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双足与保健》2010,(6):19-19
口臭也是病,但口臭本身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原因很多,气味性质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它分两个方面:口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绝大部分口臭是口腔疾病所致,如牙龈炎、牙周炎、龋齿、食物嵌塞、口腔黏膜病等,也和口腔卫生习惯及饮食习惯有关。容易引起口臭的全身疾病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宋巧梅 《中医杂志》2003,44(Z2):108-110
口臭是指口腔内经常呼出带有各种异味的气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好发于中老年,无性别差异;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但有关病因尚不明了.现代医学认为,口臭可分为口源性口臭、非口源性口臭和精神性口臭.口源性口臭多由牙周疾病引起,也见于龋齿、口炎、口腔干燥症、口腔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  相似文献   

3.
口臭是某些口腔疾病、鼻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中医对本病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五脏六腑皆可致口臭,其中关键在于脾胃功能的失调,湿热内盛。本文通过讨论湿热与口臭的关系,认为湿热是口臭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临床治疗口臭应以清热利湿法为主。  相似文献   

4.
口臭虽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常作为病人就诊的主诉症状要求治疗.两年来笔者对该病进行了总结,发现可将口臭的致因大体分为胃火上蒸、心脾积热及心肾阴虚三种类型施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静  刘金霞  李建 《陕西中医》2007,28(9):1269-1270
1口臭 口中气味发臭,别人能闻到,自己也可觉察。一种是口腔疾病引起,一种是因为糖尿病或消化道疾病而导致,还有一种是心因性的想象性口臭。临床采用望、闻、问、切、查进行诊断和辨证施治。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分析其病因有三:一是胃火上炎、热毒上蒸所致口臭干渴、喜冷饮食、口舌糜烂生疮、牙龈红肿疼痛、甚则齿衄、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治当清除胃火,选方清胃散或凉膈散加减(方略)。  相似文献   

6.
口臭是呼吸时产生的令人不快异味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很常见,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口臭,效果欠佳,且有一定不良反应,易反复,易产生耐药等。而中医治疗口臭则发挥出了它的优势。中医临床口臭证型多端,古时多家各有所论,周毅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对口臭的治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周师治疗脾虚湿热证口臭验案一则及中西医治疗口臭最新研究进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巴阿思·哈阿格的申"症(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症状。是以大便排泄不畅、排便时间延长或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单一病症或合并病症。它所造成的危害不仅仅是排便困难,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如:脑梗、癫痫等心脑血管疾病;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痔疮;毛囊炎等皮肤疾病;腹胀、腹痛、口臭、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  相似文献   

8.
正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病,从初期刷牙流血,中期长牙疱、口臭、牙肉萎缩,到末期的牙齿动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牙周病医学会研究发现,牙周病患者发生血管粥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症、心肌梗塞、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一般人高如果你有咀嚼无力、牙龈萎缩、牙齿变长、牙龈肿痛、口臭等症状,那么你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牙周病。形成牙周病并非一朝一夕什么是牙周病?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病变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  相似文献   

9.
口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也可见于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周炎等。笔者用针灸健脾泻肝法治疗内科疾病致口臭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0例患者,除外口腔疾病,临床以内科疾病导致口气臭秽为主,伴有口苦、腹胀、便秘、舌苔黄脉滑或脉弦等症。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5~67岁,  相似文献   

10.
口臭是指口腔内经常呼出带有各种异味的气体,由于患者精神压力大,带来一系列身心疾病的症状。迄今为止,尚无特效药物。笔者应用中药五香丸,3年间治疗口臭症疗效甚佳,现将其中做统计分组的120例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统计通过顺序随机的方法,将120人分成...  相似文献   

11.
正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可引起腹胀、腹痛、嗳气、反酸、恶心、口臭等症状,也使患胃癌的风险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除了要到医院接受专科治疗,日常生活中的调护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口臭辨治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飞 《山东中医杂志》2010,(11):795-795
<正>口臭是某些口腔疾病、鼻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西医认为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口腔内厌氧菌生长、硫化物产生而导致的。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针对原发病和保持口腔清洁。但一些重症口臭,尤其是合并脏腑病变的口臭却难以通过单纯的口腔治疗彻底消除,还需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以中医药调理,才可以彻底治愈。中医学对口臭记述颇早,又名出气臭、口气臭、口气秽恶、息臭等,认为口臭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结果,而以湿热内蕴型、肠胃积热型、饮食停滞型、胃阴亏虚型、脾虚湿滞型多见。今将临床治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口臭为临床常见症状,会给患者的交际、工作带来很大的苦恼。中医认为,体质强壮、口齿清爽是人体正常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反之则可能是病态的现象。口臭的产生源于人体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清代《杂病源流犀烛》说:"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或劳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为火灼口臭。"我有一个朋友,从事销售工作,患者由于工作原因吸烟量大(每日2包),并  相似文献   

14.
张艾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176-177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演变为慢性炎症,平时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时表现为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发痒、束Ⅱ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但过度肥大的扁桃体可引起呼吸、吞咽、语言障碍,若伴有腺样体肥大可引起鼻塞、鼾声及卡他性中耳炎症状,又会由于咽下分泌物及隐窝中的细菌毒素,可致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症状的发生,进而诱发更多的心、肾、血液等全身性疾病。目前扁桃体切除术是根治慢性扁桃体炎和阻止其反复发作引起其他脏器有关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同样术后护理十分重要,如果术后护理不周或饮食不当,可引起感染,甚至大出血,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纪云西主任中医师,教授,擅长运用中医阴阳精气理论、六经辨证、三焦辨证防治脾胃肝胆疾病、口臭、汗症、咳嗽、失眠、虚劳、肿瘤术后调养及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口臭,是指口中气味恶臭,可通过说话、呼吸、咳嗽等向外散发,病者或不自觉的一种病症。我国口臭的发病率约21.61%~28.91%,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年龄越大,口臭的发病率越高[1]。历代医家对口臭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思路大多是从热论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口臭,由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  相似文献   

16.
口臭证治     
口臭是口中臭秽的一种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口臭是由口咽部炎症以及胃肠消化功能异常造成。常见口臭成因及证治有以下几型:一、胃火炽盛型:口中秽臭,口干欲饮,身热烦躁多汗,或口舌糜烂,齿龈肿痛,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胃泄热,用白虎汤加减。处方:生石膏(先煎)30~60克,知母10克,川连3克,竹叶15克,青竹茹10克,生甘草5克。  相似文献   

17.
<正>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的一类疾病,以1~6岁小儿多见,表现为小儿较长时期不欲进食或厌恶进食,食量显著少于正常同龄儿童,可伴有嗳气、泛恶、口臭、大便不调等症状,但精神尚可,活动如常。若厌食症长期得不到治疗,  相似文献   

18.
口糜是一种口腔粘膜疾病,是以口腔粘膜及舌部溃烂如糜粥样为特征。满口糜烂,故名口糜。西医称为溃疡性口腔炎,或称疱疹性口腔炎。口腔粘膜疾病的病理变化,均以火热上蒸所致,但火有虚、实之分,因此在诊断时,主要是区别实火证与虚火证。实火证:口腔粘膜红肿、溃烂范围较大,灼热,疼痛明显,口干,口臭,同时伴有发热、溲赤等全身症状,虚火证:口腔粘膜淡红、溃烂范围较小,疼痛较微,但易于复发。一、病因病机由于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牙龈属脾胃,肾经行于舌根两侧,因此,口腔粘膜疾病与脾、胃、心、肾等脏腑经脉密切有  相似文献   

19.
口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或为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或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所致.由于龋洞或者一些不良修复等口腔疾病引起的,应进行龋齿充填,残根残冠拔除,不良修复体拆除修复,牙周洁治等治疗.但一些重症口臭尤其是合并脏腑病变的口臭却难以通过单纯的口腔治疗彻底消除,还需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以中医药调理,才可以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20.
“上火”是一个中医特有的名词,属于中医辨证中热证的范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它是大家对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等一类症状的统称,常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牙龈肿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口臭、长青春痘、心跳加快、颜面潮红、全身燥热、心绪不宁、食欲下降、小便发黄、大便秘结,还有些人的嘴唇、口角甚至脸部起疱疹,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