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石河子大学一内廊组合的典型教学楼为例,采用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量、主观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对该建筑夏季自然通风条件下教室热舒适性进行研究。得到北疆地区教室夏季自然通风实测热中性温度为27. 07℃,高于PMV/PPD模型预测热中性温度26. 57℃。建立适用于严寒地区高校教室自然通风热舒适评价数学模型,并且验证Griffiths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该地区室内热舒适温度,预测值为27. 32℃(G=0. 5℃~(-1))。实测80%热不满意率对应的TSV范围为-1. 8~0. 90,微宽于ASHRAE 55标准中规定的-0. 85~0. 85。并对比3种标准下的热适应性模型,比较热舒适范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对寒冷地区代表城市西安地铁4号线车厢开展了春季热舒适现场调查研究,探讨了出行者对地铁车厢热环境的主观感受和适应特性.遴选了出行者,测试了环境参数,包括空气温度、黑球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进行了主观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西安地铁车厢的热中性温度为18.9℃,适中的相对湿度和风速分别为67%和0.66 m/s;出行者期望的...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盐城地区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及居民的热舒适评价,选取市内某典型城镇居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线性拟合方法客观呈现热感觉与湿感觉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当地居民对冬季室内的热环境不满意度较高,同时对偏冷室内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该文以期能够为盐城地区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优化商业街的热环境可以提高人体舒适度。文中采用问卷与实测的方法,对夏季寒地商业街研究得出,中性UTCI温度为26℃,行人对有阴影遮挡的商业街感觉舒适,对空旷的广场、东西向和柏油路旁的商业街感觉不舒适,影响热感觉的因素有空气温度、黑球温度和人的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5.
在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空调热舒适方程的仿真分析,建立了空调系统环境参数的舒适空间,确立各参数对舒适性指标的影响程度;通过对空调建筑房间冷负荷计算分析,验证了空调系统在热舒适环境参数空间内存在一定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6.
夏热冬冷地区客运站候车室夏季热舒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试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长沙和上海)火车站候车室夏季的环境参数,结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旅客的实际热感觉投票值(TSV),并对其热中性温度值和旅客可接受的温度范围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旅客对不同热环境反应不同;候车室的热中性温度为27 ℃,旅客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为23.8~30.2 ℃;旅客进入候车室后的热感觉投票值并不是稳定在初始值,而是随着候车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增长幅度由室内外温差决定。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某高校教室冬季热舒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2006年12月中旬至2007年1月中旬对哈尔滨市某高校33间教室冬季热环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现场调查和测试,受试者643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冬季教室环境下的热感觉模型,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了冬季教室环境下的热中性温度和热期望温度,发现相同环境下女生的热中性温度和热期望温度均高于男生.同时将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冬季教室内学生对热环境的最低不满意率要低于其他研究结果,80%可接受温度范围的下限值也低于国外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亚热带季风地区地铁高架站自然通风条件下乘客的热舒适性体验现状,提高地铁乘车服务水平,以长沙市地铁某侧式和岛式高架站为对象,选取夏季典型日的最热时段,在站台层进行热环境实测,根据测算结果分析该工况下的热环境分布状况。以实测的风速、温度等数据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该气候条件下侧式和岛式高架站的风速场和温度场变化情况,提取了1.5 m处风速和温度的平均数值,并选用相对热指标RWI评价了站台层的热舒适性。结果表明:现场实测的热环境除温度和风速外,均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相同的室外气象条件下,侧式站台和岛式站台的风速场和温度场变化明显不同,岛式站台的热舒适性体验和侧式站台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贾欣雨  朱颖心  曹彬 《建筑科学》2021,37(2):1-7,14
为明确目前航站楼采用的室内热环境设计参数能否满足旅客热舒适需求,本研究于2019年6月—9月选取我国6座大型航站楼,在值机大厅和候机大厅的座椅区进行了室内环境参数测试和旅客热舒适主观问卷调研,共回收902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夏季座椅区的旅客更加偏好中性偏冷环境,偏好温度为24.6℃,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尽管座椅区的旅客看...  相似文献   

10.
室内舒适需求水平与建筑供暖空调能耗大小密切相关,为此既有建筑差异化的室内热舒适需求现状,是零能耗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调查寒冷地区-西安既有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和热舒适水平现状,归纳室内热环境差异化特征,剖析居民热适应机理,提出热舒适度分级依据。结果表明既有集中供暖商品住宅、分散采暖拆迁安置住宅、农村分散间歇采暖住宅的室内热湿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对差异化的室内热环境具有热适应能力,主观心理适应以及着装、活动量等行为调节是热适应的重要方式;经济条件和建筑采暖方式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热舒适度分级的重要依据;既有居住建筑现存在三级不同的热舒适度水平,舒适温度区间分别为19. 2~22. 7℃,14. 8~20. 6℃,9. 4~13. 9℃。  相似文献   

11.
长沙地区公共建筑热湿现状与热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长沙地区夏季和冬季办公楼、博物馆、火车站候车室、酒店、商场和医院等公共建筑室内环境热湿参数进行实测以及对人员热感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公共建筑内的热湿现状和人体热舒适性。对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夏季火车站室内平均空气温度高达29.8℃,而博物馆内只有22.7℃;冬季大部分公共建筑(除酒店外)室内平均空气温度低于18.0℃。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夏季博物馆内人们热感觉偏冷、火车站候车室内热感觉偏热;而冬季博物馆、火车站候车室和商场内人们热感觉均偏冷。此外,各公共建筑内夏季实测平均热感觉投票值TSV低于理论PMV,而冬季高于理论PMV。进一步的人体热舒适性分析得到夏季和冬季公共建筑内实测热中性温度分别为27.4℃和15.7℃,而根据PMV获得的理论热中性温度分别为26.6℃和19.8℃,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别说明在该地区公共建筑内,人们的耐热和耐冷能力都有所增强。夏季和冬季公共建筑内能被80%的人们所接受的热舒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5~29.4℃和13.5~19.6℃。本文分析得到的热中性温度和热舒适温度范围可为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达到节能与改善空气品质的目的,在保证热舒适的前提下,对超市类建筑的热舒适温度与节能开展了研究.考虑超市类建筑内人员短暂停留的特点及人员的实际着装,对热舒适评价模型进行变换,利用变换后的模型,编程计算寒旱区冬季超市建筑室内热舒适温度,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兰气流速度、相对湿度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  相似文献   

13.
火车站候车厅的热舒适度是衡量其建筑性能的重要指标,火车站作为大空间建筑其能耗巨大。如何在保证热舒适度的基础上进行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空间设计角度出发,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应用模拟分析和参数计算方法研究空间感受、热舒适度、建筑能耗三者量化关系,提出基于热舒适度的火车站候车厅节能设计与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热感觉"与"热舒适"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哈尔滨市居民的热感觉与热舒适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热感觉投票值分布频率与热舒适投票值分布频率是有差异的。对新加坡现场调查结果的分析数据也表明:热感觉与热舒适是不同的,热感觉和热舒适既仔在于稳态热环境中又存在于动态热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兼顾人体热舒适和建筑节能的要求,对目前车站高大空间空调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研究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对高大空间建筑室内热舒适要求高于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从满足人体热舒适角度出发,空调送风加地板辐射供冷方案适于夏季满员工况,地板辐射供热加空调加湿方案适用于冬季满员工况;高大空间的空调系统适宜采用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其温度场和速度场均优于上送下回的空调送风方式;在高大空间内设置分层空调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调能耗,且分层空调中送风速度对分层界面的位置影响较大,送风温差对高大空间分层空调的温度分布和流场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住宅环境热舒适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哈尔滨市冬季居民热舒适现场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分析和总结,重点讨论了不同性别的人体热感觉和热中性温度及预测不满意百分数PPD的最小值问题,并与寒冷地区及其他热舒适现场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由触觉引起的热感觉和热舒适已经有相当系统和完善的研究,然而在由光环境引起的热感觉和热舒适的研究中却存在着诸多矛盾.矛盾主要集中在色温对热感觉及热舒适的影响程度上.当比较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论文结论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论文结论时,这种矛盾尤为明显.致力于找到这种矛盾的诱因,并为此类研究推荐了合适的实验控制参数组合.通过分析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总结出光环境通过两种不同途径对体温调节、热感觉、热舒适的影响和基于各个途径的限制条件.总结此类研究中应该着重控制的实验参数.通过对此类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分析,得到此类论文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并由此给出可以产生可信研究结论的实验控制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室内热环境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室内热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地下埋管通风的低能耗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PD〈25%,室内热舒适性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标准有效温度SET探讨了南宁地区办公建筑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并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研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满意率为80%时的热舒适范围为14.4~23.7℃/SET,热感觉中性温度为19℃/SET;居民对热环境的敏感度较国内其它地区低;在当地居民可接受的室内热舒适范围内,空调能耗随SET的升高而增大;若以热中性温度为室内计算参数,与采用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值相比,南宁地区空调系统能耗将降低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