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效果。方法 对1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组织配型、供肾情况、手术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由于重视术前准备,组织配型、供肾选择良好,手术技巧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合理,手术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肾移植技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51例病人的手术前准备、供肾情况、HLA配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早期并发症等。结果肾移植血管开放后泌尿时间为3-30分钟。51例中手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3例,急性排斥反应4例,尿漏1例,肺部感染2例。人肾成活率为98.03%。结论良好的组织配型,优质的供肾,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应用,各种早期并发症的防治,熟练的外科技术是影响肾移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经验,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方法:总结2001年4月~2004年9月的13例次肾移植经验,分析术前准备、组织配型、供肾质量、手术操作、并发症防治、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方面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1年人/肾存活率100%,其中6例已存活4年以上,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组织配型、供肾质量以及手术技巧是肾移植成功的关键,减少并发症、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个体化给药、长期随访是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是目前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手段。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及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急性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肾移植手术后的生存率及生  相似文献   

5.
为总结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治疗经验,回顾我院2003年9月~2006年2月治疗的8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为经典式原位肝移植,2例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后给予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等药物。结果,8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除1例因胆道狭窄形成柱状结石致肝功能衰竭,于术后半年死亡,其余患者生存质量良好。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正确的选择适应症及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提高肝移植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1992年12月~1996年4月的五年间共完成同种异体肾脏移植13例次,从本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显示:①高质量的取肾与植肾手术是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提高存活率的关键,②严格选择供、受者和充分术前准备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肾移植近期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同源心肾联合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肾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肾联合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 与肾功能衰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受体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合并特发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供心与肾来源于同一体,在全麻体外循环支持下,行心肾一期联合移植术,术后应用环孢素A、骁悉、类固醇及赛尼哌组成的四联免疫抑制疗法。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患者术后恢复平稳,至今已经生存18个月,心肾功能正常,生活质量良好。未发生明显排斥反应与严重感染。结论:心肾联合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与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是治疗不可逆性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不仅取决于良好的免疫配型,娴熟的移植技术、合理的免疫抑制剂应用,更有赖于患者术后长期良好的家庭自我护理[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位心脏移植的围术期处理,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和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等问题。方法 对1例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围术期抗心律失常,纠正急性右心衰竭,防治感染,保护肝,肾功能,应用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结果 患者目前已存活108d,心,肝肾功能正常,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对心脏移植术注重术前的维持治疗,改善心功能及全身状况,术中术后密切监护,及时正确处理各种术后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9例同种异体肾移植,1例胰肾联合移植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方法统计肾移植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供受者之间配型以及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情况。结果人肾存活率95%/95%,19例恢复工作,1例死亡,未出现外科并发症,术后4例出现加速排斥反应,2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高质量的供肾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严格的HLA配型和术后合理用药是提高长期存活的关键;免疫抑制剂合理使用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6例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成功的报道,说明在有充足的供体的条件下,应集中病员统一进行组织配型,适者选用,可减少治疗费用。在本地区气温较高的情况下,采用连体灌注,缩短热缺血时间,提高植肾手术成功及肾功能的早期恢复。采用三联及低剂量环孢素A可达到有效的抗免疫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6例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成功的报道,说明在有充足供体的条件下,应集中病员统一进行组织配型,适者选用,可减少治疗费用。在本地区气温较高的情况下,采用连体灌注,缩短热缺血时间,提高植肾手术成功及肾功能的早期恢复,采用三联(环孢素A、激素、硫唑嘌呤)及低剂量环孢素A可达到有效的抗免疫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8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急需做肾移植手术。现有一家属提出自愿为病人提供肾脏,提供的肾是否可以为患者所用?常需做如下组织配型的相关化验检查项目:病人血型为B型,与供肾者相同。HLA配型:HLA-A、B、DR配型结果,均为相配良好交叉试验:6%1化验结果分析(1)ABO血型鉴定试验同种异体的器官移植必须血型相同。目前,将血型相配视为器官移植必须进行的基本检查项目。尽管个别血型相异者也有移植成功的报道,但是,大家一致认为血型不合是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2)人体细胞抗原…  相似文献   

14.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现代医学的新领域,为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人开辟了新的途径;在血液透析疗法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配合下,已取得一定疗效,目前国内外均在广泛开展。我院于1979年5月24日亦用尸体肾为一例慢性肾炎合并严重尿毒症的病人,进行了同种异体肾移植,现已6个月余,病人健康情况良好。本例肾移植中,我们在手术方法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总结同期完成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及尸体供肾移植51例的临床经验,分析不同肾脏来源的肾脏移植术后疗效,为开展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2年2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接受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51例受者、接受尸体供肾移植3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肾脏来源受者的性别、年龄、HLA位点配型、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免疫抑制方案、肾功能恢复情况及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意义.结果 51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手术均获成功,其中1例术后7个月因骨髓抑制、重症感染自动出院后死亡.人/肾1a存活率为98.07%;尸体供肾移植手术成功,1例因术后5月多囊肾破裂大出血死亡,3例在术后1a内因重症肺部感染死亡,人/肾1a存活率87.10%.结论 2种不同来源的肾脏移植在并发症以及人/肾1a存活率等指标上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优于尸体供肾移植.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术前准备充分,配型好,术后并发症少,人/肾存活率高,肾脏来源较为广泛,为肾脏衰竭患者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心脏移植术后一种较为多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我们通过对2例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的治疗,分析得到其发生原因与患者长期的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肾灌注不足、手术中和术后的低血压过程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产生的肾脏损害等有密切的关系。维持循环系统的的稳定是预防和治疗急性肾衰的重要环节,包括纠正出现的心功能不全和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不足;对于有透析指征的患者持续的血液透析是维持该类患者生命等待肾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不久前为一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患者,成功实施了同种异体胰腺—十二指肠—肾脏联合移植术(胰肾联合移植术),现患者已康复出院。 国际上从80年代初开始,采用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但术后仍需用一定剂量的人工胰岛素维持血糖,且存活率较低。胰肾联合移植的手术难变较大,目前国内只有两家医院完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利用同种异体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使患者获得新生,护理人员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技术措施,直接关系到移 植肾的存活率,尤其是在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的肾移植术后的早期,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及 时观察和处理,更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去年1~12月共完成该手术21例,效果良好,现将术后早期护理观察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1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供心获取与保护、受者术前评估与维持治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等情况.结果 13例心脏移植手术,供心冷缺血时间10~360(200.8±3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肾移植的经验.以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方法:总结8例肾移植经验,分析术前准备、组织配型、供肾质量、手术操作、并发症的防治、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方面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1、3年人、肾存活率100%。8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均已重返工作岗位。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组织配型、供肾质量以及手术技巧的掌握是肾移植成功的关键,减少并发症,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个体化给药和长期随访是提高肾移植长期存活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