似文献   

18.
《肉类研究》2006,(8):I0001
在过去的2005年中,肉类食品行业虽然历经了几波安全性撞击,但由于我国企业成熟度的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的快速成长,因而,2005年我国肉类行业在推进中仍然稳步发展,企业取得了良好运作和成绩。2006年将是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年,又是中国肉类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开局的第一年,为了充分展示中国肉类工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中国肉类食品工业的整体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国际同行业间的交流,中国肉类协会和世界肉类组织在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的基础上,于2006年7月24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召开“希森三和——2006中国国际肉类大会暨肉类工业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并于2006年7月25~27日在北京展览馆共同举办“2006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同期举办了“双汇——首届中国肉类食品文化节”。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类食品行业已逐步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类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乡市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扩大外贸出口增长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针对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对肉类食品主要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按污染物性质不同分为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肉类进口量逐年增加、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的现状,为深入探讨进口肉类贸易的机遇与发展方向,促进国内外肉类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进口肉类供应链的发展,10月31日,由中国肉类协会和中国食品集团公司主办,顶沛(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国进口肉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市昌平区拉斐特城堡温泉酒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