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油井位置分散、管理困难的现状,设计了基于电力线工频通信的抽油机电机远程监测系统。除了传统的电气参数外,采用Morlet复小波方法计算电机运行冲程内连续变化的电流基波幅值及相位,为抽油机本体的运行和故障判断提供信息。在监测数据传输方面,传统的工频通信方式以本地电压过零为基准,通过时域差分实现解调,在油田电网噪声干扰强,变电所与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由于各种因素存在工频电压过零时差的环境中,难以进行同步检测,同时存在接收时域偏差而影响通信性能。为此,基于伪随机编码进行前导信息的调制,然后通过信号合成和时频分析确定数据编码的起始时刻和信号的调制时域,这样能够在油田电网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同步检测,并且通过克服信号收发端电压相位差的影响而大大提高数据解调的质量。根据文中方法研制的远程监测系统已经在油田电网进行规模化试验运行,在低成本条件下实现了对抽油机电机的远程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农村电网剩余电流故障难以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ZigBee技术和GPRS网络技术的农网剩余电流在线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Zig Bee自组网技术和GPRS技术来实现对农村用户剩余电流、电压的实时监测。使用剩余电流互感器、PIC单片机、CC2530芯片设计了采集器,使用CC2530、ATM芯片和GPRS模块设计了集中器。通过Zig Bee组成的Mesh网络实现采集器和集中器的通信,通过GPRS技术实现集中器与Web服务器的通信。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农网剩余电流进行远程无线监测。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田电网瞬时故障短时电压跌落引起的电机失压脱扣甩负荷现象,对考虑电压稳定性的油田电机-抽油机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符合油田电机-抽油机负荷实际运行特性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对电机-抽油机启动暂态特性进行了仿真验证。搭建了某油田下二门电网仿真模型,根据单井电机-抽油机不失稳极限启动残压以及配网机端电压不失稳极限持续时间对该油田电网制定了合理的考虑电压稳定性的油田电机-抽油机失压脱扣保护措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防止电压瞬时跌落时非失稳电机失压脱扣甩负荷,并能够可靠切除失稳堵转电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智能电机保护器,说明了主要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流程。保护器在对电机的电流和电压的准确测量的基础上,实现了完善的电机故障保护;支持电机的多种启动方式;具有CAN通信功能,可远程监测。实践表明,智能电机保护器对电机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台区漏电保护断路器频繁跳闸是配网运维中的常见故障,实现状态实时监测及远程合闸是提高运维效率的可行思路。文章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器与单相表的工作原理以及典型漏电保护断路器的合闸方式,创建了一种"集中器-单相智能电表-漏电保护断路器"的组合运行方式。现网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实时监测漏电保护断路器状态变位,对非永久性故障实行远程合闸,具有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抽油机在工作时,每台电机的实际负载都是不相同的,如何根据工作过程中抽油机的实际负载来调整电机的实际输入电压对提高抽油机的效率有着明显的提升。本文采用了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对电机实际输入电压进行预测,讨论了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对神经网络预测算法获得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神经网络预测算法能够对电机最佳工作电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县级配变集中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变集中服务一体化平台系统将用电现场管理系统、变电站集抄系统、用电营销系统、配变监测系统和"四到户"居民低压集抄系统无缝整合,以全新的集约化、多元化实用化模式取代了单一系统模式。该平台系统可以实现集用电监测、计量监测、抄表集中器、远程停送电、考核计量、无功补偿控制、自动抄表、电能质量分析、电压合格率统计、三相负荷平衡度监测于一体的功能,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用电管理更加智能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抽油机负载特性的分析和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抽油机负载自动跟踪调压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根据电机运行的功率因数,动态调整电机的输入电压,从而减小电机的平均工作电流,改善电机功率因数。现场实验表明,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居民集中抄表系统建设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系统概况 当前居民集中抄表系统一般由主站、集中器、电表三部分组成。通信分为两层,主站到集中器一般采用GPRS通信.集中器到电表利用电力线载波,电表内置载波模块与控制继电器。已经统一了上、下层的通信协议,实现了不同生产厂家集中器、载波表的互联互通。系统具有远程抄表、远程停送电、台区线损自动计算等功能,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设计的抽油机专用变压器采用基于智能控制器的二次侧调压技术和测控技术,通过检测控制单元适时检测抽油电机的电流和功率因数等参数,控制特殊绕组变压器的二次输出电压,使电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行,以减少电能消耗。将原来电机的角接改为星接,提高电机额定电压√3倍。变压器的设计与电机的星接,保证电机在380-660V之间的变电压下工作,既有效地防止窃电,还降低因更换电机电缆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资金投入。研制的抽油机专用变压器测试和应用表明:设计的电力变压器综合节电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双向工频电力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工频电压基波波形过零信息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针对双向工频电力通信信号的特点,分析了其独特的信号编码方式,利用信号编码的正交特性,实现了输入信号的多路传输,提高了通信效率;提出了基于差分技术的工频通信信号的提取,该方法可有效消除谐波对TW ACS信号的影响,并增加信号强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频通信系统调制信号的传输时延远小于信号收发端工频电压过零时差的情况,本文研究了采用时频分析手段确定调制信号时域的工频通信下行解调方法;通信主站在下行数据发送前先进行前导信息的调制,通信终端通过前导信息得到调制成分大大增强的合成信号,然后采用维格纳分布结合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合成信号中符合下行调制信号频率范围的能量分...  相似文献   

13.
在电力线双向工频通信系统(TWAC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功率角测量方法,在变电所内通过所用变压器二次侧的人为短路在电压过零点附近进行电压畸变信号的调制,同时利用该畸变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几乎无时延的特点,在低压用户端对其进行时频分析,根据其能量参数的时间分布情况来获得工频通信系统首末端的电压过零点时差,最后结合变压器的连接组别来得到线路功率角。实际算例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测量精度能够满足配电网稳定性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抽油机变频器开发防晃电停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能有效预防变频器因晃电时电压降低而停机的晃电监测装置和变频器再启动控制系统,晃电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抽油机电气柜电源进线电压,发生晃电时重新启动变频器,使抽油机保持连续性运行,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劳动量。该方案可用于多种类型抽油机变频器的防晃电控制,也可以通过检测装置的继电器控制抽油机工频状态下启动,该系统硬件设计灵活,可扩展性强,实现高标准化设计,方便推广,有效地解决了抽油机在晃电发生时的停机问题,提高了抽油机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型分布式的容性设备及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针对传统电压过零点同步方法易受谐波干扰、电磁干扰等影响而难以持续稳定监测的问题,通过分布式数据采集和光纤通信同步方式采信各被监测设备的泄漏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并经综合处理单元分析和远传数据,以提高监测数据可靠性。对比测试及现场试的运行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比传统监测方式有很大提高,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用单端电流实现双回线故障定位的时域方法。双回线能够分解为同向网和环流网,由于环流网是故障分量网络,且两端母线处电压为零,所以在环流网中,用单端电流量只能真实地计算出本端到故障点间的沿线电压分布和电流分布,而用某点的计算电压分布作为激励,并考虑到对端电压恒为零的条件,可以算出该点对对端线路的注入电流。在已知线路任意点的左右侧注入电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故障点边界条件搜索出故障点。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测量介质损耗的数字化过零点电压比较法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高电压设备的状态检修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高电压设备的维修效率十分有效,在线监测介质损耗对于高电压设备的状态检修具有重要意义。在线监测介质损耗要求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文章作者研究开发的过零点电压比较法(ZCPV法)已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字测量和处理技术,又研究开发了性能更优越的数字化测量介质损耗的过零点电压比较法(DZCPV法)。文中介绍了DZCPV法的原理及使用该方法的介质损耗测量装置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8.
永磁电动机在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的应用情况表明,永磁电动机在抽油机上应用具有启动转矩大、效率高、功率因数高、节电效果好等优点,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永磁电动机功率因数偏低,能耗比正常水平偏高等问题。分析了负载率、电压变化对永磁同步电动机功率因数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了抽油机永磁电动机工作的最佳电压值(临界反电势点),最后分析了目前在抽油机上调整永磁同步电动机反电势点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A new application designated as the “System Alarm Function” is made possible by using the “Unsolicited Inbound” capability recently developed for the Two Way Automa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TWACS) System-10, which is already used by several electric utilities in the USA fo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remote metering an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s reviewed here. The “Unsolicited Inbound” algorithm development, the operational issues that are pertinent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ollisions between multiple alarms and the effects on the “alarm response tim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is master-to-master relationship between remote transponders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central control computer opens the door to multiple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in the area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and remote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