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五谷虫提取物凝胶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75只,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A组(给予五谷虫提取物凝胶),B组(给予京万红软膏),C组(给予凝胶基质);每组25只,连续给药14 d。每组随机取5只,观察烫伤后创面形态变化,记录愈合时间。烫伤后第4,7,10,14天每组各取5只大鼠,计算创面愈合率后,取各时间节点大鼠创面并分为双份,一份用于测定创面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一份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胶原等指标,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创面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五谷虫提取物凝胶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增加创面羟脯氨酸含量,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毛细血管新生、胶原蛋白表达增加,并提高EGF和bFGF的表达。结论:五谷虫提取物凝胶具有促进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芩柏复方烫伤膏对大鼠实验性烫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芩柏复方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烫伤创面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100只,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芩柏复方烫伤膏组(0.4,0.2,0.1 g浸膏/g生药),湿润烧伤膏组(0.32 g浸膏/g生药),创面外用药物,每天一次,连续21 d。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测定药物对烫伤创面的结痂面积和脱痂愈合时间、病理组织学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测定药物对烫伤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芩柏复方烫伤膏(0.4,0.2,0.1 g浸膏/g生药)在不同时相点可不同程度地减少大鼠烫伤创面结痂面积,明显缩短脱痂愈合时间;改善烫伤创面病理组织学变化;升高烫伤创面MVD含量;降低烫伤大鼠血清升高的MDA含量,升高SOD水平。结论:芩柏复方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明显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改善创面病理组织学的变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创面微血管生成,降低烫伤大鼠血清MDA含量,提高SOD活力,抗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地龙凝胶剂治疗小鼠皮肤深Ⅱ度烫伤的效果。方法以卡泊姆.940为基质制备广地龙凝胶荆,采用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以创面愈合率、含水量、羟脯氨酸含量作为指标,评价广地龙无糖凝胶、广地龙含糖凝胶的疗效。结果广地龙含糖凝胶能够促进烫伤小鼠皮肤愈合。减轻小鼠烫伤组织水肿程度。结论广地龙凝胶剂具有促进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刘氏烫伤膏对深Ⅱ度烫伤新西兰兔创面治疗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兔麻醉后,采用恒温水浴法复制深Ⅱ度烫伤模型;每只动物采用自身对照法,各有5 个烫伤部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 磺胺嘧啶锌软膏、刘氏烫伤膏低、中、高剂量;采用透明硫酸纸法比较各组动物烫伤创面愈合率;比较5 个部位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取创缘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按照组织学标准定量评价,比较各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在给药后第4,7,10,14,21 和28 天,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刘氏烫伤膏各剂量组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 〈0. 01);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缩短(P 〈 0. 05);第7 和21 天各组病理组织切片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 〉0.05),但第14 天各组组织病理切片表皮结构、胶原束和皮肤结构、表皮再生、粒细胞浸润评分有显著性差别(P 〈0. 05),阴性对照组评分低于阳性对照组、刘氏烫伤膏各剂量组。结论刘氏烫伤膏可明显提高深Ⅱ度烫伤新西兰兔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紫花地丁烫伤酊治疗大鼠浅Ⅱ度烫伤和深Ⅱ度烫伤作用及机制。方法预试验确定浅Ⅱ度烫伤和深Ⅱ度烫伤标准;SD大鼠分组后连续给药21 d,与给药后第7、14和21天观察创面结痂时间、测定创面结痂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和脱痂愈合时间,免疫组化法检查创面组织修复中Ⅰ和Ⅲ型胶原表达。结果紫花地丁烫伤酊可减少浅Ⅱ度及深Ⅱ度烫伤创面结痂面积、提高烫伤创面愈合率;减少浅Ⅱ度和深Ⅱ度烫伤创面脱痂时间;升高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论紫花地丁烫伤酊具有治疗浅Ⅱ度和深Ⅱ度烫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升高创面组织中Ⅲ型胶原表达,降低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与磺胺嘧啶锌霜剂对大鼠浅Ⅱ度烫伤的药效学差异。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磺胺嘧啶锌霜剂组、外用rhGM-CSF凝胶组,每组10只。采用将大鼠脱毛区置于85℃恒温水浴中15 s的方法制成10%体表面积浅Ⅱ度烫伤模型,观察用药前后的心率、痛阈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等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磺胺嘧啶锌霜剂相比,外用rhGM-CSF凝胶对大鼠心脏影响较小;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为(17±1.08)天;在烫伤用药后第20天痊愈率为100%。结论:外用rhGM-CSF凝胶对大鼠浅Ⅱ度烫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纳米银凝胶对大鼠烫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米银凝胶对感染性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深Ⅱ度烫伤创面感染绿脓杆菌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磺胺嘧啶银乳膏组、纳米银凝胶低、中、高剂量组、凝胶基质组,每组10只,记录创面面积、瘢痕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瘢痕率以及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考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纳米银凝胶具有显著的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结论:纳米银凝胶对感染性创面有抗感染和促进愈合的双重作用,作为皮肤外用抗感染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微循环形成的作用.方法 42只雄性SD清洁级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稳定2个月,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鼠背部造成4个直径3 cm深Ⅱ度烫伤创面,分别给予rhGM-CSF凝胶、SD-Ag冷霜、空白凝胶、生理盐水(对照用药),每日换药1次,实验组大鼠根据伤后1、3、7、10、14、21 d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对照组为非烫伤糖尿病大鼠.测量和计算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采用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Ⅷ因子,评价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rhGM-CSF凝胶组(A组)与SD-Ag冷霜组、空白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相比,烫伤后第10、14、21 d,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烫伤后第3、7、10、14、21 d,创面组织FGF-2含量显著增加(P<0.05);烫伤后第10、14、21 d,创面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大(P<0.05).SD-Ag冷霜组、空白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M-CSF凝胶能通过增加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FGF-2含量,增加创面微血管形成,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莫匹罗星喷雾剂联合烫伤消疤膏治疗儿童Ⅱ度烫伤的疗效。方法:将90例Ⅱ度烫伤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莫匹罗星喷雾剂联合烫伤消疤膏和单纯烫伤消疤膏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浅Ⅱ度和深Ⅱ度烫伤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在瘢痕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比较小。结论:莫匹罗星喷雾剂联合烫伤消疤膏治疗儿童烫伤,不但可有效预防创面感染,而且能促进创面愈合,瘢痕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田燕  田舸  蒋妮  杜栋逾  陈金旺  徐晗 《中国药房》2008,19(12):900-901
目的:制备不同复方烫伤制剂并研究其对家兔皮肤深Ⅱ°烫伤后的修复作用。方法:将脱毛后的家兔以红外线照射方法复制成深Ⅱ°烫伤模型,以相同药物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的复方烫伤凝胶剂、复方烫伤软膏剂、复方烫伤膜剂为实验组,以湿润烫伤膏为阳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处理烫伤模型家兔一定时间后,观察烫伤皮肤创面收缩情况,计算创面收缩直径平均值。结果:3个实验组与湿润烫伤膏阳性对照组烫伤面均无感染,愈合面光滑平整,但3个实验组与湿润烫伤膏阳性对照组愈合时间不同,其中以凝胶剂愈合效果最好,烫伤面无感染,愈合面光滑平整,创面收缩直径较其它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复方烫伤凝胶剂对模型家兔皮肤深Ⅱ°烫伤的修复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组织病理学方面动态观察生肌玉红膏对深Ⅱ度烧伤大鼠创面修复的影响,初步探讨生肌玉红膏促进皮肤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 将深Ⅱ度烧伤大鼠模型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生肌玉红膏组和湿润烧伤膏组,每组24只。烧伤创面涂以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直至创面愈合。观察各组动物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并于烧伤后第7,14,21天对各组动物创面组织进行取材,分别进行HE常规染色、Masson皮肤胶原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创面组织形态学变化,成纤维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并对创面中成纤维细胞进行计数,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各组创面胶原纤维面积。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生肌玉红膏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愈合率提高(P〈0.05);烧伤后第7,14天,生肌玉红膏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多于模型组(P〈0.05);烧伤后第14,21天,生肌玉红膏组创面中心胶原纤维面积大于模型组(P<0.05)。结论 生肌玉红膏可促进深Ⅱ度烧伤大鼠创面愈合,可能与其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芦荟多糖软膏促浅Ⅱ度烫伤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芦荟多糖软膏、基质和京万红组,采用将脱毛区置于70℃恒温水浴中6 s的方法复制10%体表面积浅Ⅱ度烫伤模型,伤情经病理切片证实。各组创面分别用芦荟多糖软膏纱布(0.2 g.cm-2)、基质纱布(0.2 g.cm-2)、京万红纱布(0.2 g·cm-2)覆盖包扎固定后放回笼中饲养,每天换药1次,观察愈合时间,于伤后12 h和第1、3、5、7、9天,分别处死各组小鼠7只,取创面组织检测含水量、羟脯氨酸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另取7只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创面愈合时间芦荟多糖软膏组为(12.1±1.5)d,基质组为(15.2±3.2)d,京万红组为(12.5±1.9)d,芦荟多糖软膏组比基质组显著缩短(P<0.05)。伤后第1、3、5天,创面含水量芦荟多糖软膏组分别为(76.2±2.3)%、(65.7±3.1)%、(61.2±1.8)%,显著低于基质组(80.7±2.1)%、(70.8±3.1)%、(66.1±1.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伤后7~9 d各组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伤后3、5、7、9 d芦荟多糖软膏组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基质组和京万红组(P<0.05)。伤后12 h各组创面组织含水量达高峰,随后下降,伤后12 h、1 d,芦荟多糖软膏组和京万红组创面组织NO含量显著低于基质组(P<0.05)。结论:芦荟多糖软膏能有效减少烫伤后早期创面组织NO释放,减少渗出和水肿,增强创面胶原合成来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冰王烧烫膏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制备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烧烫膏组、京万红组、烧伤模型组,每组20只。测量大鼠烧伤后1、3、7、13、21 d皮肤创面的愈合率和血清TNF-α含量;烧伤后4d免疫荧光法测glut-2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烧伤后1 d各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3、21 d烧烫膏能明显缩短烧伤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时间,提高愈合率(P<0.01)。烧伤后1、3、7、13、21 d烧烫膏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呈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和模型组比较,烧烫膏组glut-2受体表达数目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冰王烧烫膏对烧伤皮肤创面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水平和增加glut-2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莉  高志军  赵静 《中国药房》2011,(35):3283-3286
目的:研究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毒素(LPS)及Toll样受体4(TLR4)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模型对照和MEBO组。复制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每天观察烫伤大鼠创面,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于烫伤后第1、3、7、14、21、28天分别通过尾静脉采血收集大鼠静脉血,分离血清、血浆。采用鲎试剂检测血浆中脂多糖(LPS)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相关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相点大鼠外周血中TLR4阳性表达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MEBO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1);用MEBO7d后,大鼠血清中LPS、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大鼠外周血中TLR4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MEBO可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烫伤大鼠LPS、TLR4以及相关的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素对婴幼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伤后24h入院的婴幼儿烧伤患者32例,3%~20%TBSA,以深Ⅱ度为主,随机分为2组,清创后试验组创面先用肝素钠湿敷,再用SD-Ag乳膏包扎,对照组应用SD-Ag乳膏包扎,1次/d,3d后改为半暴露。观察创面疼痛缓解、水肿消退、愈合时间等。结果试验组创面湿敷数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水肿消退快,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肝素外用于婴幼儿深Ⅱ度烧伤创面能缓解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杨晓津  方涛  高秀清 《天津医药》2016,44(9):1147-1149
目的 观察复方多黏菌素 B 软膏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儿童深Ⅱ 度烫伤创面的治疗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2015 年 3 月—2016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深Ⅱ 度烫伤患儿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 例)及联合治疗组(40 例)。 对照组给予 bFGF 治疗, 联合治疗组采用复方多黏菌素 B 软膏及 bFGF 联合治疗。 比较 2 组患者烫伤创面感染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生成情况。结果 伤后 7、10、15 和 20 d, 联合治疗组创面感染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 < 0.05)。 联合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1.53±1.33)d vs.(25.76±1.50)d, t=13.345, P < 0.01)]; 瘢痕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U=5.077, P < 0.05)。 结论 复方多黏菌素 B 软膏联合 bFGF 治疗儿童深Ⅱ 度烫伤创面具有抗感染、加速创面愈合及预防瘢痕生成等优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百多邦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3月以来烧伤后残余创面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应用凝胶和百多邦组)和对照组(常规换药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联合浸浴治疗,观察创面细菌清除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佳,细菌清除快,疗程缩短。结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百多邦是一种治疗残余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臭氧水(O_3)对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及抗感染的疗效.方法 5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以臭氧水(实验A组)或洗必泰(对照B组)处理创面,隔日换约一次,直至创面愈合.处理创面前后均取创面分泌物标本送检进行细菌培养;记录治疗后7、1 4和21 d创面愈合百分率、创面开始上皮化时间、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创面处理前后整体细菌检出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第14及21 d创面愈合率高,上皮化开始时间早,面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创面细菌检出率(P<0.01或P<0.05).结论 臭氧水可以促进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溶痂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效果。方法 SD大鼠70只用热液烧伤的方法(75℃、8 s)制成背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烧伤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只)。对照组( C组):创面局部外用不含rhGM-CSF的凝胶基质,实验组( E组):创面局部外用rhGM-CSF凝胶(100μg/10 g)。分别于制创后1、3、5、7、10、14和21 d观察2组动物创面情况并摄像,记录创面溶痂时间;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不同时相点的溶痂率;并于不同的时相点取创面组织, 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及修复情况。结果从烧伤后第5天起各时相点,实验组大鼠创面溶痂率与对照组表现出差异;实验组创面溶痂时间为(10.73±2.47)d较对照组(14.26±2.65)d显著缩短(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6.21±1.27)d和(18.05±1.36)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外源性rhGM-CSF的应用可促进深II度烧伤创面溶痂,从而促进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