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定意义上讲,惠丰新城卖的不是一个社区.而是一个城市。而这对于生活于城市、又离不开城市的购房者来,无疑最重要。  相似文献   

2.
文化强市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硬支撑”作用正在不断增强.本文认为,文化强市战略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利,并尝试提出文化强市的标准、内涵和构成.城市应通过发展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传媒载体建设工程、文化产业振兴工程、文化资源保护工程、文化发展创新工程、文化交流合作工程、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等九大工程,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地理是历史之母。任何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繁荣,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一个城市建设地点的选择和确定,不是偶然的。它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人们建设城市的目的,不外乎借此而控制某一地区,并期望它能永久存在。因此,要了解荆楚的城市,首先就要了解荆楚的自然地  相似文献   

4.
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序幕已经拉开,"电影万岁"的旗帜又在戛纳电影宫的上空欢畅飘扬.这是戛纳人的旗帜,是使戛纳声名鹊起的旗帜."戛纳"因了它的升起而超越了地理属性,成了电影的代名词.今天当人们说起戛纳,更多的人会以为你在说戛纳的电影节,而不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城市.但人们并不会忽视作为一座城市的戛纳,没有戛纳,就没有如今全球最至尊的电影节;没有戛纳,全球的电影人及千千万万的影迷的梦想就不会如此精彩.让我们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60岁生日的时候对它作一次理性的回望吧,只有在这样平静的回望中,我们才能看到作为一座城市的戛纳走向电影圣地的全部历程.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城市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城市博物馆所扮演的角色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必要在时代的大潮中给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其当务之急,不是对一座城市的历史再现,亦不是一座城市的城史介绍书,而是如何以饱满、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所在城市增添它所需要的文化活力,诠释出城市博物馆所应具备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到祥云县城是在16岁。那年的一个夏日,我口袋里揣着卖鸡毛得的二块六角钱,跟舅父一起到县城新华书店买书。舅父是给当时正在读初中的表弟买中考辅导资料,我则准备买几本文学书,让自己也成为有书一族。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一个以"城"命名的地方。现在回忆起来,对那次进城记忆最深刻的,居然不是突然展现在一个乡下少年面前的城市景观,也不是一个少年乡巴佬初入城市面对大街小巷熙攘  相似文献   

7.
从《唐山大地震》的唐山,到《非诚勿扰1》的杭州,再到《非诚勿扰2》的北京和三亚,通过全国电影院线拥有的数万块大银幕打造城市旅游和文化品牌,已成为时尚。就某种意义而言,城市与企业很多方面类似,无论吸引投资还是吸引旅游,都面临与其他城市或企业的竞争。凡有竞争,便有营销;在花样繁多  相似文献   

8.
裴伟 《寻根》2004,(1):84-85
《板桥家书》中有一封《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此信写于乾隆十四年。信后附录了4首五言短诗,叮嘱弟弟教儿子学习歌唱,其诗云:1.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2.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形成的早期阶段,城市内部结构、功能体系、空间组织以及主要发展方向,基本上都是由聚合模式所决定的.城市聚合模式不同,城市起源、形成道路就不同,城市的性质也就不同.成都城市聚合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主权在聚合形成过程中起凝聚和推动作用,工商业是城市聚合的重要因素.这两大特性决定了成都城市为自由都市、工商业都市的性质,并影响了成都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发展.成都城市的聚合模式与三星堆、中原、关索不达米亚城市聚合模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夜走同安     
倘若不是因为填写履历表,表上又有“籍贯”这一栏目,大约我是永远不会知道有“同安”这个地方.就算是已经无数次地填写籍贯:福建同安,同安于我依然是陌生和隔膜的.在我看来,它依然是遥远而又偏僻.祖父在童年的时候.便跟随曾祖母漂洋过海,连父亲都从未涉足过它.我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一个城市,是一个县镇,或是一个村庄.但我们却一如既往地在履历表上写下它的名字.我有几次接近它.一次是在  相似文献   

11.
大理有过一座都城,据说在公元1000年前后还是全球十四大城市之一,盛极一时.它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大理古城,那方方正正的古城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的,是大理府的府城.府城之西,原有都城,叫阳苴咩城,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南诏王阁罗凤在原有城邑基础上扩建,耗费巨资,历15年才告竣工,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正式迁都于此.  相似文献   

12.
朱晋 《大理文化》2009,(2):62-64
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经营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在一些地方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营城市实践,警惕并走出经营城市的误区和陷阱,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紧迫课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对经营城市基本理论以及当前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流感     
正前几日,北京的王胖子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小伙子拿着吸尘器在北京街头吸尘一个月,然后用吸取的尘埃制作了一块板砖。这样的消息在听闻后除了感觉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外,让人不禁陷入沉思。这件事情表象的背后,就是经常被人提及的"城市病"。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所身处的城市生病了。城市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城市了,虽然人还是那些人,街道还是那些街道,但冬天愈发冷冽,夏季也炎热得显得有些漫长。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城市进入高速发展以  相似文献   

14.
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演进中对外贸易作用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贸易在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演进中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对外贸易在美索不达米亚城市中的作用不仅十分重大,而且甚至超出了纯粹的经济意义,成为城市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渗入城市政治制度建设、文化发展领域;对外贸易在古蜀城市中却没有如此重大的意义,虽然青铜原料的贸易也具有相当强的战略意义,但总的来说,对外贸易只是古蜀城市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外贸易在这两大文明地区城市中产生的不同作用的原因,是两大地区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及不同的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15.
故乡的经会     
北雁 《大理文化》2014,(7):36-39
正母亲突然决定要回一趟老家,说是经会里轮到她当值。按说老家和我们居住的城市仅相距七八十公里的路程,如今交通也很便利,回家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关键是两岁半的孩子得让母亲贴身照顾,一来二去,拖儿带孙,极不方便。这个学期,正读四年级的外甥女,也被我们带到城市读书。白日里,我们都只顾着各自的忙碌,母亲一走,小家伙将面临  相似文献   

16.
清代成都的市政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成都城市是在经历了明、清之际的毁灭性破坏之后,从废墟上重建起来的.顺治、康熙年间是成都市政建设重新起步阶段.首先恢复的市政设施,主要限于具有政治军事意义的城垣、桥梁和部分为封建政治统治服务的文化设施.雍正、乾隆年间,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与城市经济和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市政设施逐渐恢复和发展,成为这个时期成都市政建设中非常突出的现象.清末实行新政,成都在市政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体现了成都由封建城市向近代城市过渡的最初迹象.清代成都市政建设的恢复和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兴起发展的共同规律.清代成都市政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市政管理,体现了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封建城市的若干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枝繁叶茂的绿色机器"管饭,一日三餐都免费,这是Google早期赖以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法宝之一,现在更成了Google企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是,Google在硅谷山景城的总部Googolplex拥有近两万名员工,赶上一个小型城市了;Google食堂团队在全球各分支建有185个餐厅,每天要做出十万八千顿饭出来(这是Google官方的实数),光设在总部的餐厅就有30个。要让这些人饿不死,容易;要让他们吃饱,也不难;但要让这些人不但吃饱还要吃好,那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8.
古城里     
西门街32号 记住西门街32号.不是因为一进大门就见到的翠竹,不是因为堂屋里保存完好的明代桌椅,不是因为院子里蓬勃的花草,而是因为住在这个院子里的人们. 2013年春节期间,在杨舒的婚宴上,与怒江退休回来的水映海老师同桌吃饭,他邀请我们去他家玩时不是说位置,而是强调了门牌号:西门街32号.  相似文献   

19.
战争与城市作为两种不同属性的客观存在,在阶级社会始终相伴相生.从春秋战国到鸦片战争前,连绵不断的战争,不仅导致中国城市文明的历史积淀惨遭摧残,也使无数城市由盛及衰,甚至步入消亡之途.  相似文献   

20.
工人阶层是民国时期城市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都作为内陆城市,其工业与社会发展都呈现出了与其时工业较为发达的沿海、沿江城市迥然不同的风貌,从而使得工人生活也具有了鲜明的内陆城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